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授和當官的得了病 [2019/09]
- 中國的知識分子 [2017/11]
- 道德的變化 [2018/12]
- 從首鋼的拆除看國企 [2017/11]
- 領導的權威 [2017/11]
- 東單公園裡的那一座小山 [2018/12]
- 村莊 [2017/11]
- 布熱津斯基的奶嘴論 [2018/12]
-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第八章 罪名:企圖逃往帝國主義國家 [2016/11]
-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第一章 [2016/11]
古拉格之戀
到了新世紀,中國有了新四大發明,其中之一就是網購,據說這個新發明的規模世界第一,讓老外也很羨慕。所以不少人感到很興奮。但也是據說,那是大洋彼岸早就搗鼓出來的,由於涉及隱私問題,自然規模上會受到影響,的確是,幾百萬人的住址,電話號碼,存款卡號和餘額都被一家公司掌握在手中,不是很可怕嗎,倒是我們這裡撿了起來,還十分興旺。
過去買東西,挑好后,付款打包,售貨員絕不會問,您貴姓。而今不行了。下面的場景就說明個人信息掌握在別人手裡會帶來何等麻煩。北京賣舊書的有一家孔夫子舊書網,故事的主人公去到這家網站買了一本書,古拉格之戀,這書是現下俄羅斯出版的記錄一對戀人的情書彙集,去年有了中文版,很受歡迎,原來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正在做一件很大的事,就是將斯大林時期在古拉格受難的千百萬人的事迹匯總起來,讓世世代代不忘這段凄苦的歷史。其中就有這本古拉格之戀。
說起古拉格,早在20年前中國就翻譯了一部獲得諾獎的大書,古拉格群島。作者是一名軍官,記錄了他在北極高寒地區的勞改營里的生活。不過這本大書是內部發行,只能在北京西單的一條衚衕里的內部書店買到,當然要有一定職稱才行。去年出版了好幾本記錄古拉格的書,如,古拉格一部歷史,從莫斯科到古拉格,古拉格氣象學家,古拉格之戀,科雷馬故事。不過,這些書到了當下在書店是完全消失了,但是在舊書店還可能找到,這個短文的主人公就是到孔夫子舊書網上找到古拉格之戀,當然滿心歡喜,不過,隨後的情景就不然了,派出所的人隨後就到家裡了,說,你在孔夫子舊書網上買的古拉格之戀交出來,這書的主人回答,我花錢買的書幹嘛要交給你,派出所的人說,就隨我們到所里去一趟。至於在所里發生的事,沒有說,只說把書收走了。
北京大大的兩千多萬人,其中一個人買了一本國家正式出版的書,派出所就能找到這書是在哪裡由何人買走了,還能知道這人住在哪裡,姓甚名誰,這書的主人還要到派出所去一趟。可見,當下的技術實在很高明,而且用的也很到家,不過為此花的納稅人的貢獻大概也很可觀。讓人想不通的倒是去年剛出版的新書,怎麼到了今年就成了不讓人看的書,再說,人家俄羅斯在總結的蘇聯歷史的一個側面,怎麼在送去4000億美元的大禮后,應該是大大的鐵哥們兒了,怎麼那裡的事情就不許知道呢,那裡多年以前的事情怎麼在這裡就成了禁區了。不是很奇怪嗎,一對小戀人的情書,怎麼就成了禁書,不是很讓人很費解嗎,不過既然要花大力氣去追蹤一本情書,想必是有考慮的,那派出所的警察當然不是無事生非。這就是需要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