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那些喊「90後步入中年危機」的人,既虛偽又讓人心疼

作者:wjdd1  於 2017-3-27 16: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留學生活

關鍵詞:90後

最近,一篇《90後,你的中年危機已經殺到》令人唏噓。「34歲老來得子」、「88年的中年女子」、「25歲步入中年」……廣大還在讀書或已經工作的90後,帶著戲謔和自嘲的心態談起這些,其實內心卻滿懷焦慮:難道我真的已經快要步入中年了嗎?!

 

大城市裏打拚的少年們,無一不是頂著巨大的工作壓力,每天如西西弗斯一般做著重複而無聊的工作,失去了校園蔭蔽下的安全感和包容心,生活變得一成不變,循規蹈矩。偶爾站在人潮洶湧的地鐵站,成為人潮中渺小的一員,似乎昭示著自己正步入甘於平庸的狀態,於是開始質疑整個人生。加倍努力地工作,不顧疲憊地加班,似乎並沒有帶來讓生活綽綽有餘的薪水,反而被房子、車子、票子這類「俗氣」又避不開的難題圍追堵截。最後,父母催婚、催生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落到你的肩膀。你成了那頭外表安然無事,內心的支點卻早已轟然倒塌的瘦小的駱駝。

 

那些煞有介事地喊著「90後步入中年危機」的人,既虛偽又讓人心疼。虛偽在於他明明知道中年危機不該屬於他這個年紀;心疼則是因為,即便如此,他依然無法改變焦慮不安、孤獨難耐的空虛生活狀態。

 

我們為什麼如此執念於「中年危機」?這份危機從何而來?即便我們無法消解,又該如何面對?

 

 

我真的已經27了?而不是17

 

心理學上,將18歲到25歲這個年齡段稱為「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心理學家Kenneth Keniston認為,「成年初顯期」存在著「自我與社會之間的張力」,這一時期的人,對自身的社會角色的試驗和探索剛剛起步,告別了情緒起伏和生理變化較大的青春期,但還尚未完全融入自己的社會角色。(Youth and Dissent: The Riseof a New Opposition1971)。

 

我們的父輩,在這一時期通常已經完成了組建家庭、鞏固事業,甚至生兒育女的任務。但凡他們談論起這件事,都會用一種既惋惜又有些嫌棄的語氣,說:「我像你這個年紀呀,都已經有你了。」23歲大學畢業,25歲碩士畢業,30歲博士畢業。我們的讀書時間越來越長,對於大多數而言,這一過程未見得是享受,只是不知道除此之外還能做些什麼。談理想談志向太老,談經驗談教訓又太嫩。當我們終於結束了上課、論文、考試的輪回,卻發現好些同齡人已經結婚生子了。而我們卻要拿著一份不那麼豐富的簡歷,四處解釋自己做過什麼。待業青年、空巢青年、獨居青年、單身青年……一個個戳心的名頭擺在眼前,我們像看熱鬧一樣,卻在裡面找見了自己。

 

美國心理學家Laurence Steinberg研究發現,在心理層面上,現代人的青春期比從前任何時期都漫長,青春期的末尾推遲到25歲,比上世紀50年代延長了一倍還多。而成年初顯期,則推遲到了30多歲(Age of Opportunity: Lessonsfrom the New Science of Adolescence2014)。經過調查,28歲至32歲的人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感覺自己「尚未成年」。

 

在中國,在校園中度過的青春期,與逐漸脫離校園走向社會、工作崗位的成年初期之間,其實存在著巨大的觀念斷裂。相信大部分90後接受的學校教育給他們灌輸的,都是「學而優則仕」,只要努力學習,成績優異,就能考上心儀的大學,找到好工作,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而當他們在二十二歲到二十五歲的年紀,離開校園,初涉社會,卻發現規則並非如此。經驗、為人處世、家庭背景、人際關係等一系列因素,都左右了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其中的一些並不可控,正是這部分不可控因素,不停改變著他們自我評估的標準。疑慮便隨之而來:努力真的有用嗎?當初用功讀書到底有什麼用?公平是可以信賴的嗎?成功是可以自己爭取的嗎?我改如何改變現狀?我存在的意義何在?前不久一則臺灣廣告《誰給25歲的李安一個機會?》就表現了職場新人是如何因年輕、缺少經驗而被「一票否決」的。25歲的李安尚且籍籍無名,不被人看好,那麼,25歲的我們呢?

 

觀念的斷裂、自我評估的不確定性、尚未完成的人生目標,讓很多現代人自我評估的年齡遠小於實際年齡。這也就是為什麼,當你和中學同學聚會,談起當年的事,偶爾會恍然錯覺:自己仍然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而轉念間,卻發現自己早已快要三十歲了。

 

 

30歲的我,為什麼還沒有成功?

 

去年,《中國青年報》的調查顯示,93.3%的受訪者認為,當下中國年輕人普遍有急於成功的心理,認為凡事要趁早。而「趁早」的心態表現在:賺錢(75.7%)、買房(52.1%)、升職(50.2%)、出名(49.5%)、結婚(31.8%)和生子(23.1%)。受訪者認為,當下中國年輕人「凡事要趁早」的心理,主要來自「整個社會存在的浮躁焦慮之風」(75.9%),以及「來自於父輩及同齡人的壓力」(54.8%)。

 

成功焦慮,對於那些受過良好教育,在社群中掌握一定話語權的精英階層表現得更為明顯。他們大多享有優質的資源,且足夠努力,所以堅信自己可以配得上和「成功」有關的榮耀和名號。然而現實卻是,單靠智慧、努力和堅韌,是很難達成我們預期的成功的,還有其他諸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比如家境、財富、社會階層、父輩積累的社會關係等等。

 

三十歲的成功焦慮,其實和年齡無關。它所表達的,無非是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裂痕,是美好的願望和枯燥的庸常之間一道無法彌合的傷疤。這道傷疤就在我們身上。它可以因為一碗心靈雞湯而緩解疼痛,也可能因為樂觀和勇敢徹底癒合。但傷疤始終都在——我們無法避讓。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5:5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