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小三「文化」?

作者:無塵埃  於 2017-7-3 16: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最近看時裝電視劇,幾乎都少不了「小三」的情節,好像少了「小三」,劇情就不夠曲折精彩。不知這是不是為了迎合現代觀眾的喜好,還是「小三」的出現在現實的生活中變得太普偏了?

我並不嫌棄時下社會上所謂的「小三」,但我很討厭看到有人去把「小三」和「文化」這個「詞」聯繫在一起。音樂是「文化」,繪畫 是「文化」,書法 是「文化」,寫文章作詩詞 是「文化」,甚至連美食和茶道都算得上是 「文化」,因為這些東西是幫助人,要把人下層結構的內涵升華到人的上層結構去。而「小三」則剛好相反,是誘使人從人上層結構的內涵向下沉淪,陷溺到人的下層結構去。「小三」是一種社會的「現象」,和「文化」根本八杆子的扯不上關係!

「小三」這種社會「現象」,自古已然,於今卻並「不」為烈,只不過現代社會男女相對的平等,加上資訊格外的發達,「小三事件」很容易被人發現,很容易被人拿去八卦,拿去炒作罷了,而古早以前就比較容易把事情給全盤隱瞞起來。遠的不說,在近代的歷史故事裡,有多少名人聞者,搞過「小三」,這些人當中,有不少不是背棄「原配」,要不就是不能善待「小三」,始亂終棄者大有人在。不過可笑的是,他們中間居然還有人自詡自己是聖者完人的正人君子,真是讓人搖頭嘆息。

在現代社會裡,最討厭的男人,莫過於去搞過「小三」后,還義正辭嚴的為自己辯護說:「對不起,我犯了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拜託,自己犯了錯,ji就敢作敢當,自個兒坦白認錯就是,竟然還拉著天下的男人一起背上黑鍋跟著陪葬,真是太不夠厚道,缺德的很!需知,天下有多少好男人,終身守護著自己的糟糠之妻,始終不離不棄,其間又有多少有情有義,感人肺腑,讓人肅然起敬的故事?

讀高中時,有一位風格別具的老師,特別看不慣我們毛頭小伙憤世嫉俗,總是自以為清高的調調。 他常常挪揄數落我們:「唉!諸君啊,不要一天到晚大義凜然振振有詞的,總在批評什麼貪官污吏啦,有一天當你們隨便蓋個章,就能有錢可拿,若是到那時你們還能挺直了腰桿,去抗拒那種「誘惑」,那才算得上是真本事啊!」。依理類推,我最好也不要隨便的去論斷別人的「小三」事件,除非有一天我有錢或有勢起來,同時也有人願意投懷送抱,而我卻依然能小心翼翼的謹守本分,不跨越婚姻的雷池一步,那我才能算是真正的英雄好漢,也才有資格去審視指責別人的「小三」事件。

「小三」事件三造中間,其中受害的那一方,通常有三種方式去處置對方。其一就是「離」了,一了百了乾淨利落。其二就是無限的容忍對方,只要還能保有夫妻的名份就心滿意足,就算是受盡委屈,也無所謂。第三種方式是最傻的了:千方百計的想誘使對方回心轉意,期盼對方能改過歸善。殊不知,中國的諺語不是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嗎?難聽見的說法是:「「#」改不了吃「@」的習性」。要一個曾經偷吃過的人永遠不再去偷吃,那是很難很難的!

大陸熱劇 -「人民的名義」是相當精彩好看的一部連續劇,在最後一集里,高育良的原配妻子吳惠芬和侯亮平有這麼一段經典的會話:「..... 反映什麼呀?沒有高小鳳,還會有李小鳳,王小鳳,張小鳳。平心而論吶,一開始,你高老師也是拒腐蝕永不沾的,但是社會上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後來我也想通了,我終究是拼不過那一茬茬小姑娘的,於是我就聽天由命了!」。就這麼一段簡單的對白,真是再真實不過的反映了社會上「小三事件」受害者內心的凄苦悲涼與無奈,實在讓人聞之而鼻酸啊!

要抵禦「小三」的誘惑,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人的裡面其實有兩股勢力,始終都在彼此爭戰著。 其中的一股是我們的「良知良能」,另一股則是我們過了「度」的「人慾」。這兩股勢力誰壓製得了誰,可沒個定數,這和受教育的高下沒有絕對的關係。君不見,這世間有多少販夫走卒,忠肝義膽義薄雲天,一生一世都能堅守忠良本分的,實在比比皆是大有人在。而像高育良這種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級人物,又偏愛「明史」的文化人,可沒人能保證他末了不會拋棄糟糠之妻,而被貌美年輕的「小三」給吸引過去!

所以一個人的「高下」,絕不能光從外面的光景來比,還得看他裡面對「良知良能」把持的程度。能始終謹守忠良的,就是「上等」人。而不能始終謹守忠良本分的,自是「下等」人啰!這種分野,和人的地位,學識,財富無關!

 不管怎麼樣,「小三」只是一種自古已然社會現象,和文化毫無關聯!

 

評論 (0 個評論)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2 23: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