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預苦期靈修第十二天 感恩與醫治

作者:kbm  於 2021-2-28 20: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預苦期靈修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感恩, 醫治, 苦毒, 讚美

  「耶穌說:潔凈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那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 (路加福音17章17-18節)


  主耶穌問了三個問題:


  1. 潔凈了的不是十個人嗎?是的。
  2. 那九個在那裡呢?走了。
  3.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沒有人。


  主耶穌之所以這樣問,是因為祂醫好了十個痲瘋病人。「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瑪利亞和加利利。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的站著,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罷!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凈了。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這人是撒瑪利亞人。」(路加福音17章11-16節)。


  如果我們仔細體會一下主耶穌問題的重心,也許會意識到祂心裡的訝異、震驚,尤其是那種悲傷的感受。主耶穌想知道其他人怎樣了。他們去了哪裡?他們不是得了醫治嗎?他們為什麼不回來說:「謝謝」?


  他們為什麼不回來見主耶穌?


  —也許他們急著去找祭司。
  —也許他們以為主耶穌已知道他們的內心有多麼感恩。
  —也許他們太忙了。


  他們去了哪裡?


  他們帶著得到醫治的祝福走了。
  去見祭司。
  去見他們的家人。
  沒有向主耶穌道謝,一言不發就走了。


  問題仍然存在:那九個人在哪裡?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離開了。他們的心態就像小孩子們一樣,吃飽后就離開飯桌,沒有一聲道謝,然後說:「我們現在吃飽了。我們出去玩吧。」


  在教會裡長大的人經常做同樣的事情。因為我們對神為我們所做的事情知道甚少,沒有數算神的恩典。所以我們不是很愛神,也不會為祂的祝福而感恩。


  久而久之,我們會問神:「主,禰最近為我做了些什麼?」祂的回應是:「你只是不曉得我已經為你成就了多少事情。」


  當天有十個人得到了醫治,但只有一個人回來表示感謝。你是另外那九個人其中之一,還是那個回來感謝主耶穌的人呢?許多基督徒認為蒙神祝福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若遇到不稱心的事,不是自己所想所求的,就埋怨神。你是這樣的嗎?我們需要在神面前省察。


  我們沒有心存感恩,就會怨恨,總覺得別人虧欠了我們。「你們要謹慎,以免有人失去神的恩典,長出苦毒的根擾亂你們,玷污眾人。」(希伯來書12章15節, 當代聖經)。由此可知,當我們被苦毒的根纏住時,罪就容易找上門。若我們能將這些苦毒雜草在剛剛萌芽時連根拔起,生命就能趨向平靜與安穩。


  當我們在順境中,感恩的心便油然而生。然而,在逆境中,要我們感恩卻需要信心來推動。「耶穌說:我不是對你說過,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嗎?他們就把石頭挪開 。耶穌舉目望天,說 :父啊,我感謝禰,因為禰已經聽我。」(約翰福音11章40-41節)。我們知道當時拉撒路已死了四天,主耶穌行神跡使他復活。凡尋求神醫治的人,他們必在信心中看見神的榮耀。讓我們學效主耶穌,聽見神對我們說話,獻上讚美和感恩。這樣的感謝會帶來醫治,因為一顆充滿感恩的心容易饒恕別人;當我們全心信靠主的時候,就沒有空間留給魔鬼來作工。箴言17章22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神是願意和我們對話的神,不管發生什麼事,我們先以感謝進祂的門,以讚美進祂的院。


  稱謝讚美神是一種選擇。沒有人是被迫陷入苦毒里。在感恩和苦毒之間,我們選擇如何過自己的生活。然而,詩篇50篇23節提醒我們,說:「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可見基督徒要叫神得榮耀,就該常獻上感恩。


  今天,當我們向神祈求時,求祂賜我們有感恩的心。


  主啊,求禰打開我們的眼睛,因為我們對禰的美善視而不見。我們視之為理所當然,忘記禰是我們所有祝福的源頭。求禰赦免我們忘恩負義之罪,幫助我們凡事將榮耀歸禰。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0: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