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說:「眾人雖然跌倒,我總不能。」(馬可福音 14 章 29 節)
彼得說這話乃是真心誠意的。他的確相信自己做得到。
要說彼得的故事我們得從這兒說起。
雖然事情後來令人大失所望,正如福音書裡面所記載的下述情節:
路加福音 22章 54-62節
「他們拿住耶穌,把他帶到大祭司的宅里。彼得遠遠的跟著。他們在院子里生了火,一同坐著;彼得也坐在他們中間。有一個使女看見彼得坐在火光里,就定睛看他,說:這個人素來也是同那人一夥的。彼得卻不承認,說:女子,我不認得祂。過了不多的時候,又有一個人看見他,說:你也是他們一黨的。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是。約過了一小時,又有一個人極力的說:他實在是同那人一夥的,因為他也是加利利人。彼得說:你這個人!我不曉得你說的是什麼!正說話之間,雞就叫了。主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便想起主對他所說的話:今日雞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他就出去痛哭。」
看了這些描述,很容易對彼得有一個不好的印象。但是他好的地方我們還是該給他公平的評價。彼得的確是憑真心說他總不會跌倒的,一點沒有虛假。
沒錯,他在誇口. . .
沒錯,他對自己太過樂觀. . .
沒錯,他太輕看別的弟兄了. . .
沒錯,他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的險境. . .
然而儘管你可以批評彼得許多的不是 (他也確實有許多可挑剔之處),他卻不是一個懦夫。我們先從他好的強的地方來觀察這個人。每當遇到問題時,彼得本能的反應就是衝鋒而不是後撤。沒錯,他的大嘴巴常給他惹來許多麻煩, 可是當主耶穌要門徒在水上行走的時候,彼得卻是唯一一個敢於從船里出來,走到水面上的。我們聽過很多武俠小說里的大俠會輕功水上漂,但彼得可沒有半點功夫,可是 「彼得在水上行走」的真實經歷卻常常被人提起。 這是因為彼得是唯一肯冒險,不顧一切往前沖的門徒。
那麼,我們又應當如何來明了彼得誇口說大話這事的含義呢?
在雞叫的六個小時前,如果你問彼得他的優點在哪裡,無疑的他會把勇敢和勇氣列在最上頭。他會告訴你,「有時候我說話不假思索,凈給自己惹麻煩,可是至少我是說到做到。主耶穌知道祂需要我的時候,我總是會在的。」
當撒但攻擊的時候,一切都發生的太突然,太迅速,就那樣出乎意料地一個原本很勇敢的使徒瞬間變成了一灘軟泥。單靠自己,彼得很無助。當面臨危機的時候,他竟然在他發誓要永遠信實的事上跌倒失信了。
這會讓我們大驚小怪嗎?難道撒但只能在我們有自知之明的弱點上攻擊我們嗎?如果我們明白自己有什麼軟弱的地方,就會很謹慎地加以防守。若是有生氣,或懶惰,或情慾,或是貪吃方面的問題,我們難道不會特別警覺以免跌倒嗎?
但是在我們的強項上就不同了。我們會很容易不當回事地說:「我可不會這樣。其他的事我不敢保證,但是在那一點上我肯定不受試探。「
小心吧!趕緊把紅色警告旗掛起來!當任何人對生活的某方面不留心的時候,那就是撒但最可能選擇攻擊的地方。
這種情況已發生在彼得身上, 遲早也會發生在你我身上。
從此以後彼得不再像那個晚上一樣地自傲自誇了。他也決不再把自己看得比弟兄們強了。他不再神氣自傲。這些東西都永遠消失了,它們算是彼得在危機中失敗跌倒所付的部分代價。
神允許這樣的事發生原是對我們有益處。借著栽跟頭,弄得鼻青臉腫,我們不得不承認,缺少主我們便會一事無成,只有失敗的份。這個功課我們越早學到越好,就算我們可能永遠都沒法完全學會。失敗的時候沒有人會說是件好事,然而若是失敗能剝除我們的自信自傲,那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倒是神所賜的禮物。
在彼得的生命中,他還要面對最壞的事,也將會面對最好的事。今天讓我們提醒自己不要自誇。我們並不如自己想的那麼剛強,也不如自以為的那樣。彼得是個很不錯的好人,他只是太看高了自己,而在壓力之下否認了主。
別讓這樣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
主耶穌,當我受試探想自誇的時候,請再次提醒,我是多麼軟弱。沒有禰我就不能做什麼。阿們。
請聽《我時刻需要你I Need Thee Every H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