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3章17-18節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后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沒有假冒。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
(新普及譯本聖經):「然而,那從上面來的智慧首先是純潔,然後是愛好和平,常存溫柔的心,願意讓步,充滿憐憫,多多行善,沒有半點偏私和虛偽。締結和平的人要種下和平的種子,收穫公義的果實。」
「生活艱難。當我們愚蠢的時候,生活就更難了。」
我相信大家都認同這句話的意思。據說這句話是出自美國的電影明星約翰·韋恩(John Wayne)。
讓我將這句話改為積極的陳述:
「生活艱辛,但我們有了屬神的智慧,生活的擔子就變得輕省。」
這句話更有意思、更好,不是嗎?然而,我們不知道如何找到真正的智慧。雅各書1章5節:「你們中間若有缺少智慧的,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主就必賜給他。」
「應當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我很喜歡這句話。這對我們所有人來說是個好消息。如果我們需要智慧,就求神賜智慧!這就是我們唯一要做的。最難的部分是我們承認需要神的幫助。如果有人心裡說:「神啊!我把事情弄得一團糟。」祂早已知道,並且準備幫助我們,只是等我們向祂祈求而已。
「生活艱辛,但我們有了屬神的智慧,生活的擔子就變得輕省。」
請記住,知識和智慧並不相同。知識是指對事實的積累。智慧使我們了解事實的含義。一個看似聰明的人可能仍然是個傻瓜。任何人都可以獲取知識,但只有神才能賜人智慧。
上帝的智慧是什麼樣的?我們從何知道這些屬神的智慧?讓我們按著雅各書3章17-18節中所顯示的屬神智慧的七個標記來逐一衡量自己:
一、這智慧是清潔的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先是清潔」
因為上帝是純潔的,所以來自祂的一切都是清潔的。「清潔」這個詞的意思是指「在道德上毫無污點」。讓我舉例說明,就好像前次我租用了一部1400 PSI 壓強(即每平方英寸1400 磅壓力,等於每平方公分98.4公斤)單位的機器來清洗後院陽台木板的陳年污垢一樣。當我啟動這部水壓機,用力清洗每塊木板上積存了15年的煤塵、粘乎乎的污積、黴菌等污垢時,讓我想到我們的內心充滿和積壓著多年的苦毒、沮喪、懷疑和絕望。這些黏住我們靈魂的層層污垢,是普通清洗液所不能除掉的。
我們就像老舊的木板陽台一樣。
那天我與慕迪廣播公司節目主持人及作家費伯里(Chris Fabry)談到隱藏的嫉妒心。我告訴他,在事奉的45年中,只有極少數人向我坦承他們與這個「綠眼怪獸」作鬥爭。在承認嫉妒或妒忌之前,我們幾乎會承認所有的罪,因為嫉妒心使我們看起來像個小人,不是君子。有些罪比其他罪更難對付。我們需知道嫉妒生出苦毒,苦毒導致剛硬,就會懷恨別人。這怨懟就是我們靈魂粘乎乎的污垢。就像我陽台木板上那長達15年的陳年污垢一樣,這些黏附靈命的污積是很難消除的。
我們需要聖靈時不時地「強壓清洗」我們的內心,引導我們實踐神的道,以致我們內外都得潔凈。
先要有清潔,因為沒有清潔的心,其他屬神智慧的六個標記都變得不重要。「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馬太福音5章8節)。這不只是理論,而是生活的實際運作方式。當我們的心純潔時,我們會明白神的心意。當我們的心因錯誤的態度和邪惡的念頭而雜亂無章時,我們只會憑著血氣來看周圍的事物,而看不清神的心意。
純潔是首要的特質!
當我們的心因錯誤的態度和邪惡的念頭而雜亂無章時,我們只會憑著血氣來看周圍的事物,而看不清神的心意。
雅各先列出的屬神智慧是清潔,因為清潔是智慧的開端。
內心純潔會使我們與世界格格不入。朋友,如果你認同的話,那麼,讓我們一起繼續思考其餘的內容。你若是需要世界的認可,想要與他們看齊的話,那麼,你心裡並不在乎神的道,更不可能有祂所賜的智慧。
你對內心的純潔有多渴慕呢?
二、這智慧是愛好和平的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后是和平」
有些人壓根兒不想與人和睦相處。
他們寧願吵架也不願心平氣和地溝通。他們應該聆聽別人的時候,反而大聲與人爭論。他們從不屈服,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永遠是對的。他們並不願意花心思,找出彼此的中間立場,因為他們的態度是「不按我說的做就拉倒」。他們是在破壞和平,而不是締造和平的人。在人際關係發生衝突時,希臘文翻譯以「和平」一詞來表明基督徒應有的態度。
雅各書3章14-16節:「你們心裡若懷著苦毒的嫉妒和紛爭,就不可自誇,也不可說謊話抵擋真道。這樣的智慧不是從上頭來的,乃是屬地的,屬情慾的,屬鬼魔的。在何處有嫉妒、紛爭,就在何處有擾亂和各樣的壞事。」
雅各書3章14-16節警告我們關於另一種「智慧」。它不是來自聖靈, 而是屬世、和邪惡的智慧。這種「智慧」無論去到哪裡都會帶來混亂。但是屬神的智慧卻不一樣。當來自神的智慧充滿我們的生命時,我們就能與人和好,醫治破碎的關係。
有些人就像龍捲風一樣,在所到之處帶來極大的破壞。
一個「愛好和平」的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來和睦。有些人就像龍捲風一樣在所到之處帶來極大的破壞。前者與後者是相反。凡與神和好的人,他的內心就滿有從上頭來的和平,能夠表現出心平氣和。所羅門在這一點上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智慧之詞:
「心平氣和,滋潤生命; 妒火中燒,啃蝕骨頭。」 (箴言 14章30節,當代聖經譯本) 。
我們必須遠離暴力、苦毒、挑釁、仇恨和敵意。也許我們有些人是「啃蝕骨頭」,因為心裡充滿了嫉妒。我們要牢記《聖經》的教訓,靠著神的恩典就能避免發生這樣的事情。
三、這智慧是溫良柔順的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溫良柔順」
僅用一個單詞很難形容這種素質。它的意思是溫柔、不冒犯、不吵架、不容易惹惱。當我們處於很大的壓力下、脾氣暴躁、疲憊不堪、生活的需求壓倒而來、好像在一群飢餓的食人魚中游泳時,我們會發現需要這樣的智慧。
如果我們一定要向對方大喊大叫,我們就必輸無疑。
我們在壓力下如何應對?
如果我們一定要向對方大喊大叫,我們就必輸無疑。
如果我們一定要威脅對方,我們就必輸無疑。
有人這樣說:「如果失去冷靜,你就不會贏。只要保持冷靜,你就不會輸。」
當我們遇到下列的情況時,極需要這種溫良柔順的智慧:
高速公路上大堵車。
有人突然在我們前面超車。
有人突然切入我們的行車線。
有人不滿我們的行車而大叫大罵。
英國詩人馬修·阿諾德(Matthew Arnold)稱這內涵為「通情達理」 (sweet reasonableness),也就是我們希望別人以情理待我們時,我們也應如此對人。與難相處的人打交道時,我們需要溫良柔順。與陷入罪中的基督徒或使我們失望的朋友打交道時,我們需要溫良柔順。當我們與叛逆的子女溝通時,我們迫切需要溫良柔順。
如果我們領受自己配得的下場,那麼我們都會淪入地獄。
朋友,如果你相信主耶穌,那麼祂就能夠改變你,使你變得溫柔,因為祂是柔和謙卑。我們是罪有應得,但神沒有因我們的罪孽來對待我們。我們應該感恩、高興。不是嗎?
「祂沒有為我們所有的罪過懲罰我們,也沒有按我們應得的嚴懲處置我們。」(詩篇103篇10節,新普及譯本)。
如果我們領受自己配得的下場,那麼我們都會淪入地獄。既然我們是已蒙神憐憫與恩典的人,就應該照樣對別人施憐憫與恩惠。
「祂沒有為我們所有的罪過懲罰我們,也沒有按我們應得的嚴懲處置我 們。」(詩篇103篇10節,新普及譯本)。
記住主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然後照樣做在別人身上。
四、 這智慧是不堅持己見。
「然而,那從上面來的智慧,…願意讓步」 (新普及譯本聖經)
如果我們反過來說,可能更容易明白願意讓步這種屬神智慧的素質。世俗的智慧使人自大、固執。他們拒絕聆聽,喜歡在每次討論中都佔主導地位,也不希望聽到別人的意見。他們以諷刺的態度壓制別人,並要求別人專註自己。這類人脾氣暴躁,以威脅來攻擊反對的人,為要掩蓋脆弱的自我。他們以貶低、嘲弄,辱罵別人來表現自己的聰明。
這是屬世的智慧。相信你會同意。對嗎?
上帝的智慧並非如此。希臘文「願意讓步」的意思是指「容易被說服」。具有這種素質的人會仔細的聆聽,因為他們想知道真理。請別誤認為這種人很容易受人影響而改變自己的意見,或是他們自己毫無信念。他們願意讓步是因為信念堅定,而無需向別人炫耀或不斷起爭論來表明自己是對的。他們樂於傾聽與自己不同的意見,從而得益。真正有智慧的人願意聆聽聖靈的提醒,他們在與旁人交談的過程中,同時也會順服聖靈的光照和指示。
這是屬神的智慧。相信你會同意。對嗎?
我們能否與別人討論時,有著堅定的信念而不發脾氣呢?
我們能否誠懇地聆聽其他立場或不同意見呢?
在這個人的尊嚴經常受到打擊的世界里,人們有迫切的需要,以仁慈寬厚彼此相待。願神來複興我們,讓我們隨時隨地彰顯祂的恩慈,就從多聆聽,少說話來開始。
五、這智慧是滿有憐憫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滿有憐憫,多結善果」
對於別人的難處,我們有時會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活該的。
如果我們有同理心,懂得易地而處時,就能體諒別人,成為他人的祝福。
憐憫不僅僅是一種感覺。仁慈的人看到需要后,就會付出行動幫助人。這就是為什麼雅各在經文里添加「多結善果」的原因。我們單單心感同情,沒有行動,就是沒有施憐憫。
「你打我一拳,我必還你十拳」
我們生活在一個殘酷的世界,復仇是口號。如果有人打我們,我們會雙倍回擊。如果有人傷害我們的家人,我們會狠狠的教訓對方一頓。有人會這樣說:「你若打我一拳,我必還你十拳。」
但是神呼召我們要達到更高的標準。
試想如果神對於我們因犯罪要入地獄,感到抱歉而無能為力。試想祂沒有為世人預備拯救計劃,只希望我們好自為之。然而,由於神的莫大憐憫,祂差派祂的兒子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十字架上。基督徒對他人的憐憫同情,是神的仁慈的反照。
上帝對我們所做的,我們要照樣做在別人身上
神已寬容我們的過錯嗎?我們要照樣不計算人的惡。
憐憫的簡單定義是:上帝對我們所做的,我們要照樣做在別人身上。回想一下過去12個月中的情況。神如何對待我們?祂怎樣祝福我們?我們要照樣祝福別人。神已赦免我們的罪嗎?我們要照樣原諒別人。當我們感到沮喪時,神是怎樣激勵我們?在其他人沮喪時,我們要照樣鼓勵他們。神已寬容我們的過錯嗎?我們要照樣不計算人的惡。
在《舊約聖經》中,希伯來文的「憐憫」一詞有時被翻譯為「慈愛」或「美麗」。這種素質可以使我們向別人展示自己的美麗。我稱此為「其貌不揚之人的希望」。憐憫讓人們認為我們很漂亮!
六、這智慧是沒有偏見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沒有偏見」
偏見這個特定的希臘詞僅在《新約聖經》中使用。它的意思是始終要堅持相同的標準。有這樣素質的人會沒有偏見或偏袒。有時我們會看到一個棒球裁判選取的好球區不尋常。也許裁判在本壘板的外側給投手多了幾英寸的距離,所以通常算為投出的壞球會被稱為好球。只要裁判的判球是一致的,總教練們就不會介意。無論是誰擊球或誰投球,他的好球區都相同。球隊雙方獲得相同的判球時,那麼我們可以說裁判是公正的。那麼他對球隊是大公無私的,沒有偏袒那一方。
這素質應用於屬靈生命時,是指我們一開始便說實話。我們沒有根據群體的愛好,為要討好對方,來改變話語的內容。我們沒有對一組成員比對另一組更好。我們不論在公在私,都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一開始就要說實話。
我讀到某人最近去世的消息。在葬禮上,他的朋友說了這樣的話:「我認識他已有五十年了,自始至終他一直都是個誠實的人。」一個人能受到的評價與稱讚沒有比這更高的了。
七、這智慧是沒有假冒
「惟獨從上頭來的智慧,…沒有假冒」
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無虛偽」。它原本的意思是「不扮演角色」,指的是古希臘的戲劇,演員假扮別人時會戴上面具。一位演員可能通過戴上不同的面具在同一齣戲中扮演幾個不同的角色。
在劇院里扮演不同的角色還可以,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是致命的。
「他是個沒有奸詐的人」
「沒有虛偽」意味著我們所看見的就是我們所得到的。我們不是雙面人。當我們說話時,人們不必問:「我想知道他所說的是否發自真心?」我仍然記得當我在神學院時,我聽到一位希臘文教授對約翰·沃爾沃德博士(Dr. John Walvoord) 的評價。沃爾沃德博士當時是達拉斯神學院的院長。教授說:「您無需懷疑沃爾沃德博士的話是否從心底里說出來的,或者他是否言不由衷。他是個沒有奸詐的人。」多年來,這說法一直伴隨著我,因為院長是唯一我聽過被人這樣描述的人。
豐收時間!
第18節:「並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種的義果。」這經文解釋了當我們按照神的智慧生活時會發生怎麼樣的情況。
憤怒會讓你有收穫。
和平也是如此。
但是憤怒與和平兩種的果子並不相同。憤怒的收穫是暴力和仇恨,而和平產生豐收的義果。由和平生出憐憫和仁愛、良善和寬恕、醫治與和好。
憤怒的收穫是暴力和仇恨,而和平產生豐收的義果。這種智慧是「從上頭來」的。
如果我們播下不和的種子,我們的收穫是仇恨。
如果我們播下和平的種子,我們的收穫是正義。
有爭議的話題,才有賣點!
活出和平的生命並不容易,因為締結和平的人常常被人誤解。有時他們受到不和雙方的攻擊。真正締結和平的人不會贏得世界的讚許和掌聲,因為世人都熱衷彼此抨擊。有爭議的話題,才有賣點!人們喜歡看到,知名人士的不和多於彼此和好的新聞。我們播下和平的種子,使人和平並不容易,甚或吃力不討好。但這仍然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因為神喜悅締造和平的人。
我們閱讀這篇講道時,不要心想「我需要加倍努力。」那不是重點。請記住,第17節說這種智慧是「從上頭來」的。這意味著我們是無法通過努力來解決問題。這樣的生命是需要神的恩典。如果祂沒有幫助我們,我們必陷入暴力、貪婪、仇恨,惡意和誹謗的深淵裡。
我們需要神的恩典!
英文標準修正本很正確地將這節經文的希臘文直譯如下:「一切正義的果子都是從播種和平的人,為和平努力所撒的種子產生出來的。」雅各在使用「種子」一詞時為我們提供智慧的鑰匙。每天,父母都在撫養孩子的辛勤勞動中播種。異地的傳教士與他人分享基督時,就播下了愛的種子。當我們花時間禱告而不是發出內容憤怒的電子郵件時,我們就播下了和平的種子。我們通過面帶微笑向別人播下和平的種子。我們借著愛仇敵和對他們行善來播下和平的種子。當我們決定不傳猥褻的謠言時,我們就播下和平的種子。當我們決定不全天候24小時辯論政治時,我們就播下和平的種子。從更深的意義上說,我們若對神忠誠,祂必幫助我們播下和平的種子。
我曾遇到一位在肯塔基州東南部山區牧會的牧師。當時他剛剛與教會會眾慶祝牧會三十周年紀念。當他和妻子交談時,我可以看到夫婦二人臉上的喜悅。在任何教會裡,牧會三十年都是很長的時間。在牧會期間,他們經歷了艱難並面臨一些人的反對。但是我的牧師朋友靠著神的恩典仍然堅持事奉、教導神的聖言、準備講章、探訪病人,並與願意聽他講話的人分享基督。他和他的妻子分享在教會裡有婚姻不忠於教會紀律案例。牧師最終不得不向會眾公開這件事。涉事的女士願意聽從牧師的勸導,但男士卻不願意接受。過了很長時間,那男士終於重回到神那裡和返教會聚會。牧師說:「這是神跡。」
如果我們需要智慧,神必賜我們智慧
等候神賜智慧是需要時間。我們種植並澆水,然後等待。這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並且會有眼淚,但是詩篇126篇6節勉勵我們:「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
如果我們希望為神所用,我們需要從神而來的智慧。好消息是,如果我們求智慧,神是不會攔阻的。雅各書1章5節提醒我們只要求神,祂必賜人智慧。我們應該做這樣祈禱:
主啊,幫助我渴慕有純潔的心。
主啊,幫助我成為一個和平使者,而不是破壞和平的人。
主啊,當我快要發脾氣時,幫助我以柔聲回應。
主啊,當我總要為自己辯護時,求禰拯救我脫離這心態。
主啊,當我看到別人的需要,讓我幫助有傷痛的人。
主啊,幫助我擺脫對人對事的偏見和偏愛。
主啊,幫助我待人處事要坦誠。
主啊,使用我為禰種下豐收的義果。
求神賜給我們屬天的智慧,因為我們極需要這樣的智慧!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