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
(祂)豈不能叫這人不死么?
「…祂既然開了瞎子的眼睛,豈不能叫這人不死么?」(約翰福音11章37節)
問得好。
問得合理。
問得坦白。
這個問題是出自前來安慰拉撒路家人的猶太人,他們提到耶穌開了瞎子眼睛的事情,就是指較早前,耶穌曾在安息日行神跡醫好生來瞎眼的人(見約翰福音9章)。他們問這話時,耶穌還沒有使拉撒路復活。「 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並拉撒路。」(約翰福音11章5節)。在拉撒路的墳前,耶穌哭了。「猶太人就說:『你看祂愛這人是何等懇切。」(約翰福音11章35-36節)主耶穌是愛拉撒路的。發問題的人清楚知道主耶穌使瞎子看見,這意味著,他們不是頑梗的懷疑論者,為要找借口推翻或者看輕祂的作為。他們沒有懷疑耶穌行神跡的能力。
如果主耶穌能使瞎子恢復視力,為什麼祂不能醫治垂死的拉撤路,使他不至於死呢?這樣,就不需要舉行喪事,也沒有人需要哭著送喪了。馬利亞和馬大就不用哀悼她們的兄弟拉撒路的死。祂預先醫治拉撒路,不比等他死後才復活更好嗎?
讓我們回到故事的開頭,「(耶穌) 聽見拉撒路病了,就在所居之地仍住了兩天。」(約翰福音11章6節)。想一想,耶穌是神的兒子,祂能行神跡醫治病人,但當祂聽到祂所愛的拉撒路病了,祂並沒有趕去醫治他。從表面來看,主耶穌的反應不合常理。如果你愛一個人,而且有能力幫助,為什麼不趕快去幫?
神若沒有及時解決我們的需要,我們怎麼辦?如果我們是神,那麼,我們的做法顯然與祂的並不一樣。就因為祂是神,所以祂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主耶穌聽到拉撒路患病後,沒有趕去醫治他,因為祂要施行更大的神跡,就是使拉撒路從死里復活。祂甚至對門徒說:「我沒有在那裡就歡喜…」(約翰福音11章15節)。對我們來說,主耶穌這樣做,似乎是冷酷無情。然而,神的道路,非同人的道路。
歐文.路茲Erwin Lutzer在他的書《The Vanishing Power of Death死亡權勢的消滅》第106頁的內容為「神若沒有及時解決我們的需要時,我們怎麼辦?」這問題提供很好的詮釋 :
我們目前的需要,神若沒有及時回應,並不是祂對我們的情況置若罔聞,漠不關心,而是因為祂更關心我們最終極、最重大需要。
英國作家萊爾J. C. Ryle以下面的實例解釋:
在經歷試煉與考驗的時日,我們自然都會等得不耐煩… 我們忘記了基督是大有智慧的良醫,祂絕對沒有誤診誤醫。信心的真諦就是說:「我的時間就在禰的手裡。不論禰的旨意如何,按禰的時間,照禰的旨意,顯明在我身上。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成就禰的旨意。」信心的最高表現就是能夠靜心等待,不抱怨。
拿一張紙將你的一切問題、疑惑、不確定、 悔不當初,所有的「恨不得」,以一個個的點來表示,畫在上面。然後在紙上畫一個大圓圈把這些小點圍起來。那大圓圈是代表了神的預知和預備。
如果耶穌先前醫好了拉撒路,那會是一個偉大的奇迹。可是,祂使拉撒路從死里復活,這神跡比醫治他更偉大。以人的想法,神是耽擱,但祂不是拒絕我們,對我們的需要不聞不問。如果我們知道兩者間的分別,那麼,即使神的答覆仍未實現,我們應繼續仰望等候,信靠祂。
神的心,誰也測不透。一個復活的神跡可能正在發生,說不定你還不知道哩!
主耶穌,求禰幫助我們銘記,禰在我們每個人身上有更大、更好的計劃。寬恕我們的冒昧,把自己當作神,教禰如何做成禰的工。我們心裡歡樂,因為禰是神,我們有禰在我們的生命中作主。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