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老掉牙的話題。說說我們的經歷。
我們來美國的時候,正好是兒子上完小學一年級。他剛進到這邊公立小學二年級,立即被老師劃到數學超前班,上四年級課。老師說如果不是他英文不夠(看不懂題目),其實數學可以上五年級數學!
我們住的學區算是比較富裕的區。小學的學區里有一位老師專門教母語非英文的孩子。當年我兒子是學區4所小學里唯一母語非英文的孩子...實在不理解為什麼學區還要保留這麼一位老師。但是我們是受益了。這個老師每天專門給他安排一節課,他的英文也提高地很快。如果只是比較小學階段,我認為美國這邊的教育還是比較認真和人性化的。
小學整體上比較愉快,到了高中一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我們的小學學區還是比較懶散...隔壁小學學區亞裔很多,完全是東亞高考風格。各種補習班(你沒看錯),奧賽,各種體育項目,各種藝術、舞蹈...於是,到了高中后,孩子們迅速「分層了」。
整個高中階段孩子還是非常辛苦的。好多孩子晚上一兩點睡覺,白天各種俱樂部,體育項目...到了高中階段,升學(升名校)的壓力和國內基本沒什麼區別。另外也看家庭和孩子自己。有些家庭當然會把升入精英學校作為目的,自律的孩子自己也會主動加碼(peer pressure)。有些家庭的確比較放任,孩子也的確比較懶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