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第三十三天 一個知道太多的人

作者:kbm  於 2018-3-20 01: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預苦期靈修系列|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真理, 彼拉多, 審訊, 耶穌

  「彼拉多說:真理是什麼呢?說了這話,又出來到猶太人那裡,對他們說: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來。」(約翰福音18章38)

  他是個我們都想見到,樂於與他晤談的人。

  關於他的故事,無論我們讀了多少遍,我們仍然猜不透他的真正想法和感受。這人就是本丟.彼拉多,就是那位下令將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的羅馬巡撫。

  《聖經》對於受難周那個禮拜五早上,主耶穌面對彼拉多的審訊都有清楚的記載。他問了一些提審的常規問題;「披拉多就出來,到他們那裡,說:你們告這人是為什麼事呢?」(約翰福音18章29節)。 「他們回答說:這人若不是作惡的,我們就不把祂交給你。」(約翰福音18章30節)。猶太人不想直接回答披拉多的問題。 當時的羅馬帝國基本上給百姓有宗教和信仰的自由,所以沒有褻瀆神明這項罪名。猶太人告祂「說自己是基督,是王。」(見路加福音23章2節)。這是一個猶太人的宗教爭議。「彼拉多說:你們自己帶他去,按著你們的律法審問祂吧!猶太人說:我們沒有殺人的權柄。」(約翰福音18章31節)。由此看來,雖然彼拉多不想插手,他們就是要置主耶穌於死地才罷休。彼拉多不喜歡猶太人,他不了解他們的律法,也不想被拖入一些吹毛求疵的宗教辯論中。

  最終彼拉多同意他們的要求,質問耶穌。四本福音書都同樣記載了他問耶穌的第一個問題:「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這就是猶太領導人要告主耶穌自己所宣稱的。耶穌特意不直接回答,祂說:「你說的是。」意思是「是的,我是王,但不是你想象的那種國王。」

  祂是不是王呢? 祭司長們的目的是想混淆彼拉多, 使他認為耶穌是個革命領袖,將對羅馬帝國構成威脅。但他們的罪證並不起作用,「耶穌回答說:我的國不屬這世界;我的國若屬這世界,我的臣僕必要爭戰,使我不至於被交給猶太人。只是我的國不屬這世界。」(約翰福音18章36節)。

  約翰福音18章37節:「彼拉多就對祂說:這樣,你是王嗎?耶穌回答說:你說我是王。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特為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話。」接著,彼拉多問了一個讓他在歷史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問題:「真理是甚麼呢?」沒有人確切知道他的意思。他的問題是否表示他渴望了解真理?是犬儒主義哲學思想嗎?是個嘲弄的笑話,還是純粹的無知呢? 他是憤怒還是無動於衷呢? 是出於他內心深處的渴求嗎? 我們沒有辦法確定地知道彼拉問這問題的動機是什麼。但我們確知, 在那一刻,彼拉多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真理,他離真理不遠,就在咫尺之前。

  彼拉多知道真理,思考過真理,可是他遲遲沒有回應真理。彼拉多有機會接受真理,但他沒有接受。他說:「真理是甚麼呢?」。當真理離他三英尺遠時,他卻視而不見、不明白,他也不會相信,以致他沒有跟隨這真理 - 耶穌基督。他已經很接近,伸手可以觸摸到這真理,但他放棄機會,沒有這樣做。

  人們想知道彼拉多對當日早上所發生的事有什麼想法。當他三十年後回顧過去時,他為自己的優柔寡斷感到後悔嗎?他有沒有對自己說:「但願我當時強硬一些呢?」面對任何壓力或危機,總要有勇氣有魄力,做出明智而公義的抉擇,免得日後後悔。這是人生的金科玉律。

  這意味著當真理站在你面前時,你就要當機立斷,跟隨這真理- 耶穌基督。

  親愛的天父,求禰幫助我有勇氣,讓我在該為主耶穌挺身站立起來的時候,能夠當機立斷,毫不遲疑。 阿們。

  1910 年,長老會佈道家查普曼 (J. Wilbur Chapman) ,他所撰寫的聖詩《One Day榮耀的一天》,概括了基督的整個人生。現代流行福音歌曲的版本《Glorious Day榮耀的一天》是美國南方曲調。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8: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