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書 8章第28-30 節
「 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
當你讀到羅馬書8章第28 節時,心中必會有個疑問。「保羅,你怎能這麼確定?」保羅說,「我們曉得」。然後我們會回答他:「保羅,如果你能走我走的路,你就不會這麼確定,也不會說『我曉得』了」。我們從哪兒可以確實知道一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無疑都是在神的計劃中互相效力,叫我們得益處呢?幸好我們不需要猜測答案,因為使徒保羅已經在第29-30節經文里告訴我們他為何知道我們曉得萬事真的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這益處超出我們的想象,超過外界的物質層面,因為它延申到天國與永恆的福分,和信徒在神家中的身份與產業。其中最寶貴的是我們的生命能借著主耶穌的寶血從罪和死里得贖回,能在祂的光中得更新變化,與神的性情有份。
這益處超出我們的想象 … 讓我們拿金鏈子來作比喻。 這段經文為羅馬書8章第28 節作了解釋。如果這些經節不是真的,那麼羅馬書8章第28 節便是空想而已,沒有根據。這些經節總結了救恩的起始,目的,和過程,更將榮耀賜給愛神的人。這是多麼奇妙的禮物!讓我們拿金鏈子來作比喻。
救恩金鏈中的五個環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我請你在這段經文中圈出五個詞句來:
預先所知道
預先定下
召他們
稱他們為義
叫他們得榮耀
這五個詞句包含了上帝為我們成就的救贖大工。這兩節經文完完全全說出了神為了救贖我們在做什麼事。祂從永恆的過去開始動工直到如今,在永恆的未來將完成大工。換句話說,我們的救恩好像一系列有生命的連鎖效應,起自天國,來到地上,最後又回到天國。
這救恩的大能既有活力,又牢靠,經得起各樣試煉,歷久不衰,也不會朽壞,就像真金鑄成的鏈子。這鏈子由五個金環互扣而成:預知→預定→蒙召→稱義→得榮耀。按神旨意被召的人,這些人遠在創世之初已在神的拯救計劃中。神知道從開頭到末了的一切,知道那些憑信心可以成為祂子女的人,預定了信祂的人應有的道德和靈性生活的樣式,應像基督,被揀選的人可成為人類新的大家庭中的一員;基督是眾兒女中的長子。蒙召,知道已蒙召,經過悔改、相信、除罪,而達重生的地步(提多書3:5)。稱義,因信而得救的結果,可以與神和好,成為聖潔,恢復了道德判斷的能力(歌羅西書3:10),取得兒女的名分 (羅馬書8:15)。得榮耀,這本是神兒子的榮耀,逐步為信徒所取得(林后3:18),一直到那日穿上屬天的形狀,得到那完全的榮耀(林前15:49)。
參考經文:
提多書 3:5 – 祂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借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羅馬書 8:15 - 你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仍舊害怕;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因此我們呼叫:「阿爸!父!」
哥林多后書 3:18 -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里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
哥林多前書 15:49 - 我們既有屬土的形狀,將來也必有屬天的形狀。
我們的救恩起自第一環——預先所知道。這一環從天國開始。然後到下一環——預先定下。這一環把我們帶到地上來。之後是召他們來,這一環把我們扣到金鏈上。稱他們為義那一環將我們帶回天國。叫他們得榮耀確保我們在天國的永恆地位。這就是我們救恩金鏈里的五個環。這五個環也代表每個信徒的救恩,說明了神在亙古今來的永恆里為我們成就的偉大救贖計劃。因為這五件事是真實的,我們可以毫無疑問地曉得萬事的確互相效力,帶來益處。
第一環——預先所知道
這是五句里最重要的一句; 也是其中最難明了的一句。用另一種說法,這是最常被誤解的一句。在英文和希臘文里這個詞句原是由兩個字片語合而成:知識和預先。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在事情發生之前先知道」。
預知有兩種。一種是人的預知,另一種是神的預知。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人的預知能力來自過往的經驗,因為以前總是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就確信同樣的事會再發生。譬如說,我知道明天早晨太陽將要升起。我的預知是根據以往的例子:這事一直都在發生,所以很可能明天照樣會發生。我也可以說,今天很熱,但是冬天會很冷,因為在北方的天氣總是這樣。有人說,球賽只剩30秒鐘了,但是你若能把球傳到姚明手上,他鐵定能進球得分,贏回球賽。這都是觀察以後所得的預知。
然而還有一種全然不同的預知,那是神的預知。神有屬天的能力可以預知未來要發生的事,因為祂有意要成就那事。從某種微小的程度上我們也有類似的預知。比如我計劃說,今天教會結束後會回家吃燉牛肉。有這樣的預知,是因為我已經決定這麼做了。並非是在猜測或是講理論,只是宣告一個計劃。可這預知是有限的。之後也許會發生其他的事情使我改變計劃。可能是我突然昏倒進了醫院。可能是有朋友邀請我去餐館吃飯。我可能路上碰到車禍,撞壞了車子。許多意想不到的事都可能發生。所以儘管我以為自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卻無法完全掌控未來的一切。
真神上帝不是這樣。上帝有預知,不僅是因為祂是神,當祂遙望歷史的走廊時就能看見將來要發生的事。上帝的預知遠遠超越這些。祂知道什麼事會發生,因為祂是至高無上的君王,在全地萬物之上掌權。未來的事要不就是神直接在計劃中會成就的,要不就是經由祂允許而發生的。宇宙中一切的事件都屬於這兩類—神直接使它發生的,或是神容許發生的。
知道=愛=揀選
在此我們得附加一點:聖經里的「知道」 或「曉得」不只是指心理認知,不僅僅是指知曉某些事實的能力。尤其在舊約聖經里,這個詞含有「密切了解」的意思,表示那種帶有情感和愛的認識方式。在創世紀第四章第一節里說亞當與夏娃同房,用的就是這個詞。這裡不是說亞當知道夏娃在哪裡而已,乃是說他以最深切的,充滿憐愛的,最親切的方式認識了解他的妻子。在阿摩司書三章第二節里神對以色列說,「在地上萬族中我只認識你們…」是什麼意思呢?難道神不知道其他的國家是誰嗎?不是。說這話的是無所不知的上帝。祂知道萬國的名字。這話的涵義是神認識以色列的方式是帶著感情,親切的,在他們身上有旨意的。經文中說 「我只認識你們…」,表示認識中有揀選的意思。
應用在救恩上,說神預先就認識你,意思是神預先就愛了你。神不但在你出生以前就認識你,祂在你還未出生以前就已經愛你了。在祂還未創立世界以前,神不但知道祂要創造你,祂也知道祂要愛你。在你還未愛祂的時候,神已經先愛你。在你還未選擇祂的時候,神已經先揀選你。在你還未尋找祂的時候,神已經先尋找你。在你還未找到祂的時候,神已先找到你。愛是從神開始,不是從我們開始。甚至在基督降世以前,神就認識你,而且愛你。
正如一個待產的母親在她的孩子出生以前已經愛這孩子,當嬰兒在她腹中成長的時候,她為嬰兒禱告,她唱歌給他聽,又拍著肚皮對嬰兒說話。在孩子還未認識她是誰以前,這位母親已經和她孩子建立了關係。或許我們來思想一對領養孩子的父母。他們可以實實在在的告訴孩子:「你還不認識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認識你。你還不曾愛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愛你。你還沒選擇我們的時候,我們已經揀選了你。」同樣,上帝先愛我們,先尋找我們,先揀選了我們。救恩起始於上帝真神。
上世紀的英國大佈道家司布真 (Charles Spurgeon)曾說過,「我很高興,神在看到我以前就揀選了我,因為祂若是等到見我以後才決定的話,有可能就不要我了。」神沒有等著瞧瞧我們長得好看不好看。祂沒有等著看看我們是不是好人。神沒有等著先檢查一下我們是否符合祂的規範。我們還沒來到這世界之前就已先愛我們了。在我們得救的金鏈上第一環節就是神所預知的:祂已定意愛我們,揀選我們。
Link # 2: Predestination 第二環節-預先定下
這是一句很難的話,嚇壞不少人。但我們沒有被嚇倒的理由,因為這是完全合聖經的教義。 「因為祂預先所知道的人,就預先定下效法祂兒子的模樣,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做長子。」(羅馬書八章第29節) 預先定下也是兩個詞的組成:預先 + 定下。定下什麼呢?定下終點,就是我們旅程的最後一站。如果你要去旅行,一定會在啟程前想好目的地。去山東,或是去廣東,還是去四川,去貴州? 總會預先想好。那麼預先定下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決定好要去哪裡,預先決定好旅程的終點。
當我們上飛機時,我們知道飛機會去什麼地方。如果航班上說 「舊金山」,就預期會到舊金山。可是如果飛機駕駛員報告:「歡迎各位先生女士,我們有七個目的地讓你選擇:舊金山,奧馬哈,芝加哥,達拉斯,底特律,或是西雅圖。現在我們來轉一下輪*,看看會往哪裡去吧!」 那麼你一定會很快跳下飛機,因為你要搭的是預定好去原先定下的目的地的飛機。
我不要去哈瓦那
我們的海地團隊曾有一次預備從美地偉機場搭飛機去邁阿密,再轉機去海地。假設飛機換了地方降下,我會很懊惱。萬一飛機降落在哈瓦那,我不但會生氣,更會恐慌。因為我要去的地方是海地,不是哈瓦那!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預先定下我們會去的某個目的地。那個目的地在何處?就是有一天我們會像耶穌基督。有一天我們將成為耶穌基督的樣式。神定意要雕塑我們,琢磨我們,讓我們有一天會像主耶穌。
「雷牧師,你還差得遠呢「
但這是一段長遠的歷程。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得花一輩子的時間來走這條路。 這個星期里我自己就被提醒,我距離基督的形象還有多遠。有一兩天我似乎在往後退。有幾位誠心愛我的朋友指出我生命中某些地方需要改變。他們對我說:「雷牧師,你還沒到達目的地。你還差得遠呢。」面對自己的失敗,自己的短處,和自己生命里的弱點,總是一種叫人謙卑的經驗。若不是我相信神的至高主權,我必會絕望。我一定會說,若是一切都靠我自己,我馬上就放棄了。有些日子我們會覺得好像車子開到懸崖邊,就要掉下去了;有些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在死胡同里打轉;有些時候我們好像把車撞毀了。還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在以每小時 160 公里的速度在開倒車。
當我們碰到這樣的日子時 – 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碰到的 – 我們必須記得神的旨意乃是要你我成為主耶穌的樣式。在那些日子,當我們覺得虧欠神的時候,我們必須記得神自己會負責,確保我們有一天成為主耶穌的樣式。這事若是憑著你我的力量時絕不可能成就的。
我想我們可以這麼說,神為每一個基督信徒預先定下了三件事:第一、我們被預定要去天國。第二、如果我是信徒,就被預定成為神永恆大家庭的一員。耶穌乃是這個家庭的頭,至高的君主。當我們最後到天堂的時候,當我們終於像耶穌的時候,那日主耶穌將被高舉為眾弟兄中的長子,而我們作為祂的血親兄弟姊妹,必將永遠讚美祂,敬拜這位神所救贖的子民的一家至高之主。在那日臨到之前,神借著各樣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將我們雕磨塑造成為耶穌基督的形象。這些包括我們的苦難,我們的德性,有一天也將包括我們未來的榮耀。
Link # 3: Calling 第三環節:神的呼召
「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聖經里有兩種呼召:普遍性的和特定的。普遍性的呼召是對全地的每個人救恩的呼召。這是全世界都有的呼召,沒有人例外。這是神對全人類的邀請:「來吧,信靠我的愛子耶穌基督。」這是神普遍性的呼召,這類經文有關:
馬太福音 28:19 –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
馬可福音 16:15 – 「祂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
約翰福音 3:16 –「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
這樣的呼召是向每一個人發出的。這呼召有可能被接受,也可能被拒絕或抵擋。
但是保羅在此所講的不是這種呼召。這節經文說的是那種特定的,切身的,內在的,出自聖靈的呼召。聖靈呼召你,懇求你,贏取你的心,使你回應,靠近耶穌基督。這是得救的呼召。
「拉撒路,出來!」
讓我用耶穌叫拉撒路復活的故事來解說一下這兩種呼召之間的不同。拉撒路死了已有四天了,然而耶穌還沒到。於是你在絕望中跑到你的好朋友拉撒路的墳墓口那裡,向裡頭大聲喊:「拉撒路,出來!難道你不明白,我們要你回來?我們需要你!噢,拉撒路,我們好想你。但願你能站起來,回到我們身邊,我們會多麼高興呀!請你回來吧!」
在墳墓里躺著一個死人。他的耳朵聽不見,他的眼睛看不見,他的嘴唇不能說話。他的四肢不能動。你儘管叫喊,他並不回應。這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拉撒路不愛我們嗎?他豈不願回來和我們相聚嗎?我們做錯了什麼事呢?他為什麼不理不睬?
然後耶穌來了,站在墓前。耶穌開口喊著,「拉撒路,出來!」墳墓里一陣攪動。死去四天的屍體裡頭冒出了生命的火花。那耳朵開始能聽了。那眼睛開始看見了。那嘴唇開始說話了。那四肢開始活動了。拉撒路從死里回來了。為什麼呢?同樣的喊話,可是出於基督的呼召卻有不同的果效。拉撒路聽見他主人的聲音,就從死里復活了。
曾有人問,「為什麼耶穌說『拉撒路,出來!』?為什麼祂不簡單地說,『出來!』」?這是因為,祂若沒說「拉撒路」 的話,全世界的死人都會從墳墓里出來了!祂是神大能的兒子。當祂呼召的時候,祂不僅呼召,而且賜給人回應的能力。我的意思是,我們並沒有救自己。我們並沒有自己近前來到主面前。是祂先呼召了我們。救恩始於神,不是始於我們。
第四環節 – 稱為義
這個環節把我們帶回天國。「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在我們仍然是罪人的時候,因為我們信靠了基督,就借著祂的死被神稱為義。這是神所做的事:在那一刻,神將基督的義歸在我們天上的賬戶里。因此我們不再背著罪債,而是自由人了。我們的記錄完全被抹去,不再被定罪。那麼信心呢?那豈不是一種回應么?是的。但是信心從何而來呢?它並非來自於人。信心是神賜予的禮物。甚至連相信福音的信心都是天上神給的禮物。
第五環節 – 得榮耀
「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得榮耀是什麼意思?這表示披戴上帝所有的榮耀。當我們得榮耀的時候,天國的一切都賜給我們了。這段經文告訴我們神不但救了我們,祂也使我們得榮耀。有人解釋說,得榮耀是在我們死後進天堂,見主面的時候才會發生的,特別是在基督再回到地上的時候,我們才會得榮耀,目前還未實現。只要你我活在世上,我們都還處於非常欠缺神榮耀的光景里。然而對神的兒女而言,分享基督的榮耀不限於是未來的事。
約翰福音17章第22節說,「你所賜給我的榮耀,我已賜給他們,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而為一。」約翰福音17章第26節說,「我已將你的名指示他們,還要指示他們,使你所愛我的愛在他們裡面,我也在他們裡面。」彼得后書一章第四節說,「因此,祂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份。」神的愛子耶穌已經把父神的慈愛和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能與祂聖潔的性情有份,使我們越來越像耶穌,流露祂的榮光。當信徒們在靈里與基督合一時,彼此也會合一,彰顯出神的榮耀。
請留意這些動詞的時態:預先知道,預先定下,神的呼召,稱為義,得榮耀,都是過去式。可是如果未來才能得榮耀,又怎麼能算過去式呢?既然這事尚未發生,神怎麼能用過去式來表達呢?答案是:對神來說這是完全確定會發生的事。在神眼裡,過去,現在,將來都是一樣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很難徹底明白的事實是,我們得榮耀的事已經成就了。況且在任何時候,當我們清心傾慕主,順服神的靈,活在基督的生命里,我們就會彰顯祂的榮耀。腓利比書一章第6節說,「我深信那在你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如果我們是信主得救的門徒,就可以相信神在我們生命中所做的工會持續到底。
聖地
這個事實在信徒入土的時候最明顯。那時我們會發現自己所信的是什麼。多年前我們為一位79歲的姐妹路得.史布奧斯舉行了追思禮拜。直到她病重之前她每個禮拜天都來聚會。在得病的後期,她告訴我,她已準備好離開人世。她要去見主耶穌。我好像從未見過任何一個臨終的病人像路德那般嚮往去見主的。那天葬禮的儀式美好。在她的墓旁,我跟她家人講了摩西站在火燒荊棘前的故事。他聽到神從荊棘里呼叫的聲音說,「當把你腳上的鞋脫下來,因為你所站之地是聖地。」我對他們說,「我覺得我們應該脫下鞋子,因為我們也站在聖地上。這塊墳場今天看來雖是死亡之地,有一天卻會是復活的領土。神已經告訴我們,那些在耶穌基督里睡著了的將要蘇醒過來,從死里復活。」我提醒他們,如果你是基督徒,你不需要真正地告別。你不會永遠別離。你只是說再見而已。原因是我們有神的應許,祂所開始的祂必成就。
三個真理結論
1.自始至終,我們得救是神所做的工。
艾仁賽博士 (Dr. Harry Ironside)常講一位老人的故事。那位聖徒見證神如何將他從罪的生活里救出來。他述說神如何在一個很慘的光景中找到他,救了他,潔凈他,稱他為義人,饒恕了他,且給他一個全新的生命。當崇拜結束的時候,一位有點律法主義的弟兄對他說,「親愛的弟兄啊,你給了一個好見證,又將榮耀歸給神。但是你漏了一樣東西。你沒講救恩里你自己的那部分。你豈不知道得救是部分靠神,部分靠我們嗎?你忘了講你的部分。」那位作見證的老先生回答,「親愛的弟兄,你真對。我的確遺漏了我的那部分。我所做的就是拚命跑,儘快遠離神。神所做的就是追趕我,直到祂抓住我。」他說的一點也不錯。我們這一生都在逃避神,遠離祂,直到最後我們被神追上。自始至終救恩都是屬於神的。
2.我們永遠有得救的確據,因為我們的救恩仰賴於神,而非憑藉我們自己。
那些被神所救贖的,祂必永遠救贖。我們得救有永恆的保障。感謝神,救恩屬於神,不憑著人。有時候信主沒多久的基督徒自稱是他們找到神的。這麼說也是根據聖經的,沒有錯。不過我們得明白整個畫面。沒錯,我們是來到基督面前了。但是在我們來以前,基督先來找了我們。早在我們還不認識神的時候祂就已經找著我們。我很高興得救不靠我自己,否則我很可能失去它,打破它,或是把它放錯了地方。正因為救恩完全依靠神,我們永久都是得救的。
3.因為上面所說的是真的,我們有信心神會完成祂在我們生命里的大工,不論現今的環境有多困難。
若是你正在艱難的處境之中,請記得:在你生命里神不會被打敗。祂一定不會敗倒。神在你生命中起始的工祂必將成全。也許你是單親,也許你失業了,也許你現在沒多少錢了,也許你處境非常困難,可是神必將完成祂在你裡頭所做的大工。
這五個救恩金鏈的環節原本就是要給我們一樣東西:就是得救的完全保障。有人曾這麼說過:我們上天堂的時候會有三件叫我們驚訝的事。第一:我們驚訝有些我們沒料到會上天堂的人居然會在那裡。第二:我們驚訝有些我們以為會在那兒的人反而不在。第三:我們最大的驚訝是我們自己居然也在天堂。我們會驚訝神的恩典有多宏大!天國比我們所想象的更偉大,基督多奇妙多美好,難怪我們會驚奇神竟救贖了像我們這般的人。神的恩典現今看來已夠偉大,到時會顯得更宏偉。當我們進入天國的日子,我們會比現在更感激自己所得的救恩。
在此引出一個問題。朋友你會去那裡嗎?如果你今天晚上死了,會去天堂嗎?能確定嗎?或許你一直在逃避神,現在祂終於找到你了。如果你不確定自己已經得救,而且希望能夠確實得到救恩,請容我帶領你做個簡短的禱告?不論你是今天死,明天死,還是50 年後死,我要你確定你將會去天國。下面是一個例子,你可以做這樣的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我知道我是個罪人,救不了自己。謝謝你為我死在十字架上,作我的替身,除掉我的罪。謝謝你從死里復活。請你進到我心裡,救贖我。現在我接受你做我的主和救主。請你幫助我改變我,讓我成為你喜悅的樣式。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天上的父神,你已經向我們保證,不論發生什麼事,你都會讓我們得益處。謝謝你,我們得救是永久有保障的。謝謝你在亙古的永恆里,你就預先定下這事,有一天我們會在天國與你同在。主啊,我們的盼望唯唯在你。神的靈啊,叫我們天天更像主耶穌。我們禱告是奉主耶穌的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