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丁海森:為何很多人會被"泛亞"騙得傾家蕩產?

作者:fhand  於 2017-3-6 23: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投資理財|通用分類:財經理財

關鍵詞:稀有金屬, 龐氏騙局, 投資者, 泛亞, 丁海森

為什麼很多人會被「泛亞有色」騙得傾家蕩產?泛亞的騙局精巧之處就在於,給投資者的收益,來源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神州財富(ChinaMoney)董事長丁海森說,「泛亞的交易模式設計的非常狡猾,不是局內人,即使是金融專業人士,如拿不到關鍵數據,也很難非常超前地發現泛亞的龐氏騙局」。說泛亞是野雞交易所的,有多少是馬後炮?普通投資者誰會認為全國甚至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是野雞交易所呢?

泛亞如何忽悠來22萬名投資人?作為全國最大的稀有金屬交易所,泛亞獲得了政府的鼓勵,媒體的報道,銀行的銷售。以前的投資者全部正常兌付, 沒有不良記錄。 說泛亞的收益高,所以不能投的,事出反常必有妖。可是,這個收益率並不特別離譜啊。對於深究的人士,泛亞也解釋的「很清楚」:給投資者的收益來自交易對手的延遲交收保證金,罰息是年化18%,因此支付13%輕輕鬆鬆,來源清楚明白,而且交易對手有保證金押在交易所,確實「低風險」啊。

曾經,泛亞專門設立了多層次的輿情監測與公關機構,其監控手段讓美國安全部門甘拜下風,因為美國安全部門也僅是聽聽看看而已,而泛亞,則能操控人,引導輿論,分化維權聚集力量,掩蓋真相。唯一的反常點和破綻,就是泛亞平台上,買方交收量長期低迷,有多少人能提前發現呢? 設計精巧的騙局,確實很難拆穿,不然怎麼說「君子可欺之以方」丁海森說,泛亞的主要產品「日金寶」模式其實就是龐氏騙局。

主要有三方:賣家A,買家B,和日金寶投資人C

賣家A:其實就是以生產廠家為代表的莊家,通過操縱交易所市場,把市面上10元的貨物炒到20元,然後10元從外面市場買進,20元賣給買家B

買家B:以20元價格買入貨物,但並不立即付全款,而是只付20%定金,也就是4元而已,其餘16元差價由日金寶投資人C墊付。買家B支付給日金寶投資人C年化13%的利息。

日金寶投資人C:借錢給買家B,先付出了16元,然後獲得年化13%的利息。

從以上已經可以一眼看出來賣家A和買家B都不是什麼正經的貿易人。假設這時有些狡猾又存心不良的人,他同時開了一家賣家公司A和一家買家公司B,把貨物從賣家公司A賣給買家公司BA凈賺10元,然後買家公司B一年到期后直接惡意破產,B損失4元加16×0.13=2.08元,總共他就賺了大概4元,而初始投資為10+4=14元。而日金寶投資人C付出16元,只留下一堆值10元的貨物和208元的利息,凈虧損4元。以上的流程可以無限制的玩下去。

泛亞交易所實際上是開了一個期貨「交易所」,而又沒有按照期貨的規定對買家B的支付能力進行嚴格審查和要求其提供擔保,而讓這些騙子公司AB大行其道,最終必然造成日金寶投資人C的巨額損失,甚至血本無歸。作為一個電子化的「交易所」,它始終保持著年化20%的銦價上漲,絕對水平也一直遠遠高於其他現貨市場的銦價。歷來只有泛亞買入銦的行為,沒有泛亞賣出銦的行為。並不與實體的銦需求方發生交易,這就意味著,泛亞是一個封閉的池子,它只有維持每年至少20%的資金凈流入量才能達到這個目標,用新流入的資金去養既有的投資者。

對於金融產品而言,只有中央政府監管的項目,才算有保障的。各地方政府監管的,一般都很難合規。中央政府背書的滬深股市、期貨市場,目前雖然不是非常規範,但是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畢竟不是完全的擺設和飯桶。而地方政府背書的金融項目,監管、風控、審計、投資者保護、違約責任,往往是要啥沒啥。給予普通投資者所謂的合同,在出事以後往往就是廢紙一張。神州財富(ChinaMoney)董事長丁海森說,「在金融和投資領域,請不要輕易相信地方政府的專業能力」。雲南昆明泛亞的「日金寶」龐氏騙局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泛亞事件將如何善後呢?顯然,讓政府來為泛亞的400多億窟窿兜底,就是讓全體納稅人為泛亞兜底,這麼做顯然不公平也不現實,更何況雲南省的貧困縣數量在全國也是名列前茅的。泛亞騙局雖然有政府監管不力的因素,但畢竟是商業騙局。眼下當務之急是:1)追究相關人事的刑事責任;2)封存所有相關賬戶和資產,進行破產清算,儘可能挽回投資者的損失。不少投資者反映說,他們是從銀行工作人員那裡了解到「日金寶」,最後也是去銀行櫃檯買的日金寶,這也需要通過民事訴訟解決。

如何提防下一個「泛亞」?對投資者來說,泛亞事件再次敲響了投資警鐘。丁海森說,首先,看不懂的投資不要碰。泛亞模式非常複雜,極具迷惑性,如果你沒有搞明白,就千萬不能隨意投資。其次,不要盲目相信企業宣傳的所謂「政府信用背書」,尤其是所謂地方政府的支持。第三,也不能盲目相信銀行的推薦。第四,平台資金進出信息不透明的不要碰。第五,所有號稱零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都不要碰。

最後,中國缺少獨立的理財產品測評機構。在歐美,理財產品的測評和監管機構很多,有媒體、協會和政府等等,所以「泛亞」、「e租寶」這樣的騙局在歐美不可能大規模發生。據悉,神州財富(ChinaMoney)是一家獨立的財經媒體和理財教育機構,隸屬於新華財經(XHF.com),除了提供及時、權威和專業的財經信息,還為富裕人群和專業人士提供投資理念、投資工具等理財教育。憑藉其資深的分析團隊,神州財富對資本市場30萬餘種金融產品進行實時跟蹤、調研、評級,並向VIP用戶提供客觀、全面的金融產品查詢,內容涉及股票、基金、保險、外匯、期貨、原油、貴金屬等多個品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06:1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