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經歷神(七)當今教會真正的需要

作者:kbm  於 2019-10-9 07: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靈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教會, 聖靈, 澆灌, 改變, 得救

  約珥書 2章28-32節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因為照耶和華所說的,在錫安山耶路撒冷必有逃脫的人,在剩下的人中必有耶和華所召的。

  使徒行傳 2章14-21節
  彼得和十一個使徒站起,高聲說:「猶太人和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哪,這件事你們當知道,也當側耳聽我的話。你們想這些人是醉了,其實不是醉了,因為時候剛到巳初。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神說: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少年人要見異象,老年人要做異夢。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他們就要說預言。在天上我要顯出奇事,在地下我要顯出神跡,有血,有火,有煙霧。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主大而明顯的日子未到以前。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

我們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定義神的事上,不斷地想在網格紙上畫出神的形象。然而我們卻很少給自己時間,讓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受到震懾,感覺驚奇與敬畏。當我們把屬靈的信心生命壓縮成一個計算公式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剝奪了奇迹和驚嘆的空間…

  我們的神是什麼樣的神呢?聖經告訴我們,在太初,那無限的神創造出無限的宇宙,設計出無限微妙的萬物。天上的銀河星斗無以數計,神在指引它們的軌道。地上的洋海一望無際,神將它握在祂的手心。耶穌說,連我們的頭髮神也算過,連一個麻雀掉在地上祂也留意。路加福音12章6-7節說:「五個麻雀不是賣二分銀子嗎?但在神面前,一個也不忘記。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在世上億億萬萬的人口中,沒有兩個人有同樣的指紋。在顯微鏡底下,沒有兩片雪花是一樣的花型,沒有兩片野草的葉子是相同的結構。風隨自己的意思吹,四季照天父的計劃變遷。在觀察自然界的時候,我們的悟性多麼有限;在認識神的過程中,我們的想象與視野多麼不足。

  好幾年前有一次,我留意到兒子馬可正在聚精會神地看一本書。那是一本很受二三十歲讀者歡迎的暢銷書。我問他,你喜歡嗎?他說,「爸,這本書很棒。它把我心裡想的和感受的都表達出來了。」我拿起那本書,順手翻了幾頁,跟他說,「也許我也該讀讀這本書。」

  「爸,我想你不該看這本書。」

  我很訝異。為什麼呢?難不成這書里文字深奧?不是,是因為這書不是寫給我這一代人看的。他又加了一句刺激性的話, 「我想你不會了解的。」馬可臉上帶著微笑說:「這是為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寫的。我想你不會懂作者的意思。」

  這簡直是挑戰他的老爸!我決心要看這本34 歲的唐.米勒 (Donald Miller) 寫的《上帝的爵士樂》(Blue Like Jazz),試試看以我的年紀還能不能看懂。兒子又提醒我,「那你必須念談敬拜的那一章。那是書的核心。」我調侃他,「你想我會看得懂嗎?我可不想看太難的東西。」他大笑。於是我開始讀有關敬拜的那一章,心想作者會談一些有關崇拜方式的話題。可是內容出我意外。作者的出發點頗特殊,因為他自小在一個教條拘謹,欠缺活潑,試圖把神局限在一個框架里的教會中長大,後來他幾乎失去了原來的信仰。這一章的主題很有挑戰性。米勒的看法是:

  我們把太多的時間花在定義神的事上,不斷地想在網格紙上畫出神的形象。然而我們很少給自己時間,讓我們的心在神面前受到震懾,感覺驚奇與敬畏。當我們把屬靈的信心生命壓縮成一個計算公式的時候,我們的心就被剝奪了好奇或驚嘆的空間…

  我願承認一件事,或許在你們看來是一個弱點。我需要生命中有驚奇。我明白死亡會臨到,因為我在風裡聞到它,在報紙上讀到它,在電視上看到它,而且在老人的臉上見到它的影子。我需要奇迹來解釋這些事:當一切都已完畢,我們在人生路上值班的鐘點已經結束,然而孩子們還在這世上,仍在聽那些瘋狂的說唱音樂的時候,你我會怎麼樣呢?我需要死後會有神秘的遭遇,我需要死後到別的地方去,一個與神同在的,一個現在聽來讓我無法領會的地方。(205-206 頁)

  這些話蘊含極深的洞察力。死必定會來。逃也逃不了。不管是從電視新聞上看到,或是從報上的悼文中讀到,還是從周遭認識的人當中聽到,死似乎總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米勒說得有理,當人生出了亂子,一切都癱倒下來的時候,只是在網格紙頁上描畫有關神的真理(像神學家有時愛做的事),對我們幾乎毫無幫助。我們需要認識神的真理,可是我們也需要祂的奇迹。

  作者在同一章的前面說了這一段話:

  「我很喜歡福音書一開頭就是施洗約翰又吃蟲子,又為人施洗。那些宗教人士追逐潮流也來受洗,施洗約翰卻大罵他們,稱他們為蛇類。他說水只會弄濕他們的蛇皮,不能為他們做什麼。不過他們若是真心誠意,相信耶穌會來,而且祂真是救主,那麼耶穌就會在他們生命裡頭點燃神國的生命之火。這話真讓我扎心!因為過去有太長一段日子我把宗教儀式當成我的信仰,只有福音的虛表,沒有新奇,沒有神的奇妙,沒有震驚,也沒有神國的生命在我胸懷中燃燒。如今我不願再被那種儀式化的宗教誘惑。只要我回到福音書里,就會得到安慰,因為這裡頭講的不是空洞的儀式,而是神自己要在我裡面點燃神國的生命。這是一個神秘的過程,不是我可以用計算公式搞得清楚的。這是神的工作。(203-204頁)」

  米勒的話值得我們細聽。宗教,甚至連好的,有聖經教條的宗教儀式也可能誤導人,使人以為已經得到福音,然而卻沒有得到重生的,更新的生命。沒有人能在我們裡面燃起神國的生命,唯有神能做這樣的事。

  在這兒我想起先知約珥說過的話:「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約珥書2章28節)早在西元前大約830年的時候,他就預言有一天神會將祂的靈澆灌在所有的人身上。讓我們逐字來分析這句話:

  我 —— 神的主權。
  將 —— 神的決定。
  澆灌 —— 神的慷慨。
  我的靈 —— 神的位格。

  這是聖經里最重要的陳述之一。這就是神在祂的子民中點燃神國生命的方法。祂將祂的靈

  澆灌在他們身上,他們的生命將永遠改變。當神應許祂將「澆灌」祂的靈的時候,不會是點點滴滴流下來的。祂的意願是將天門大開,讓祂的靈像洪水一樣涌流進人心。沒有人憑自己能成就這事。我可以對你們講長篇的道,可是我沒有能力將神的靈澆灌在你身上。 參加地方教會組織的活動,或成為一個教會會員,都不會發生這樣的事。只有神能這麼做。我想這也是作者米勒的一個思維。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到神面前求祂的澆灌,任祂帶著祂靈的能力來臨近我們。除非這樣,我們就永遠無法改變。當神大能的靈真的澆灌我們時, 我們必會永遠被改變。

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到神面前求祂的澆灌,任祂帶著祂靈的能力來臨近我們。

  讓我們從五個不同的觀點來思考這奇異的應許:

  一、神的這個應許是在末后的日子。

  約珥記載這個應許的時候,他在第28節里用的詞是「以後」,表示神的靈的祝福要在猶大國不信神的人被審判以後才臨到。八百年後使徒保羅在耶路撒冷五旬節講了一篇偉大動人的道(使徒行傳2章14-41節),他一開頭就引用約珥2章的內容。當聖靈臨到早期的門徒身上,他們開始說起自己原先不懂的語言,訴說主的偉大。有人嗤笑旁觀,以為他們是喝醉酒了。但是彼得說那不可能,因為當時只有早晨9點鐘而已!然後彼得解釋,那時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事其實是實現了八個世紀以前約珥所做的預言:「這正是先知約珥所說的」(使徒行傳2章16節)。

  這就是了。約珥曾預言的事現在正開始應驗了。在五旬節那日,神開始將祂的靈澆灌在所有人身上,正如約珥所說的。

  當彼得引用約珥的時候,他改變了其中一個詞。約珥說「以後」的地方彼得說「在末后的日子」。在聖經新約裡面「末后的日子」是指一整個時期,從五旬節直到基督再來世上的時候。末后的日子代表人類歷史的最後一個篇章,由五旬節開始展現,至今已持續了2000 年。雖然在人看來時間很長,神卻有不同的計時方法。這麼想吧…

  在西元前830年約珥預言的事,
  彼得說在西元後33年以來實現,
  2000年來這話繼續在應驗,
  直到耶穌再來世上才會完全實現。

  約珥書2章和使徒行傳2章里講的這一切都源於神的大計劃:祂要祂的子民從祂的靈得能力,把福音傳到地極。使徒行傳1章8節說得很清楚:「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神澆灌祂的靈給我們,絕不是為了娛樂我們,或是引起奇怪的情感表現。的確,有時候我們會有些情感上的反應,但這不是主旨。神澆灌下祂的靈,為的是我們能為基督作勇敢的見證人,從此時此地直到「地極」。

  若有人問,「我們活在這末后的日子裡嗎?」答案總是「對的」。因為末后的日子在200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而且當我們愈來愈靠近基督再來的時辰,我們更可以相信我們很可能就活在臨近主回來的末后那些日子裡。

  二、神的這個應許是給所有人的。

  馬太福音26章41節說:「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肉體是我們屬靈爭戰的地方。就在這個人的軟弱處,主應許賜下祂的靈。你是否在某些罪上多有掙扎,使你覺得不配?神應許就在你掙扎的那個地方澆灌祂的靈給你。彷彿我們對主說,「主啊,我是個大罪人,不配領受禰的靈,」主卻回答,「你的確是個罪人,可是我的恩典遠遠大過你的罪。」祂不但在基督里饒恕我們,更且賜下祂的靈來幫助我們與祂同行。這個領悟多麼提升我們,又叫我們謙卑。主沒說,「在你堅強的地方,我將加添你的力量。」反而說「在你多有軟弱的肉體上我將澆灌我的靈。」

  請留意神應許將祂的靈澆灌給所有人。五旬節表示神的靈不再是只給以色列的屬靈領袖們;現今那靈住在每個呼求主名的人裡面。民數記11章里記載了一個以色列人還在曠野流浪時不尋常的故事。因為猶太人不斷向摩西埋怨訴苦,摩西受不了,就告訴主他沒法再領導那些百姓了。(民數記11章14節:「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神的回應是,召集以色列人中七十位長老,來帳篷會幕那裡,神就將祂加在摩西身上的靈也一樣加在那七十位長老身上,讓他們能幫助摩西帶領百姓。當神的靈停在那些並非擔任神職的人身上時,他們便開始在神面前受感說預言。這意謂他們公開讚美主的聖名,有點像講道,但不只是講道。神的靈那樣充滿他們七十個人,他們便開始同聲讚美主。那場景必然很不尋常。然而有兩個長老留在營里,沒有到會幕那裡。他們的名字是伊利達和米達。雖然他們留在後面,神的靈仍然臨到他們,停在他們身上,他們就在營里說預言,無疑地讓大家都很震驚。有個少年人跑來告訴摩西所發生的事。約書亞開口請摩西禁止伊利達和米達說預言。約書亞覺得事情有點超出掌控了,如果摩西不控制一下局面,可能連凡夫走卒都會站起來,左一個右一個地說起預言來,那可糟糕了。然而摩西不但沒有沒禁止那兩人,反而對約書亞說,「你為我的緣故嫉妒人嗎?唯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祂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民數記11章29節)這完全是約珥所預言的。有一天將到來,所有神的子民都會經歷到屬靈的能力。

  摩西所盼望的,
  約珥所預言的,
  彼得所解釋的,
  現今每個信徒都能得到。

  這就是文中的重點。別犯一個錯誤,以為聖靈的能力只限於宗教人士才會擁有。這應許是給你的,並非只留給從神學院或聖經學校畢業出來的學生。你不必通過希臘文或希伯來文的考試,去聖經學校念書才能經歷聖靈的能力。我們應當跟摩西一同說,「唯願耶和華的百姓都受感說話,願耶和華把祂的靈降在他們身上!」我想年輕的一輩理解這一點。他們比我們更明白,教會屬於眾人,不屬於領導人物,而且真正的服事工作屬於大家每個人。願主快做工,讓那天早早到來,我們教會的每一個人都能藉著聖靈的能力勇敢公開地為耶穌基督作見證。有一位約翰.派博牧師(John Piper)發過這樣的感嘆:

  「巴不得神的子民都被神充滿,讓我們對祂的愛慕洋溢話語之中!惟願每次我們聚集的時候,我們都深深地被聖靈感動,爭先恐後地讚美,說預言,見證我們親身所認識的神。啊,是什麼攔阻我們呢?為什麼我們這樣沉默?是不是在我們的傳統中有什麼東西鎖住了我們的口?為什麼在五旬節之後,我們明明有許多機會述說神的救恩奇事,卻默默不語呢?我不知道原因是什麼,但我知道一件事:這不是出於聖靈的;不是神的靈封了我們的口;不是祂使我們把讚美和勸勉當作各人自己的私事。」

  三、神的這個應許是給各種群組的。

  「以後,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在那些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約珥書2章28-29節)

  聖靈不偏待人。

  偏待人的卻是我們。我們有自己的各種小組,也喜歡在這些群組裡逗留。我們常物以類聚,找興趣相似的人接近,比如那些想法相似,言行類似,衣裝外表也像我們的人。我們按著年紀,性別,族群,膚色,語言,文化,衣著,教育,住屋,收入,國籍等等來把人分門別類。越分越細,連想都不用想。終而我們總是歸到「同類人」的群組裡,因而疏遠那些和我們模式不同的人。

  神不是這樣。祂祂從不偏待人。
  神不會重男輕女。祂說,「你們的兒女要說預言。」
  祂對老少一樣公平:「你們的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見異象。」
  神不分階級地位:「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在希伯來文里「僕人」是「奴隸」的意思。

  神不是趕新潮,追逐流行的造勢者。祂不會從城裡的好區中挑朋友。願意和祂同行的人,祂都願意與他們做朋友。當神澆灌祂的靈時,祂也不會寵愛那些財主或權貴人士。神完全願意將祂的靈澆灌在最貧困的人身上。我們的主對大家一視同仁。

  我曾花了一點時間思想那句話:老年人要做異夢,少年人要看見異象。為什麼祂會這麼說?這其中有什麼含意呢?當我們年少的時候,自然會對將來有許多意念想法,形成某些異象。我清楚記得當我十幾二十來歲的時候,剛剛信主,跟隨祂那種熱情充沛的感覺。那時天下似乎沒有難成的事。我滿腦子都是宏大的構想——雖然後來發現有其中些構想非常不實際。年輕人不滿現狀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若是他們完全安於現狀,我倒會覺得奇怪。當他們來到現代化的教會,東張西望一陣子,就看出有些運作太機械化,有些組織太錯綜複雜,於是他們對教會開始有新的異象。這其實是件好事,說不定聖靈就在新進的這一代中做工。當年我十來歲,對我們的教會就有同樣的感覺。

  然而這不是故事的全部。神也說老年人要做異夢。他們做夢,因為他們在世上的工作近乎完成了。因為他們對死不存畏懼,他們現今可以自由做大夢,夢見神在他們離世以後可能成就的大事。當許多成熟的弟兄姊妹進入七十年華,走向75,80,85歲的時候,他們常常可以卸下地上的擔子,有充分的自由領受從神來的異夢。他們是我們的榜樣,啟發我們不落入平庸虛浮的人生里。我有一個這樣的朋友,名叫克里夫.如瓦德 (Cliff Raad)。雖然他已81高齡,看來才61歲,說起話來像41歲,做起事來像21歲。他享有松柏團契班長的雅號,也是我的長老顧問。他的夢想往往大過我的夢想,讓我慚愧。有他在身邊我經常受益。

  今天你若想在教會裡發現哪裡有真正的行動,不妨到年紀在兩端的群組裡去尋找:一個是年輕的,一個是年老的。他們擁有對教會的異象和異夢,知道神要透過這個教會有什麼作為。

  年輕人勇往直前,不怕什麼,所以有異象。

  老年人對世事已經淡薄,專心神國發展,所以有異夢。我們若要教會在21世紀里成為神所要的樣式,就需要年輕人的活力和老年人的信心。曾有一位新興教會的領導人建議,退休的宣教士能夠成為新興教會極大的資源。這話與約珥書2 章的精義非常相合。退休的宣教士將數十年的時間投身在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國家和族群中,學慣用不同的方式向他們傳福音,幫助他們了解神的救恩。這群宣教士們對神國仍有火熱的心,燃燒的靈,可以幫助年輕的教會領導人發揮信徒屬靈恩賜的潛力,讓神藉著教會在今天的時代做大事。

  最後我要強調一點:約珥書2章和使徒行傳2章里記載的這些「異象」和「異夢」目的不僅僅是讓我們個人享受,或得到與神更加親近的感覺。在聖經里,神選擇在歷史中的關鍵時刻賜下「異象」和「異夢」,為的是在世上完成祂的旨意。使徒保羅有這樣的經歷:

  「在夜間有異象現於保羅:有一個馬其頓人站著求他說:『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保羅既看見這異象,我們隨即想要往馬其頓去,以為神召我們傳福音給那裡的人聽。」(使徒行傳 16章9-10節)

  「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那是一個宣教的呼召。今天我們需要的異象和異夢不是怎樣賺更多的錢,而是如何讓耶穌基督天國的福音震撼這世界。

  有一位朋友在教會樓上禱告室間參加崇拜,聽了這篇講道,他寄電郵給我,裡頭有這些話:

  當我在敬拜時,心裡突然冒出一個問題,那個意念非常強烈,促使我停下來禱告。那個問題是:「如果這間禱告室的每一個人都被屬靈深深感動,讓我們的生命導向完全翻轉,那會有什麼結果呢?」

  這提問讓我連續的思想。想象一下,如果樓上幾十個人突然被呼召去宣教,那對全球福音的廣傳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如果神在我們這個城市做工,喚醒所有的鄰居來見到福音的真光,那麼會有多少婚姻被挽回,多少下一代的孩子得祝福?這些意念在我裡面形成了一個負擔,催逼我來為自己禱告。我祈求神,將我生命里任何阻擋祂的東西除去,好讓祂自由釋放地將祂的靈澆灌在我們教會中。我深深感覺,神將在未來的一兩年中如此做工。

  四、這是一個有關將來審判的應許。

  「在天上地下,我要顯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煙柱。日頭要變為黑暗,月亮要變為血,這都在耶和華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約珥書2章30-31節)這兩節經文讀來似乎不相連,且與我們的生活不相干,所以我們很容易把它略過。然而那麼做就是一個錯誤,因為這些經節所描述的,正是基督再來世上執行審判之前會發生的一連串災難。

  這些經節在約珥的時代沒有實現。
  這些經節在五旬節沒有實現。
  它們至今尚未實現。

  那麼這些經文什麼時候會具體實現呢?那就是在基督再來地上之前,當世界將被一場人類史上從未見過的極大戰爭毀滅的日子。 血,火,與煙柱代表一個畫面——神的憤怒將在審判中籠罩地上。

  是的,聖經的作者從不忌諱講述這一位叫人敬畏的神。祂的愛出於公義與聖潔,因此祂必會審判罪,懲罰罪人。神的審判是福音真理的一部分,如果我們不宣講這個事實,我們帶給世界的就是扭曲的「福音」,不能拯救靈魂。

  五、這是一個有關白得救恩的應許。

  「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約珥書2 章32節)這是神的審判真理的另一面。神將審判罪人,但祂先邀請罪人得救,離開罪。這段經文在聖經里出現三次,可見它極為重要。

  「到那時候,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約珥書2 章32節)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使徒行傳2章21節)

  「因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羅馬書10 章13節)

  藉著祂兒子的捨命與復活,神一直在對全地的人做救恩的呼召。祂的靈來澆灌,意謂祂將救恩賜下給世上每一個人,沒有人例外。這包括住在印度加爾各答或是住在海地太子港的窮人,但也包括富豪名人。文盲和有文化的一樣可白白得著救恩。名門閨秀和娼妓都能得救贖。那些在世人眼中看為「奇怪」,「格格不入」,或 「與眾不同」的人也能得救。救恩的膀臂伸向有病的,軟弱的,殘障的,灰心的,絕望的,甚至臨死的人。沒有例外。

  朋友,你想進天國嗎?只要你呼求主的名就能得救進天國。怎麼做呢?

  相信聖經里所顯示的神。
  相信神的兒子,主耶穌基督。
  相信耶穌為你死在十字架上,且又復活。
  信靠主耶穌基督為你的救主。
  向神呼求,「神啊,請為耶穌的緣故,憐憫我這罪人。」

  你若求告主的名,就必得救。這是神對你的應許。但是你必須呼求祂。不要再等待,不要再遲疑或耽延。確定你自己會進天堂。如果你奉耶穌的名求告神,必蒙垂聽。

  奇迹就在門檻

  我們總是很容易給神找藉口,說祂不會顯示哪些作為。可是年輕的一代與年老的一輩卻有單純的信心。與其說神不願澆灌祂的靈給我們,不如說我們還沒預備好我們的心來領受祂的靈。這裡的問題不會是神,而是我們自己。

  神還要在我們中間做工。神的靈像層層海浪,當我們追上的時候,就有新奇和冒險等著我們。但是有人會說,「在末后的日子,會有患難臨到。」不錯,而且從許多方面來說艱難的日子已經來到。然而神宣告,「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末后的日子會有患難,也會有祝福,我們不必驚訝。神的子民從來都是有這樣雙重的經歷,現今也是如此,直到耶穌再來。

  恐怖分子可能會再襲擊——非常可能。
  神說,「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許多人的愛心會漸漸冷淡。
  神說,「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在許多地方基督徒將被迫害。
  神說,「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當神的靈澆灌下來,教會將會充滿激昂的熱情,大發熱心,發揮巨大的屬靈能力。神必在每一個人的心裡點燃神國的熱火。我要參與這樣的大事。我不要做一個旁觀者,只能觀看場中的一切。就在患難,毀壞,恐怖行為,天災人禍,假宗教,和道德淪落的混亂光景當中,神仍然宣告,「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

  當我開始這個聖靈系列講章的時候,我提到聖靈像風,來去自如——我們不能控制祂,也無法預料聖靈的風會往哪裡吹。但在我心裡有一個吶喊:

  「神的風啊,請禰今天就吹到我的生命里。願禰的微風吹走我的懷疑,我的畏懼,我的憂慮,我的遲疑,和我一切的藉口。神的風啊,請來吹掃我的心,潔凈我心中的每一個空間,每一個角落。」

  神在世界各地的作為願我有分。我相信神正在興起信徒,成為末後日子的神國軍隊,在神國屬靈的戰場上作先鋒。他們必是聖靈充滿,勇敢,思想敏銳,不怕冒險,活力十足的主的門徒。

  因此我說,「主啊,當禰在呼召別人的時候,請別錯過我。聖靈啊,當禰路經這塊土地的時候,請來這兒停留一會兒。讓禰的靈吹在我們中間,掃除那些老舊的,阻攔我們的一切東西,釋放我們來以喜樂的靈,事奉禰。」

  終了我在回到《上帝的爵士樂》這本書上。作者說得很對,我們不能把盼望放在教會的運作形態,外表儀式,或宗教本身上頭。我們唯一的盼望是在主身上。我們需要神在我們心中點燃神國的熱火, 就在今天。

  今天我們不能以教會的現狀為滿足。若是我們自得自滿,那是件多麼危險的事!說不定會扼殺了神的靈所要有的作為!我想提醒大家,當初創立我們這間教會的是一群年輕人,他們環顧四周,覺得有改進的餘地,就同心信靠神,踏出第一步。願神今天賜給我們拓荒的精神和熱忱,讓我們對神說,「我們不足。求禰將禰的靈充滿我們。」

  在歷史上,許多教會曾經採用一個座右銘:「不斷改革」。耶穌基督的教會需要改革又改革,在靈命里繼續更新。今天我們仍然不足,仍然需要神來做工。願神將祂的靈澆灌我們!主啊,願禰從我開始!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5: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