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幸福感(二)

作者:1988sw  於 2017-7-25 02: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剛剛看了高房子電影,覺得自己很幸福,我本來有恐高症,記得當年在工廠實習,攀爬上十幾米高的煙囪就頭昏眼花,我此生沒上過什麼高樓大廈,只是腳踏實地的活著。

       上海陸家嘴是中國的驕傲,是世界奇迹,奇形怪狀的建築,在五光十色的裝飾下有感人的華麗景象,他是今日中國的代表,集高貴,妖艷,強大,富裕,揮霍,爆發等特色。

       30多年前上海僅有一幢稱為全國之最的高層建築「國際飯店」。二十四層,84米高的國際飯店是洋人設計華人造,鶴立雞群處在上海灘中心。今天上海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數也數不清,我相信按城市計上海已經是世界之最。30年前上海到處是舊平房,還有滾地籠等,三代同一室也不少,上海人平均居住僅1-2平方米/人,而今家家有自住公寓,幾乎每人有一間房。變化之大四海注目。

       我不知上海房屋價格爆漲的確切的日子,而我記得2002年5月在上海展覽館看房產推介會時,其價格在八、九千/平方米,聽友人講一年前相似房產價格在五、六千/平方米。那個時間點好像是是第一次房價爆棚。是否這就是2001年北京申請奧運會成功的延伸效果。我還記得2006年上海房價在二萬上下平方米。上海房價趕超紐約是喜事,是驕傲,他使千千萬萬的人在十幾年時光里成為百萬,千萬,甚至億…富豪,雖然當下好多人在抱怨再買不起房子了,實際上,三十年來大多數人都一樣講房價太貴,而有錢人一直在買房產。

       我算過一本帳,大著膽子算,假定一對夫婦有二個兒女每月工資共200元,自50年代起省吃儉用后每月餘120元,12個月積餘1440元,為好算些計一年可省下1500元。十年一萬五千,到90年代退休四十年,最多可結餘六萬。那麼又是哪個時間段可以買得起房子?上海除了80年代開始做生意的成功者外又有誰買得起房子?

       我知道90年代中期前上海的商品房很少,所建房屋都是公房,都歸單位分配或動遷安置。當政策變動后,大部分公房幾百塊一平方米的價格象徵性地買給居住者完成產權轉換。這就是當年買房的真實故事。

       今天凡趕上那個年代的上海人都是大大小小的富人。可事實真相在那裡,房子還是老房子,只是價值變了,80年代、90年代的房屋建築,2000年後的房屋結構,再加上新世紀的房屋概念都大不相同。陸家嘴新浦東,新住宅小區,站在大街上看世界超一流樣板,心中自豪無比,激勵,夢想。而夢想與現實是無法統一的。自豪不是幸福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1988sw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