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馬太福音21章10節)
這是歷史上一個非同尋常的時刻.
全城人的思緒都為主耶穌所牽動。
在當時,主耶穌在受難那個星期的禮拜日,騎著驢進了耶路撒冷城,受到全城群眾熱烈的歡迎。耶路撒冷的人當時想必是手足無措的。因為數個世紀以來,他們認為他們見識過各樣的場面,直到那天他們看到主耶穌進城的盛況。
他們顯然沒有見過這樣的場面。
眾多譯者用不同的辭彙來描述耶路撒冷人的反應。耶路撒冷城當時是
轟動的,
激動的,
感動的,
震動的,
撼動的,
嘩然的,
騷動的,
震驚的,
慌亂的。
如果今天主耶穌進了倫敦、巴黎、新加坡、德里、拉各斯、里約或是柏林?這些城市會有同樣的回應嗎?如果主耶穌進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或是重慶?有人會注意到祂嗎?可能有人會跟祂合影自拍然後發到微博上,也可能有人會在微信上把當下的情景發布出來。但是如果和那些開演唱會的偶像歌星相比,我們很可能會看到這樣的標題:「某某歌星受到歌迷的強烈追捧,而耶穌的遭遇卻是有熱情也有冷漠,不能相提並論。」我們都知道結果大概就是這樣的。
耶路撒冷城裡的人大多是上來慶祝逾越節的。但是有關這位來自拿撒勒的拉比的消息傳遍的大街小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象。祂是個好人或者祂是個騙子?祂施行神跡或者祂弄虛作假?祂的門徒了解祂或者他們都被愚弄了?祂可能就是彌撒亞?或者這個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祂為什麼要騎驢進城?為什麼有人高喊著,「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前行后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原有求救的意思,在此是稱頌的話)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馬太福音21章10節)
那麼這種全城對主耶穌的廣泛關注與好奇給我們什麼啟示呢?首先,它提醒我們,在每個人的心裡有一個神型的真空。人類渴望認識自己的創造主,只有神才能夠填滿人心中的那個真空。
回到故事裡,讓時間靜止在那一刻,全城人的思緒都為主耶穌所牽動。祂未來的生命軌跡(還有他們的)無人能知曉。世上再不會有這樣的一刻。這就是《聖經》中所記述的「降臨之日」,在這一天,神用如此給力的方式將祂自己顯露給祂的子民。祂差遣祂的愛子主耶穌,以萬王之王的身份進入耶路撒冷城。
禮拜天的時候,合城的人聚焦在這個來自加利利的人身上。
而到了禮拜五,祂就在城外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主耶穌來到人們當中,神就「臨到」祂的子民。借著祂的話語和神跡奇事,祂清楚地向人們講明祂就是從天而來的,全能的,神的兒子,是他們等候已久的彌賽亞。但是祂的選民卻不相信祂的話。
他們本可以知道祂的身份,他們本該知道祂的身份。
這是凡有耳可聽,就應當聽到的信息。
如果我們不肯回應神的呼召,終有一天要面臨祂的審判。
如果我們漠視神的祝福,終有一天要付上代價。
如果我們不斷遲延不肯接納主耶穌,終有一天會面對嚴厲的拒絕。
能夠認真思考有關主耶穌的事固然好,能夠誠心跟隨祂更佳。
為主大發熱心固然好,能夠盡心委身於祂更佳。
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一個大城因為企盼主耶穌的到來而激動戰慄。城裡的人也問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那就是「他到底是誰?」然而, 可惜的是他們卻並沒有儘力尋求這個問題的回答。
有屬靈的熱忱是好的,可是只有借著它讓你尋求到真理時,它才有意義。
主,求禰不僅賜給我屬靈的熱忱,也同樣賜給我尋求真理的渴望,讓我不致尋求的心火被挑旺,卻錯失了主耶穌的真理。阿們。
合唱組合Out of Eden為這首傳統詩歌《所信有根基》譜上了全新的樂曲。
附歌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