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學者,一定在某些領域非常傑出。但是,他們在大眾媒體的公開講話,就不一定正確。新華財經(XHF)董事長丁海森舉例說,剛剛特朗普通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頒發2017年度「假新聞獎」。第一名是《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諾獎得主克魯格曼,因他曾預測特朗普如當選,股市會崩盤。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還聲稱,特朗普總統選戰勝利后,美國經濟將永遠不會復甦。顯然,2017年美國股票市場的高漲,宣告了他的預測錯誤!
另一個諾貝爾獎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說,特朗普經濟學是"巫術經濟學"。他指出這其中的荒謬之處:特朗普及其團隊的上台,對於美國藍領工人來說絕對不是個好消息,針對目前美國低收入階層最需要的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幾乎沒主張,而特朗普把高薪製造業工作帶回美國的想法,幾乎沒可可能實現。事實上,特朗普當選后,美國製造業的確在回暖。製造業迴流,藍領工人當然收益。丁海森說,蘋果已宣布將其2500億美元海外現金的一部分匯回美國,不排除更多的工廠搬回美國。
昨天,即北京時間1月19日CNBC稱,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表示,比特幣可能「徹底崩盤」,並補充稱,這讓他聯想到了17世紀荷蘭「鬱金香泡沫」。這位耶魯大學教授表示,現在到處都有泡沫,不僅是比特幣。席勒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前接受採訪時稱:「比特幣根本沒有價值,除非有一些共識認為它有價值。類似黃金這樣的其他東西至少還有一些價值,如果人們不將其視作投資的話。」
「這讓我想到了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狂熱,問題是它(鬱金香泡沫)崩潰了嗎?我們現在仍然在為鬱金香付錢,有時還很貴。比特幣可能徹底崩盤,並被人們遺忘。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好的結果,但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它可能存在100年。」早在2014年1月的世界經濟論壇上,席勒就曾表示,加密貨幣是「泡沫的一個驚人的例子,」這一點「毫無疑問。」他去年又重申了這一論點,並且表示,比特幣可能再現1929年的市場崩盤。
丁海森說,無論比特幣是否崩盤,中國的確有一批人致富了!他們主要從比特幣開發中獲得利益。第一是比特幣「礦機」的製造商。比特幣開發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因為它的演演算法極其複雜。從2013年開始,有人就設計了專門的開發計算機,業內稱作「礦機」。第二種是「挖礦者」。他們擁有更多的算力,就能開發出更多的比特幣。2017年9月比特幣全球算力分佈顯示,前五大比特幣礦池,都來自中國。第三種獲利者就是比特幣的交易平台,它們負責把這些的電子憑證賣給普通人,同時還要進行輿論炒作,要讓購買者相信比特幣能夠保值增值。
2017年,註定要寫進世界金融史的。丁海森說,2017年數字貨幣比特幣漲幅955%!相比之下,美國房產10年漲幅600%,納斯達克10年漲幅200%,而黃金10年漲幅低於100%。看起來,房地產還是最穩健的投資品,黃金已經被歷史淘汰了,股票只能做短線。2018年,比特幣還能火嗎? 開局似乎不利!加密貨幣全線暴跌!比特幣一度跌破1萬美元!周二,比特幣一度暴跌28%,至9969美元,但之後有所反彈。其他加密貨幣也全線大跌,以太幣一度暴跌30%,跌破1000美元;瑞波幣一度暴跌46%,跌破1美元,至90美分。
美國著名投資人、「股神」沃倫·巴菲特10日預測,比特幣遲早會跌,說他絕不會投資比特幣或其他虛擬貨幣。去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醒投資者,謹慎購買數字貨幣或參與首次代幣發售。但是,前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師Tom Lee認為,2018年底的比特幣價格會比現在至少翻倍至2.5萬美元。他的估值模型統計了貨幣供應增長、黃金市場等替代性貨幣占貨幣供應的比例,以及比特幣在替代性貨幣中的比重。伴隨機構投資者在今年對數字貨幣的興趣持續增長、散戶不斷入場和比特幣的應用場景增加,暴跌之後的價格走勢將是暴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