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丁海森:開公司難!中國去年138萬營業執照被吊銷

作者:fhand  於 2017-3-19 19: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投資理財|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辦營業執照, 美國矽谷, 新華財經, 全民創業, 丁海森

創業,一定是少數人的事,而且只適合於少數人。但是中國有14億人口,即使是少數群體創業,也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新華財經(XHF)數據顯示:2016年度,全國實有各類市場主體8705.4萬戶,全年新設市場主體1651.3萬戶,比上一年增長11.6%。新登記企業保持較快增長勢頭,全年新登記企業552.8萬戶,平均每天新登記企業達1.51萬戶。同時,2016年清理殭屍企業成效顯著,全國注吊銷企業138.6萬戶。世界經理人集團CEO丁海森說,「開公司不僅是辦營業執照,未來5年,將有大量公司創業失敗,營業執照被吊銷。僅2015年,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就高達304.5萬戶。」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Pissarides)說過,想要比肩美國矽谷,有三個條件不可或缺:第一,實力雄厚的科教基礎;第二,完善的金融服務;第三,寬容失敗的文化。在美國矽谷,天使投資失敗率達99%,然而因有寬容失敗的文化作為支撐,風險投資允許人們創業試錯,最終讓矽谷成為創業者的天堂。但是在中國,失敗的創業者往往被歧視。丁海森還兼任新華財經董事長,他說全民創業肯定不是壞事,但是創業成功的概率一般不超過5%,因此創業者們要清楚,成功是有偶然性的,是小概率事件。創業失敗后,肯定要面臨公司解散、員工遣散、執照註銷等一系列「打掃戰場」工作。如今,中國商事制度改革持續發力,全國市場准入環境持續優化,特別是,公司註銷程序比20年前簡易多了。

  營業執照不是近代或當代才有的。早在2000多年前,新朝開國皇帝王莽就發明了牌照制度。王莽頒布了國家專賣的國企政策,主要內容就是:酒、鐵、鹽等全部收為國有,國家統一發行錢幣。王莽還宣布山川、河流等自然資源全部收為國有,私人開採要徵稅,而且還要登記辦營業執照,這就是典型的國家資本主義。毫無疑問,王莽還是個經濟思想家。丁海森說,自古代開始,辦理營業執照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獲得政府授權做生意,二是公司名稱(商號)需要得到政府的保護。有了執照,商號才能發展起來,並贏得信譽。遠近聞名的商號,也是一種比金銀貨物可貴的無形資本,即:「金字招牌」。

  回朔歷史,我們發現,19801211日,19歲的溫州姑娘章華妹從溫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領到了一份特殊的營業執照工商證字第10101號,竟然成為了中國第一份個體工商業營業執照,她本人則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工商個體戶;198051日,由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和香港中國航空食品公司合資經營的企業——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正式營業,獲得中國工商部門頒發的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001號,註冊資本588萬元,公司負責人是伍淑清;正當世界諸國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決心還將信將疑的時候,泰國華僑謝國民決定投資中國,取得了深圳市「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1988123日,北京首批私營企業獲准成立,第一批八家私營企業在東城區工商局領取了營業執照。

  20年前,註冊公司難,註銷公司更是難上加難。公司停業后,創始人一般不會主動去註銷,而是選擇不參加年檢,然後被吊銷。原因在於註銷公司的流程非常複雜。企業註銷需要走一個相對複雜的過程:成立清算組、出清算報告、支付稅款和工資、理清債權債務稅務註銷、工商註銷、銀行註銷。吊銷執照很簡單,只要不去年檢,一定會被工商局吊銷。當然,企業註銷即是指企業完全消失,法人資格得到了合法終止。吊銷執照是工商局強行終止企業經營權利的行為,在吊銷后註銷前,公司依然存在,但不得開展經營業務,只能以個人名義進行訴訟活動,直到註銷為止。總之,註銷是一種合法行為,也是企業停止經營的最終唯一結果,但在過去,對一個已經經營不善的企業來說,註銷企業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為支持年輕人創業,與傳統奉獻的「等客上門」不一樣,一系列服務企業的平台應運而生,為新創客們提供了方便之門。新華財經(XHF)旗下的萬維資本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中國第一家專註於知識產權的風險投資公司。丁海森認為,投資人的一項任務,是給創業者營造好以基礎設施為主的創業環境,不僅僅是解決好路、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更可以包括域名、專利、商標和版權等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法律環境。近十年來,我國專利、商標、版權申請量有大幅度的提升,商標註冊每年超過200萬、專利申請每年超過250萬、版權登記每年超過80萬,但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上的狀況卻是另一番景象,專利平均轉化率不足3%,專利技術實施率亦不足0.2%,知識產權因為交易渠道的缺乏而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

  通過萬維資本這個新創的投資平台,過去的兩年,丁海森已經布局了金融、教育、健康、電商等行業,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投資了萬維金融、標準財務、國民信用、炎黃健康、神州教育、春秋文藝、大地網路、華人傳媒、連線技術、良友互動、良品設計、萬國旅遊、神州法律等30多家創業公司。其中有兩家屬於創業服務公司,一家是神州法律(LegalChina),是領先的「網際網路+法律」服務商,專註於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簡潔、規範、高效、廉價的一攬子在線法律服務,例如註冊公司、申請商標、草擬協議、催賬服務等。另一家是標準財務(Biaozhun),是領先的「網際網路+財稅」服務商,一站式解決企業所有財稅問題。

  丁海森說,我們需要對失敗或者不成功者有更多的包容諒解,構建包容失敗的創業文化環境,而不是冷嘲熱諷說「執照被吊銷了」。現在提供創業、技術、融資、經營、財務、法律和物流等各方面的專業服務愈來愈多,但這並不影響創業的失敗概率,據統計,95%以上的公司會在7年內倒閉或停業,每年有近200萬的營業執照將被吊銷或註銷。我們應該形成尊重創業、敢於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風尚。即使宣揚創業典型,也要注重挖掘他們創業背後的艱辛。同時, 財稅、工商、社保等部門應更好負起主管部門的責任,增加政策信息透明度,簡化審批手續,放寬經營或註銷條件,吸引社會風險資金支持。一個好消息是,國家工商總局正在全面推進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以後註銷企業不再需要層層蓋章了。

  過去的25年,日本經濟長期停滯,真正的原因是什麼?丁海森認為,日本經濟不單單是停滯那麼簡單,更多的是社會問題,老齡化、少子化非常嚴重。特別是,日本年輕人不愛創業。是什麼阻礙了日本網際網路的創業氛圍呢?毫無疑問,是日本社會不寬容失敗。在日本的社會中,一個人假如失敗,他會在社會中很難生存下去,不僅周圍的朋友看不起他,想找個工作非常困難,討不到老婆,連銀行房貸的信用審核也很難通過。這樣的社會現實決定了,年輕人在想去創業時必然畏手畏腳。接下來的20年,中國也將面臨日本曾經遇到的社會問題,如老齡化、少子化。要保持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業要社會支持,失敗要社會寬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7: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