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誠徵:勇敢的信徒!

作者:kbm  於 2017-5-29 20: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跟著保羅學禱告|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禱告, 勇氣, 大能, 保羅

經文: 歌羅西書4章2-4節: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祕發明出來。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些關於禱告的現實情況。根據美國的一個問卷調查顯示,將近90%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平常會禱告。其中超過60%的非基督徒表示他們會禱告,而且在這些人中有1/3的人認為他們的禱告是有作用的。在參與本次調查的「重生得救」的信徒中,有70%的人表示神親自回應過他們的禱告。

但是這些人美國人具體都是怎麼禱告的呢?該調查結果顯示:

95%的人會向神感恩。
76%的人會求神赦免他們所犯的罪。
61%的人會向神提出一些請求。
12%的人會用方言禱告。

那麼,你的禱告生活如何?我想象著你大概會回答說:「要看情況而言,時好時壞。」有很多因素會影響我們禱告,有些對我們有幫助,另一些則會有阻礙。有時候我們的禱告有如置身天國之中與神的對話,但也有時候我們的禱告好像一碰到天花板就彈回來了。不管我們禱告時感覺如何,禱告本身毋庸置疑是我們了解神最重要的方式。《聖經》中有近1400句經文是講禱告的。如果我們想要屬靈生命成長,就要學習如何禱告。屬靈生命的成長沒有近路可選。禱告是至關重要的。

有關禱告的事實,不禱告的藉口

有位學者列出了一些我們對禱告的普遍認知:

禱告帶來改變。雖然我們不清楚如何發生的,但是我們都知道它確實能帶來改變。
禱告帶給我們智慧。
禱告提供給我們力量,幫助我們渡過艱難的時刻。
禱告讓我們看清自己需要做出改變的地方。
禱告幫我們確信自己在天父里的位份。

對這些我們都深信不疑,借著親身的經歷我們知道「禱告帶來改變。」我們知道禱告會改變我們,也會改變我們周遭的事物。我們知道禱告是神賜給我們的一個奇妙的禮物。如果真是這樣(確實就是這樣),那麼為什麼我們不能更多地向神禱告呢?卡森博士在所著的《保羅的禱告》(A Call to Spirtual Reformation by D.A. Carson)一書中曾經談到我們不想禱告時所用的六個藉口。現在就來看看哪些聽起來很耳熟:

「我太忙了沒時間禱告。」
「我覺得自己屬靈生命太貧乏,沒法禱告。」
「我覺得沒必要禱告。」
「我內心太痛苦,不想禱告。」
「我覺得自己太不堪,羞於禱告。」 
「我現在這樣挺好,差不多就行了。」

可能不會有人真的把「我現在這樣挺好,差不多就行了」這句話說出來。因為這麼想的人,通常乾脆就不禱告了。上面所列出的這些藉口根本微不足道。藉口其實就是「拿理由做包裝的謊言。」我們不禱告的原因就是我們不想禱告。只要我們想多禱告,我們就可以多禱告。這世上所有的藉口都不能抹煞事實真相。

只要我們想多禱告,我們就可以多禱告.

我發現,只要一聽到有關於禱告的講道,有些基督徒,特別是那些信主多年的基督徒,很容易就不耐煩,嘟囔著「哎,這些我早就知道了,講一點我不知道吧。」我每次聽到這樣的話都會一笑置之,因為作為一名牧師,我的責任之一就是教導大家那些已經知道的事,並且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反覆重申。有些事太重要了,我們需要不斷地被提醒。禱告無疑是其中之一。問題不在於「我是否早就知道了」而是在於「我在這個認知的基礎上做了什麼」。空有知識而不付諸實踐還不如不知道呢!

在這個講道系列中,我們會一起來查考使徒保羅在寫給眾教會的信中所做的不同的禱告。我們已經查考過保羅為他的收信人所做的幾個禱告了。在這篇講道中我們所要查考的與之前有所區別。《歌羅西書》4章2-4節的經文不是保羅為別人的禱告,而是他的一個代禱的請求。在第2節經文中,保羅給出「我們應該如何禱告」這個問題的回答。然後在第3和第4節經文中,他又回答了「我們禱告的時候該說些什麼」這個問題。所以,在這篇講道中,從保羅的代禱請求中,我們要來學習如何禱告,還有在禱告時該說些什麼。

禱告有功效的三種途徑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也要為我們禱告,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祕發明出來。

一、做一個恆切的禱告者

《歌羅西書》4章2節前半句說「你們要恆切禱告」。經文中的「恆切」這個詞原文是表示緊緊抓住某樣事物不放手。這就像是我們在拔河比賽中的情形。兩隊隊員分別抓住繩子的兩頭。我們通常會把小個子隊員安排在隊首,而把隊中的大塊頭安排在隊尾。裁判一聲哨響,所有人都奮力把繩子往自己的方向拔。周圍的觀眾會不停地喊,「加油,別鬆手。」你拼了命的努力堅持,因為你一旦輸了,就會被拖進兩隊中間的沙坑裡。「恆切禱告」就是說你要堅持到底,無論發生什麼事。就算你感覺好像禱告什麼作用沒有,你也不能停止禱告。

我是在1989年搬到芝加哥牧會的時候才體會到靈修(個人的查經和禱告)的真正意義,也是那時認識了芝加哥的小熊棒球隊。小熊隊的球迷是世上獨一無二的。不管球隊當下的狀況多差,成績有多爛,他們都從不放棄,也從來都不失去希望。就像傳奇解說員哈利·凱瑞常說的,「任何球隊都可能有跌落谷底的一個世紀。」在我們搬到芝加哥的第一年裡,我們下午會去學校接孩子們放學。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個賣熱狗的小攤,攤主肯定是小熊隊的球迷,因為他的攤位上一直都貼著小熊隊的隊標。隊標上有一個大大的字母C,是小熊這個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而在這個字母下面,有一行小字「無論要多久」。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恆切」。永遠不放棄,甚至是永遠都不曾有放棄這個念頭。

隨時做好禱告的準備。想禱告的時候要禱告,不想禱告的時候也要禱告。相信的時候禱告,懷疑的時候也要禱告。和神親近,信賴祂的時候要禱告,只是因為習慣使然也要禱告。你是否曾經覺得想要放棄?使徒保羅對我們說,「要堅持!」
《路加福音》18章1節講到「耶穌設一個比喻,是要人常常禱告,不可灰心。」《帖撒羅尼迦前書》5章16-18節講到「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這些經文不是說讓我們只要一開口就得要禱告。但是它們確實教導我們要做好準備,一旦有需要,我們馬上就能開口禱告。讓我們的「禱告專線」保持暢通,可以隨時做個快速的禱告。我們都有某些時刻覺得我們的禱告好像一碰到天花板就彈回來了,又砸回我們自己頭上。然而,在這種想要放棄時刻,我們務必要把自己的感覺放在一旁,繼續堅持禱告。

「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里向你們所定的旨意。」

二、做一個警醒的禱告者

我們禱告的時候馬馬虎虎是因為我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事實卻是,我們站在屬靈戰場的最前線為神的國度駐防。

歌羅西書4章2節後半句講到「在此警醒」。這個詞是說要我們「保持清醒」。不無論是對禱告而言還是對主日聽講道而言,這都是一個很有必要的忠告!保羅這是在號召我們迫切地禱告。這與睏倦、懶惰、冷漠,截然相反。你有沒有覺得禱告的時候特別容易分心?剛一低頭電話就響了。不然就是哪裡一直有音樂聲,再不然就是突然想起來還沒關烤箱。數以千計的事情突然湧進頭腦中。有時,我們真覺得魔鬼在我們禱告的時候破壞力最強。它火力全開,盡其所能地攪擾我們。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我們終於下定決心要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禱告。於是我們跪下開始禱告。首先是為自己,然後是家人、朋友、教會的領袖,再來為認識的傳道人提名禱告、為全世界所有的傳道人,接著還有世界上的每個國家,最後我們好像為世界上的每個國家的每個人都來禱告了。結果抬頭髮現才過了五分鐘而已!

《雅各書》5章16節講到義人的禱告是「有效又有熱忱的禱告」。(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各書5章16節)因為義人「於神大有用處」,也因為神看重他們。神樂於回應那些「有效又有熱忱的禱告」。希臘文中「熱忱」這個詞意思就是「沸騰的」。沸騰的禱告會得到神的回應。什麼樣的禱告才是「沸騰的」禱告呢?想象一下,當醫生對父母說:「我們現在要準備為你的孩子做手術。手術時間大概是兩個小時。」父母看著自己的孩子被推進手術室那一刻,就會明白「沸騰的禱告」是什麼意思。一個簡短用心的禱告要比一個冗長卻言之無物的禱告好。

我之前曾經受邀參加一個初中生的信仰問答活動。那些學生們提前寫下他們的問題。我很開心可以有這樣的機會來回答他們的問題,他們也很開心有機會可以試著難倒我。(我承認有幾次他們還真是把我問倒了。)其中有一個孩子的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問題是「如果神是在天上,為什麼我們禱告的時候要低頭並且還要閉上眼睛呢?」這個問題問的好。我們都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給出的答案就是:我們不是非得低頭,也不是非得閉上眼睛。我們之所以會這麼做,只是為了集中注意力。在《聖經舊約》中,人們常常是站著禱告的, 而且還伸開雙臂,眼睛睜地大大的,望向天國的方向。我在騎自行車鍛煉的時候最能夠精神集中,我就這個時間來禱告——而且保證我的眼睛是睜開的!只要能幫助我們警醒禱告,什麼方式都可以。

想想正在國境海岸線上駐防的戰士,再對比一下商廈廣場站崗的保安員。誰會更警醒?必然是駐防戰士。知道自己肩負國防重任的人一定會更警醒。我們禱告時的問題就是我們明明是為神國駐防的戰士,卻誤以為自己是商廈的保安員。戰士會警醒是因為他心裡很清楚他的戰友依賴於他。這是性命攸關的大事。我們禱告的時候馬馬虎虎是因為我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而事實卻是,我們站在屬靈戰場的最前線,我們是神國度的駐防戰士。

三、做一個感恩的禱告者

這裡的「感恩」一詞是通往各樣屬靈祝福的必經之路。如果我們不懂為祂已經賜下的一切感恩,祂為何還要賜給我們更多?如果我們實在不知道該禱告什麼,我們總是能找到可以向神感恩的事。有人說最基本的禱告只有兩種,每種各有一個詞,那就是「救我!」還有「謝謝!」。如果我們更懂得說「感謝禰!」,或許我們更有機會得到所需的幫助。

「感恩」一詞是通往各樣屬靈祝福的必經之路。

我這裡有四個建議可以有助於增加我們「感恩的心意」。

首先,每天早上一醒來,就先花半分鐘的時間為即將展開的一天感謝神。為接下來的一天中要發生所有事情提前先感謝祂。在你下床以前先做這個禱告。
第二,當你遇到事情要發脾氣的時候,不要默數十下,而是花點時間列出十樣神賜給你的祝福。你會發現你的怒氣已經消散了。
第三,在你被打擾的時候(就像我們所有人每天都會遇到的一樣),不要惱怒,請記得神也掌管我們生命中這些「攪擾」,而且在我們看來是「攪擾」的事,其實是因為神調整了我們原本的計劃。所以當這些攪擾到來時,也要感謝神。
第四,晚上爬上床后,再花半分鐘的時間回顧一下,為一整天所得的祝福和神每一步的保守向祂感恩。

在我們看來是「攪擾」的事,其實是因為神調整了我們原本的計劃。

以上就是做有功效的禱告的三種途徑。當你禱告時,請

用全心去禱告。
在禱告中警醒。
用感恩的心去禱告。

這不僅僅是個好建議而已。以這樣的態度去禱告,能改變我們的生命。在告訴我們如何禱告之後,使徒保羅現在告訴我們的是要禱告什麼。他特別教導我們如何做福音性的禱告。禱告是傳福音過程中所不可缺少的。當我們禱告,神就會賜給我們(也給我們所代禱的人)所缺乏的勇氣。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迫切的禱告是傳福音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每當我們禱告,神就會賜給我們(也給我們所代禱的人)所缺乏的勇氣。

從四個方面來禱告

在歌羅西書4章3-4節經文中,我們能看到使徒保羅的四個非常實際的請求,這四個請求都是我們在自己的禱告中可以應用的。請記住保羅的這些請求,因為他們都是神很樂意聽到,也是祂很樂意回應的。

一、為那些站在屬靈戰場最前線的人禱告

《歌羅西書》4章3節后前半句講到,「也要為我們禱告」。保羅在這裡用了一個希臘詞來表示「一起」或「同時」的意思。暗示說,「歌羅西教會親愛的弟兄姐妹,當你們一起聚會敬拜的時候,請為我們來禱告。」同心合意的禱告是榮耀神的,因為弟兄姐妹彼此互相堅立的信心,使得大家都開口向父神放膽禱告。我可以為此做見證,當我和別人一起禱告時,對我的個人禱告生活很有幫助。

基督徒有一項特別的任務,那就是為他們的屬靈領袖禱告。我在年初的時候就曾請我的會眾為我新的一年的服事來禱告。我知道很多人這些年來一直堅持在為我禱告,我對此真心感恩。但是我也意識到自己需要一些特別的禱告。有些人會疑惑為什麼我偏偏在那個時候請求大家來為我禱告。其實,說是特別,也不過就是作為牧師,我和其他那些為神做工的人一樣,我們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的力量與我們所面對的挑戰相比實在是太過微小。每每考慮到所要求我們的和我們能做的,我們就很容易灰心,覺得不堪重負。所以帶領神百姓的領袖永遠都需要有人為他們禱告。

我在去紐約的一所聖經學院講道前曾經請會眾為我來禱告。到了那裡,發現只有我自己一個人住在湖邊小木屋裡,那湖已經完全凍上了。到處都是冰天雪地的。說實話,自己一個人住在那樣的小木屋裡,讓我覺得不能正常思考。在那裡的第一個晚上,我查看電子郵件的時候,看到一位姐妹發來的電子郵件。她在郵件里向我講述了她六歲的兒子臨睡前所講的話。那時是她丈夫正準備讓孩子去睡覺,可是孩子說:「爸爸,等一下。」「什麼事啊,兒子?」「雷牧師請我們為他禱告。他說這周要去出差。我們應該為他禱告。」然後,我們三人就一起為你禱告了。這為姐妹在信中寫道,「我只想告訴你。就算別人都沒有在意你的話,至少一個六歲的孩子用心聽了,而且還記得要為你禱告。」在我讀到這封信的時候我覺得心裡倍受鼓舞,也不覺得那麼孤單了。

在今年的第一個主日,我問會眾,「你們今年想要一個更好的牧師嗎?」大家的回答一如既往,當然想。沒錯,我自己也想。只要大家為我禱告,就可以擁有一位更好的牧師,而我也可以成為一位更好的牧師。並且不單為我禱告,也為所有其他的牧師和教會領袖們禱告。還要為所有的宣教士禱告,為世界各地的牧師禱告,為所有為神做工的人禱告,特別是為其中那些你認識的人禱告。

二、求神敞開福音之門和傳道機會

「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

《歌羅西書》4章3節接著講到,「求神給我們開傳道的門」。在希臘原文中,就是直接用「通向神話語的門」來表達。在《新約聖經》中,「開啟的門」這個概念總是與傳播神的話語的新機會相關聯的。這個概念可以用來形容你因為基督而去向某個人傳福音。這個人可能是你的弟兄,或是你的姐妹,你的父母,你的兒女或是其他親戚。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扇開啟的門,讓你能去一個新的城鎮或新的國家去傳揚基督。它還可以用來形容一扇開啟的門,讓你能給那些以往接觸不到的人群傳福音。總之它要講的就是,基督自己開啟關閉機會之門。(你要寫信給非拉鐵非教會的使者,說: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說:「我知道你的行為,你略有一點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沒有棄絕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給你一個敞開的門,是無人能關的。」——啟示錄3章7節)因此,我們要向主禱告,在祂以恩典掌權的地方,求祂大大地開啟機會之門讓我們能使更多人認識基督。

這是一個別具一格的想法,卻充滿了號召力。我們藉著禱告就能有機會為他人開啟傳福音的門。在我們互相為對方禱告的時候,你能為我開門,我也能為你開門。即使你遠在千里之外,你的禱告能夠改變我在教會的服事,我的禱告也能改變你現在所做的服事。當我們的主參與其中時,地理位置就不再是壁壘,不再能阻礙我們。藉著禱告,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改變世界。

最近我突然意識到在我們教會有多少這樣被開啟的門。我們看到神賜恩典的手,也看到在教會各事工都有那麼多人對福音做出回應。我腦海里想到的就是我們的國際學生事工,這是我們眾多「幕後」事工中的一個,這項事工旨在向那些來自世界各地到芝加哥求學的大學生以及研究生和博士生傳福音。此前,我們舉辦了一個聯歡會,來參加的90個人當中,有85個來自中國。他們當中絕大多數人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基督信仰。讓我們很高興的是,他們願意來參加而且感謝我們的邀請。通過這個事工,我們得以認識那些遠渡重洋的學生,而且他們都非常願意,有些甚至是迫切地想要了解基督信仰。

有時,你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找到開啟的門。上個主日,我在聚會結束時遇到了一位會友的父母。他們從另外一個州過來探望兒女。這位母親給我看她的手機,並且告訴我她在聚會開始前跟一位朋友剛剛通過電話。她了解到她的朋友現在處境艱難。還沒來得及細講,聚會就開始了。她該怎麼辦?她沒有掛斷電話,就讓它一直通著,還把話筒對著講台,好讓她的朋友能全程聽到聚會的內容,從詩歌,到禱告,再到我的講道。聚會結束后,她的朋友說:「這就是我現在需要聽到的。」這位母親告訴我這些的時候,她還補充說到:「我前幾天剛剛重新換了手機電池。現在知道為什麼要換了。」

等待開啟的門無處不在。有些就在我們的小區、辦公室或學校里,有些在宿舍、校園中,還有些可能在穆斯林、佛教或是印度教的國家中。雖然有些門寫著「關閉」 ,但他們都等待著被神的大能開啟。你願意和我一起向神禱告,求神開啟傳道的門,讓主耶穌的話語以戰無不勝的能力傳遍世界嗎?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啊,請禰砍斷那些將禰拒之門外的鎖鏈,開啟世界各國的大門。求禰在阿爾巴尼亞、敘利亞、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幾內亞、日本、中國,。。。 還有我們所住的美國城市敞開福音的門。」

三、為不懼困境能放膽傳道而禱告

《歌羅西書》4章3節繼而講到,「能以講基督的奧祕(我為此被捆鎖)」。在使徒保羅寫下這些話的時候,他身在羅馬的監獄中,24小時都被鎖鏈鎖著。他並沒有請收信人為他禱告讓他能夠被釋放,而是請他們為他禱告讓他在不利的環境下也能放膽去講基督的奧秘。他很清楚他是為福音,也因著順服神而入獄。也就是說是神要他在那裡,並且要在那裡使用他。因此他不會祈求被釋放,而是說「讓我把這個機會還是用在那一件讓我甘心入獄的事情上。」明顯地,他不以當時的狀況為恥,也沒有試圖要掩蓋。他只是求別人代禱讓他即便在被捆鎖的時候也能夠放膽傳道。而且他的信息都是有關基督的——外邦人所不知道的「奧秘」。他所傳講的不是關乎自己,乃是關乎主耶穌。這也是他一生所專註追求的。

使徒保羅所傳講的不是關乎自己,乃是關乎主耶穌。這也是他一生所專註追求的。

四、為清楚地將福音講明而禱告

《歌羅西書》4章4節講到,「叫我按著所該說的話將這奧祕發明出來」。保羅最後的請求是為他能夠清楚地將福音講明而禱告。他要確保他所講的能讓別人容易明白。誰都能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但是要把複雜的事情簡化卻需要大智慧。為了信仰的正確性,我們勢必要把福音講得清楚明白。我認為這個請求值得注意,因為保羅比所有人都更懂得如何傳福音。他一定比那些年輕的歌羅西信徒更了解福音。可是,他卻請求他們來為他禱告,讓他能做那些他已經知道怎麼去做的事情。最偉大的基督徒,最好的講員,最有能力的佈道家,最有知識的教師,他們也都需要其他的弟兄姐妹來為他們禱告,讓他們能更有效地完成神呼召他們所做的事。我們必須努力做工,同時也要禱告,好讓我們言語能更清楚而且平實,不需要華麗的辭藻,不隱晦,也不存心隱瞞。如果別人聽不懂我們在講什麼,「好消息」於聽者來說就不是好消息了。

約翰·派博(John Piper)牧師是這樣來歸納保羅這四點請求的:

「如果沒有人有勇氣去講福音或是沒有人有能力將福音講得清楚明白,那麼一扇大開的傳道之門有什麼益處?對於那些需要福音的人,如果傳道的門都是緊閉的,那麼就算有人有勇氣去講也能把福音講得清楚,又有什麼益處?因此我們要禱告,禱告,再禱告。」

藉著禱告改變世界

你們是否願意為我禱告?我心裡很清楚,如果你們不為我禱告,我就不會有開啟的傳道之門,也無法清楚明確地溝通。如果你們不為我禱告,而我的講道讓人費解,那有部分也是你們的錯!別人聽不懂我的講道也不能都怪我!作為一名牧師,沒有什麼比知道你們一直都在為我和所有其他牧師禱告更讓我覺得受到鼓舞的。

§ 我們可以用禱告改變世界。
§ 在我們雙膝所跪之地我們能影響遠方的大陸。
§ 我們也許永遠都不去講道,但是我們的禱告可以使別人的講道有能力。
§ 我們也許永遠沒機會去國外宣道,但是我們的禱告能為世界各地的傳道人開啟傳道的門。
§ 藉著禱告我們與世界各地的神的子民一起同工,足不出戶就可以做到。
§ 藉著禱告我可以牧養巴格達的信徒,雖然我從未到過那裡。
§ 藉著禱告我們即便身在家鄉也可以行遍全球。
§ 藉著禱告我們可以穿越大洋,進入閉關的國家,探訪遠方的君主政權,旅行到內陸中布滿塵土的小路上。
§ 藉著禱告我們可以踏遍未曾親自去過的各個國家的首都,和其他成千上萬個城市。

藉著禱告我們可以踏遍全球各個角落。沒有恐怖分子能劫持我們的飛機,沒有紅色預警區域使我們改變行程,也沒有戰區能阻擋我們的腳步,當然也不需要擔心簽證的問題。藉著禱告我們隨時都能出發,可以去到任何地方支持神的聖工。

那麼我們教會的情況如何?在我反覆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哥林多前書》16章9節的經文出現在我的腦海中,那就是「因為有寬大又有功效的門為我開了,並且反對的人也多。」現今的日子是奇妙又振奮人心的日子,我們手中都握有開啟的門。然而各樣挑戰也實在地擺在我們面前。神要使用我們來成就更多的事工,然而我們只有齊心合力來尋求祂的面,才能夠完成。主啊,使我們都成為禱告的人,禱告的教會。主啊,我們要看到禰的大能施展在我們當中,無論我們要付上什麼代價。主啊,教導我們禱告。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21: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