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
馬太福音1:22-23
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祂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
這可能是一首歷史最悠久的聖誕詩歌。
歷史學家稱這首詩歌在公元8世紀就開始被傳唱。它最初只是修道士們所吟唱的無伴奏合唱頌歌。他們會用拉丁語,在聖誕節前的一個禮拜吟唱這首頌歌。1851年約翰·梅森·尼爾(John Mason Neale)將它翻譯成英文。而它的旋律則是一首15世紀時開始傳唱的拉丁語讚美詩歌《到來吧,到來吧,以馬內利》(Veni, Veni,Emmanuel)。
在降臨期開始的時候,很多教會會選擇唱這首詩歌,因為它的旋律平緩很適合表達在期盼中等待的心境。傳統的降臨期目的是為了做好準備迎接《聖經舊約》中所預言的那位將要在世上稱王的彌賽亞。當我們在歌中向基督禱告,求祂降臨「贖回被擄的以色列民」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銘記神的子民被擄到巴比倫的漫長歲月。
這首詩歌的每一句歌詞,都是《聖經舊約》用來描述彌賽亞的稱謂。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兆頭,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就是神與我們同在的意思)。——以賽亞書1章14節)
「耶西枝條,懇求降臨!」(從耶西的本(原文是丕)必發一條;從他根生的枝子必結果實。——以賽亞書1章1節)
「清晨日光,懇求降臨!」(你自生以來,曾命定晨光,使清晨的日光知道本位。——約伯記38章12節)
「大衛之鑰,懇求降臨!」(我必將大衛家的鑰匙放在他肩頭上。他開,無人能關;他關,無人能開。——以賽亞書22章22節)
這首詩歌要求聽者有很強的《聖經》知識背景。有人可能認為現在可能已經不適合唱這首詩歌了,因為很多會眾根本不知道「清晨日光」的含義,也不知道「耶西」到底是什麼人。可是,事情總是一體兩面的。我認為我們該唱這首詩歌,然後用它來作為教導的工具。在唱過之後,要解釋它的含義。
我們可以在副歌的部分看到猶太民族的根基: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但是以色列人的彌賽亞也同樣是我們的救主,我們生命的主。以色列人長久等待的就是我們的主耶穌。所以這首詩歌也同樣是我們的頌歌。詩歌的第一段表達了猶太人等候彌賽亞降臨的迫切心情:
一 以馬內利,懇求降臨!
救贖被擄以色列民;
淪落異邦,寂寞傷心,
引頸渴望神子降臨。
而第二、三段歌詞描繪了基督從地獄和死亡中把我們救贖回來的景象:
二 耶西枝條,懇求降臨!
撒但手中,釋放子民;
陰間深處,拯救子民,
使眾得勝死亡之墳。
三 清晨日光,懇求降臨!
藉主降臨,歡慰眾心;
沖開長夜幽暗愁雲,
驅散死亡深沉黑影。
最後一段歌詞則是提醒我們唯有基督能打開天國的門帶我們回家:
四 大衛之鑰,懇求降臨!
大開我們天上家庭;
保守我們奔走天程,
斷絕我們愁苦曲徑。
歡欣!歡欣!以色列民;
以馬內利定要降臨!
主,今天我們要為那些仍然迷失在罪的黑暗勢力中的人們來向禰禱告,為那些絕望的人來向禰禱告。懇求主耶穌的光今日能照亮他們的內心。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