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小彤是一個家庭非常富裕的女孩兒,長得很漂亮,初中就到國外讀書了,回國後進了一家外企工作。工作幾年後認識了現在的先生。先生是個金融俊才,在一家投資銀行工作。
先生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層,家境比小彤差很多。但先生聰明又勤奮,對小彤也細心體貼。
戀愛一年,兩人幸福地走進了婚姻。
然而兩人婚後的生活卻並沒有想象中順利,最大的矛盾就在怎麼花錢上面。
結婚前小彤每月工資不夠用,父母給了她一張信用卡,不夠的部分就用這張卡補上。結婚前先生的工資比小彤高很多,一部分拿來還房貸,一部分投資理財產品。
兩人結婚後,先生建議小彤將信用卡還給父母,以兩人收入應付生活還是綽綽有餘。先生把自己工資卡交給小彤,表示自己以後的收入都由小彤處置。「處置」了半年,小彤不僅沒有存下來一分錢,還有不少信用卡欠款。
為這事先生第一次和小彤發了脾氣,說小彤不會過日子。小彤也不甘示弱,說自己結婚前就是這種生活水平,沒道理結了婚反而還越過越差了。
這次爭吵后,先生軟磨硬泡將自己的工資卡拿了回來,但不久兩人又爆發了一次爭吵。這次是因為小彤生日先生沒有給小彤買她指定的花。怕先生忘記買,臨到生日前小彤專門將買花的網路鏈接發到先生微信上。先生看了看價格覺得太貴,玫瑰花都長得差不多,幾天就凋謝了,幾百塊錢一束已經很不錯了,怎麼會有人蠢到買上千塊錢的花?於是先生自作主張在附近一家花店訂了一束花送到小彤公司。
拿到那把花后小彤氣壞了。在小彤看來,重要的不是先生沒有買她要的花,而是根本不在意自己感受。
失望的情緒一上來,小彤又想到平時兩人出去吃飯,先生總是選擇有團購的餐廳,完全不管自己是不是愛吃;小彤還想婚後提高一下先生品味,但先生似乎拒絕了解一切小彤認為「有品位」的東西,還對自己買奢侈品頗有微詞。小彤覺得自己結婚後生活水平越來越差,再對比自己一些發小婚後生活,越發覺得自己婚姻不幸。
02
金錢,是婚姻衝突的根源之一。如何花錢如何存錢,對一個家庭來說至關重要。
但是金錢本身並不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一個心理學家曾向一個8歲的孩子詢問如何解決一對夫妻的財務問題。
丈夫對金錢的態度是要及時行樂,不存錢。丈夫有一個舅舅,是一位勤奮而節儉的商人,一生創造了數百萬的財富。雖然如此富有,他卻住在一個小公寓里,開著一輛普通的二手車。然而這個有錢人還沒來得及享受自己的財富就在一次車禍中去世了。他一生都在掙錢,卻從沒享受過生活。丈夫從小就聽親人們對這個舅舅的評價以及惋惜,這讓他覺得生命無常,要及時行樂,否則辛苦半生累積財富可能享都受不到。
而妻子卻不這麼想。妻子出生於一個貧窮的家庭,父母掙的錢也只能勉強為生,幾乎沒有多餘來應對一些突發事件。當父母老了以後再沒辦法掙錢,他們只能靠子女接濟。她不想老了變得像父母一樣窮困,所以想趁自己年輕時多存一些錢,到老的時候才能過上體面的生活。
當心理學家問這個8歲的小男孩這對夫妻該怎麼辦時,孩子說:那存一部分,花一部分。
這確實是解決辦法,即便成年人來解決這個問題,方法也不過如此。所以解決金錢衝突,一個8歲的孩子都能給出合乎邏輯的辦法。
那為什麼這麼多人的婚姻會卡在財務問題上?那是因為,當一對夫妻關於錢而爭執的時候,他們爭論焦點根本不是錢。
03
在某種程度上,錢可以定義一個人。它決定了一個人的衣食住行,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階層,決定一個人能和什麼人交往等等。
在決定我們金錢觀的所有因素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一個人的成長史。童年、青春期、成年後的經歷會一遍遍塑造我們對錢的喜愛或者厭惡。
你過往生命中的每一個時刻或者身邊的人都會塑造你的金錢觀,也許是童年時期父親的賭博,也許是母親對金錢的斤斤計較,也許是姐妹們的揮霍浪費,也許是父母口中一直羨慕的人或者鄙視的人。
所有這些時刻和這些人的態度一起作用,創造了你獨特的金錢觀。
如果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只敬羅衣不敬人的環境中,他成年後就會將自己很多收入花在服裝上面,寧願為了一個名牌包吃上一個月泡麵。如果一個人生活在認為有錢人都不是好人的環境,他若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就很可能掙不到錢。這些觀念會根植於他的信念中,左右他與別人的關係。
在婚姻中如何運用金錢,和理性、邏輯並沒有什麼關係,而是這對夫妻對金錢的態度決定了他們會怎麼用錢。
當你抱怨伴侶買了昂貴的奢侈品,你可能並不知道這些東西對他而言並不是一個名牌包,一套高級時裝,一件首飾,而是意味著「成功」、「優越感」「好品味」等等,這些奢侈品代表的含義定義著他,甚至保護著他的尊嚴;當你抱怨伴侶吝嗇的時候,你可能並不知道銀行賬戶上的錢能給他提供極大的「安全感」。
金錢本身並不能左右一個人的決定,但是它背後的力量和意義能。所以當兩人因為金錢爭執的時候,他們爭執的並不是錢本身,他們爭執的是各自的夢想,恐懼和內心的不足。
常常有人建議要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結婚,這確實有一定道理,至少金錢觀上的分歧可能會比較小。但是金錢觀僅僅只是一個人所有觀念中的一部分,戀人也許會被對方其他方面吸引而決定走入一段婚姻。所以當一對夫妻發現彼此金錢觀念上出現了衝突,不妨將此視為與伴侶深入連接的機會,利用這些機會去了解彼此過往人生經歷如何塑造了他現在對錢的觀念。
一對夫妻若能夠了解金錢對對方意味著什麼,關於金錢有什麼恐懼和期待,不爭論誰的金錢觀正確合理,嘗試對金錢的信念達成共識,他們則有可能在未來的人生中創造共同的金錢觀,婚姻也會更加幸福。
在你的人生中,錢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你的金錢觀和你伴侶的金錢觀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