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過這個故事:有一位女士去找律師諮詢有關離婚的問題。律師認為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背景狀況,於是他就問這位女士有沒有離婚的理由(grounds for a divorce)。她就回答說「對啊,我有土地 (ground) ,有一畝半。(註: 理由與土地是同一個英文詞)」律師聽后說「可能是我剛才沒有講清楚。我們來換個問法,請問你心裡有怨恨(grudge)嗎?」這位女士回答說她沒有車庫(garage),但有兩個停車位。。(註: 怨恨與車庫英文發音相近)律師又再嘗試另一個問法,「你丈夫會打(beat up)你嗎?」她回答說:「我總是比他早起(get up)。」於是律師乾脆直接就問她,「你真的想要離婚嗎?」她回答說:「不是,我根本不想離婚。是我丈夫要離婚,他說我們無法溝通。」
我們覺得很好笑,是因為現實生活就是這樣的。從亞當在伊甸園責怪夏娃開始,溝通就已經成為夫婦之間的一個大問題。在兩個人對話時,來來回回至少要傳遞四個信息:他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他實際講了什麼,她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她實際講了什麼。再加上他認為她說了什麼,和她認為為他說了什麼。難怪我們很難彼此了解。夫妻間能成功溝通真是不可思議。
所以溝通不良並不稀奇。更甚者,保羅博士(Dr. Paul Faulkne)所引用過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有96%婚姻問題的根源是在溝通的方面。大部分的婚姻輔導也同意這個說法。如果夫婦之間能夠學會彼此溝通,那麼他們之間絕大部分的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訣竅在於用心傾聽
我們所探討的主題是溝通。溝通這個詞所描述的行動是「一起來分享」。溝通是指兩個人彼此交談而不是互相說教。簡單下個定義:溝通是藉由共同的傾聽,從而達成共同的理解。這就給我們提供一個基本的理念,就是良好溝通的訣竅在於用心傾聽,而不是伶牙俐齒。很多人誤以為說得越多越能夠有效地溝通。事實卻通常恰恰相反。如果你想找一句《聖經》經文作為依據,請看《箴言》10章19節「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在魔力褪去之前
我讀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它的標題是《女人離婚的10大理由》。其中排名第二的理由就是「我們兩個已經無話可談了」。以下是摘自那篇文章的部分內容:
「在魔力褪去之前,從兒時的創傷到最愛的冰淇淋口味,你們幾乎無話不談。不管他討你歡心還是惹你傷心,你都會把自己的感受告訴他。可是,不知道怎麼回事,你不再與他溝通。很多生活瑣事使你心生不滿。他一整個周末都盯著電視看球賽轉播,無視於你的存在。你晚上下班回家還得洗他早餐留下的碗筷。你沒有告訴他這些事多煩人,因為你實在不願意又引發另一場爭吵,可是你心裡的火氣卻揮之不去。這些不滿藉由一些小手段逐漸流露出來。你不是洗衣服的時候「忘了」洗他的內衣,就是「沒注意」烘乾的太久,把他最愛的運動T恤烘變形了。你「不小心」把他要看雜誌給丟掉了。」 (《時尚》(Cosmopolitan)3月刊,1988年,242-243頁)
聽起來好像挺熟悉的,是不是?男人和女人溝通的方式大相徑庭。不單是我們的表達方式不同,就算是我們我們用完全同樣的表達,我們所講的意思也不同!溝通是婚姻中的一個大問題,也因此,良好的溝通是健康婚姻的關鍵。
良好溝通的障礙
我想從良好溝通的四個障礙談起。當然,要有良好的溝通,所需要克服的障礙遠多於這些。然而這四個障礙在現代夫妻所面對的問題中極具代表性。
障礙一:疲憊不堪
根據George Barna 的研究,時間是現代生活的價值標準。也就是說,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機會(或責任)時,我們首先就會問:「這要花多少時間」?相比從前,我們的父輩會先問:「這要花多少錢?」時代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們過去認為「時間就是金錢」,而現在我們了解到「時間就是生命」。我們寧願花錢來省時間,而不是花時間來省錢。對我們來說,時間比金錢更寶貴。人們做決定的方式有了一個很大的轉變。
為什麼這一代人的壓力這麼大?因為承擔了過多的責任。你對你的工作說「行」,對你的各種愛好說「行」,對你的孩子說「行」,對朋友的要求說「行」,對第二份工作說「行」,對每一件事都說「行」,唯獨對你的配偶除外。我們總是想要再多做一件事,但是你必須得先對另一件事說「不行」,然後才能對這件事說「行」。於是丈夫們回到家時疲憊不堪,而妻子們回到家時灰心沮喪。誰都不願意開口講話,雙方也都沒有精力去傾聽。
你們各做各的有如夜間的行船,雖然擁有同一個地址,住在同一個屋檐下,坐在同一張餐桌上吃飯,卻不再彼此溝通。你們只是太累了所以不再做出努力。
障礙二:物質主義
這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尤其是從二十世紀末期開始。尤其是男人們明顯地試圖用物品來代替自己,這種做法引發出各種惡習。你不得不一再地買進新的物品:新房子、新車子還有新鑽戒。於是你要兼做兩份或三份工作,整天出門在外直到深夜才能回家。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就是你要學習過儉樸的生活。這是可行的方法。我曾聽過一個讓我倍受鼓勵的故事。有一位收入很高的先生,他們家的日子過得非常優渥。這家人住在一個作為財富標誌的高級住宅區里。我聽著聽著就發現到他家比我想的還要富有,因為他提到他有一個管家和一個傭人。他說他和太太曾經和他們的孩子坐在一起,問他們喜不喜歡這樣的家庭生活方式。沒想到孩子們說:「並不喜歡這樣。我們的房子太大,不好意思請朋友到家裡來玩。我們也不願意讓司機去接我們放學回家。」他的太太馬上說到,「你們這麼認為,真是太好了。現在我們可以著手買一間小一點的房子,可以開放給那些有需要的人。」這個故事說明了問題,不是嗎?我們往往認為擁有更多就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殊不知有時擁有更多本身就是問題。
那些富有卻失意之人的生活方式
然而,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課題需要我們來學習。相信錢財能換取快樂,絕對是自欺欺人的想法。金錢與快樂之間沒有任何內在的聯繫。《聖經》警告我們:「貪財是萬惡之根」(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書6章10節)。所羅門在《傳道書》5章10到12節中講到一個富有人和他所特有的問題:
1. 他永遠不滿足於已擁有的。
「貪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知足;貪愛豐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第10 節)。 就像這個故事所講的,有一個人問一個百萬富翁:「你什麼時候才會停下手頭的工作去享受生活呢?」富翁回答說:「大概等我賺到足夠多錢的時候吧。」這個人又問道:「那你要賺多少才算足夠呢?」富翁回答說:「只要再多一塊錢就好。」錢財就是以這種方式來奴役你,它就像毒品一樣,你賺得越多,你就越想賺更多。
2. 他聚斂財富,卻只能眼看他人享用他的財富。
「貨物增添,吃的人也增添,物主得什麼益處呢?不過眼看而已。」(第11 節)。任何人的錢財都不可能存到永遠。就算是收購囤積大豆的商人,最終也得將他所囤的大豆賣掉,否則就要眼睜睜看著這些大都爛在倉庫里。一個富人所獲的利益,不過大飽眼福而已。無論如何,一個人一次只能穿一條褲子,一次只能吃一餐飯,一次只能駕駛一輛汽車,其他的不過是為了炫耀而已。
3. 他因自己龐大的財富而失眠。
「勞碌的人,不拘吃多吃少,睡得香甜;富足人的豐滿,卻不容他睡覺。」(第12 節)。這是標準的A 型人格的寫照。這種人衝勁十足,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很苛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起得早,睡得晚,壓力過大,整天都為保障自己的投資而擔心;不願意去鍛煉身體,因為覺得浪費時間;飲食不規律,因為缺少時間;不肯花時間陪伴孩子,因為還有生意要做。他的妻子怎麼辦?你問哪一個?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還是他的情婦?快點去打急救電話。這個人正搭乘著「A」 線列車徑直去往「心臟病發」 市。他現在命懸一線,因為有一顆定時炸彈在他的胸腔里倒計時。
你知道對他而言最糟糕的是什麼嗎?他無法入眠。這個可憐人整夜在床上輾轉反側,不停調整枕頭的位置。他盯著天花板為他的投資而擔心,也為他能否成功抵擋住這一次的惡意併購而焦慮。這個人吃飯想著工作,喝水也想著工作,就連睡覺都想著工作。以致他吃不香,喝不好,睡不著。他的生活一團糟,婚姻也可能面臨失敗。
與此同時,他IT部門的員工卻睡得十分香甜。有何不可呢?他沒有老闆那些錢財,也沒有老闆那些問題。他的妻子就安睡在他身邊,她也工作來維持生計。他們夫妻感情也很好。他們的生活很幸福,尤其是用不著時時擔心會失去所擁有的一切。
障礙三:電視
對於電視的問題,我想我不需要說得太多,除了你可以用「任天堂」來代替電視這個詞。如果你不知道「任天堂」為何物,也沒關係。很多人把看電視當作逃避生活問題的方式。這方小小的電視螢幕成為了他的強效影像麻醉劑。我知道有些家庭,就算沒有人在家,電視也是整天開著的。真是可怕!
一度我和師母覺得我家的三個兒子花太多時間玩電動遊戲,所以我們宣布「任天堂」只有在假期時才能拿出來玩(還有兩個月)。他們差點因為這事發起暴動。在這件事終於平靜下來后,我們又決定將電視關掉不看了。我的大兒子很憤怒,他覺得這是故意妨害他的智力發育。沒有電視他怎麼看球賽?在經過一番溝通之後,我們都同意還是應該關掉電視,拔掉電源插頭。
一個多禮拜之後,家裡的氣氛漸漸改變了。我們開始彼此交談,那是我們好幾個月都沒有做過的事情。我甚至看到大兒子念故事給小兒子聽。沒有電視看,他們就改騎腳踏車。最好不過的就是,我們夫妻兩人每天都有機會好好地聊聊天。太妙了。
雖然過後我們又重新打開了電視,但這個試驗給了我們家帶來了持久的正面功效。我們不再花那麼多時間看電視,而是會全家一起運動,電動遊戲也被收到柜子里了。我們都感覺很好,因為不再被那種一到家都得撲到電視機前的強效引力所束縛。電視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如果你不去控制它,它很快就會主導你的生活。
障礙四:不斷累積的怨氣
我和一位朋友談話的時候,他提到另一對夫妻正面臨著嚴重的婚姻問題。他說:「在我看來,他們就是長期忽略彼此之間的關係。其實大部分有問題的夫妻之間都有這個問題。很多小事堆積。。。再堆積。。。逐漸堆積成一座活火山,然後突然有一天,轟隆隆地噴發出來。」因此,《聖經》教導說:「不可含怒到日落」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以弗所書4章26節)神給你的怒氣設定了一個時限,祂要你在睡覺前把問題解決掉,不要帶著怒氣入睡。為什麼這一點這麼重要呢?你漸漸入睡時所思考的內容,會成為你潛意識的一部份。隔夜的怒氣就會變成怨氣。怒氣沈澱在心裡太久,慢慢的就轉變為怨恨,久而久之,這份怨恨會堅實如鐵。每一次小小的怨氣都成為一塊磚頭,建築起一道怨牆將你與你的配偶分隔開來。請記住:只要還帶著怨氣,你就無法與人溝通。你說是說了,可你的配偶所聽到的就只是你內心裡的怒氣。你聽也聽了,可所有的信息都被你的怨氣阻擋住了。你的負面情緒將管道阻塞了。結果就是,惡劣的態度像淤泥一般阻塞了溝通的管道,你們沒有真的了解到對方的想法。
我的一位好朋友讀過這篇講稿之後,在空白處寫下了他的見證:
「貝絲和我在結婚前立約,將來絕不含怒到日落。為我們證婚的牧師在婚禮中讀了《以弗所書》第4 章,於是我們在神和牧師面前立約,絕不帶著怒氣入睡。在我們已逾六年的婚姻生活里,我敢說,這是我們所得到的最好的一條建議。我們直到現在還不曾帶著怒氣入睡,雖然我們確實有過幾次直到深夜才把話講通,然後才睡下。」
三個基本的溝通步驟
《聖經》中有幾處經文能在這方面給我們幫助。就這方面而言,整本《聖經》就是一部改善我們相互溝通的技巧的教科書。《箴言》提供了大量很好的建議。《以弗所書》第4 章也包含了很多好的原則。但若你要以一節經文來概括這些的話,我認為是在《雅各書》1章19節。這節經文提供了三個簡短的步驟,如果你能夠按照這三個步驟來做,你在婚姻中就能夠逐步擁有行之有效的溝通。
《雅各書》第1章中有很多有關如何正確地面對試探的教導。在解決生活種的種種問題時,總是有對的方式和錯的方式。《雅各書》1章19節特別針對「在你與他人難以相處或是彼此有衝突的時候,你該如何回應?」這一問題做出了解答。
一、多聽
經文很簡單的說「要快快地聽」。良好溝通的第一步就是要多聽。神造我們有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就是要我們聽的比說的要多一倍。傾聽是最基本的一個溝通技巧,然而它卻是大多數人都無法掌握的。我認識一些女士,就算你付給我一百萬美金,我也不願意跟她們一起生活,因為她們整天不停地絮絮叨叨。每一個這樣的女人,就算是有兩個全神貫注的丈夫也沒法徹底聽清她到底在說些什麼。
心理學家所說的「有效的傾聽」,是指把一段陳述從頭到尾聽完整。我們中多數人都做不到這一點。我們沒聽到對方在講什麼,是因為對方說話時,我們忙著思考如何回應。《箴言》18章13節說「未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有效的傾聽是指,專註在對方身上,你要把話聽完,要消化吸收其中的意思,然後用你自己的話重述一次。
以下是有效的傾聽的一些訣竅:
*你的身體要適當傾向對你講話的人。
*你的眼睛要注視著講話的人(而不是四處瞟)。
*用你的耳朵和眼睛同時來「聽」。注意那些非語言的信號,例如雙手環胸或抱腿、抬頭望天、拳頭緊握、手指頻頻敲打桌面、誇張的肢體動作或是假笑等。這些信號都表示對方或多或少有些緊張。
*不要打斷別人——沒有什麼條件和理由。千萬別插嘴,也不要幫別人把話講完。
*用提問的方式澄清問題。「你可不可以重複再說一遍?你有這種感覺已經有多久了?還有什麼事困擾你呢?我做事的方式是不是常讓你感到失望?」
*在你聽別人講話的時候,不要忙著準備自己的回答。
*在別人把話講完以後,你可以像這樣講:「我用自己的話講一遍看看理解得對不對。」
如果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表述對方的想法,讓他(她)覺得確實符合其意,那麼你就知道你是一個成功的傾聽者。歸根結底,傾聽的意義不是在於你認為你聽到了什麼,而是在於對方認為你懂了沒有。還有,你知道傾聽對你的健康也有益處嗎?馬理蘭大學研究員林奇博士(Dr. James Lynch)指出:「我們講話的時候,是使用我們的全身心來講的。」他發現人在講話時,血壓和心率都會快速上升;而人在傾聽時,這兩項則會快速下降。對於有高血壓病史的人,講話通常致使他們的血壓高升到危險的區域。確實會這樣,林奇博士說,因為他們往往講話又快又急,都不留喘氣的間隔,而且愛打斷別人的話或是蓋過別人的聲音。「他們總是不聽別人講話;他們時刻警惕著,準備好要反擊。」
因為說得又急、又快、又緊張的人,會幹擾其他人說話。「他們不會聽,總是武裝起來,具有防衛性。於是他們的血壓上升。」以下是他所得出的結論:
「我們如何能在享受與他人對話的同時保持血壓不上升呢?就是要多聽,在說話時規律地呼吸。在對話當中,讓自己講話和注意聽別人講話交替進行。」(《讀者文摘》,4/86,p.124)
有一位語言學家能講七種語言, 他卻能在七種語言中保持安靜,這位語言學家特別得人敬重。沉默是一個美好又稀缺的恩賜,我們都需要學著來使用它。溝通要從多傾聽開始。
二、少說
經文中又講到「要慢慢地說」。《箴言》29章20節說「你見言語急躁的人么?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美國詩人納許(Ogden Nash) 以這個原則為基礎,創作了篇簡短的小韻文:「要使你的婚姻幸福美滿,使這愛之杯愛意盈盈,那麼,當你有錯時,就承認錯誤;當你沒錯時,就閉口不言。」刻薄的言語很容易毀掉一段婚姻。想想有多少次我們在說了氣話后,為之後悔千遍不止。
這節經文教導我們要少說話,可能是指當你生氣或沮喪時的口不擇言。相信你一定聽過這句名言「感到憤怒的時候就大聲說出來吧,大可不必壓抑,然後你就可以為你說出的這些話後悔終生了。——勞倫斯·彼得」。一點也不假。我小時常聽人說:「棍棒和石頭可能會打斷我的骨頭,但言語絕對傷害不了我。」這是一個很勇敢的說法,而且如果你沒有感覺的話,這個說法的確很合理。然而,事實卻是,言語比棍棒和石頭傷人更深,而且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痊癒。刻薄的言語不會傷筋斷骨,但會傷透人心。
請記住:說與聽之間有著直接的關聯。少說,你才能夠多聽。而多聽就能夠為你開啟良好溝通的大門。
三、平靜
這句《聖經》經文繼而講到「慢慢地動怒。」雅各不是說不要生氣,那樣不太現實。我們終歸會有生氣的時候,這也是婚姻的一部分。「動怒」這個詞指的是一種深植內心的忿怒。它不是指那種瞬時的不悅,很快就能消弭被遺忘掉。雅各所講是內心深處的一種情緒,這種情緒一旦釋放出來,就如同火山爆發一般,會將熾熱的岩漿噴滿整個客廳。
雅各堅信怒氣是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情緒。我們有時會用「爆發」來描述這種情緒,就好像它的產生是違背我們自己意願的。但這種說法只是一個蹩腳的借口。怒氣是我們所掌控的一種情緒。證據如下。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你正和配偶吵架的時候,電話鈴響了?你原本扯著嗓門,吵得面紅耳赤的,可是轉而接起電話,「喂,你好。。。很高興和你通話。再見。」,等掛了電話你又繼續開始吵。這些都說明怒氣是你能夠控制的情緒。
但是,請注意這個發展的過程。如果我們快快地聽,自然就會慢慢地說。反之,如果我們怠慢地聽,無疑就會快快地搶著說。快快地說導致快快地動怒。然後我們怒氣越盛,說得就越快,聽得也就越少。就像一個笑話里描述的,一對夫妻吵架的時候,他們都忙著講自己的,雖然話語滿天飛,但是一句也沒飛進對方的耳中。
當你覺得怒氣已經勝過你的時候,你可以應用以下的幾個基本步驟,重新掌控你的情緒:
1、深呼吸一下,全身放鬆。你的神經放鬆下來就不會一直生氣發怒。也是因此,出門散散步或是整理一下後院都有助於使人消氣。除去緊繃情緒的同時,怒氣也就隨之消散了。
因此外出走一走,整理園藝可以幫助消除怒氣;也可以同時消除緊張和怒氣。
2、問問自己,「我到底為什麼生氣?」要給出具體的回答,如「我很生氣,因為我丈夫答應要哄孩子入睡,結果卻是我陪著孩子,他卻坐在樓下看電視。」
3、問問自己,「這真那麼重要嗎?」通常答案是:「不至於重要到使我這樣發火。」
4、講話要就事論事,不要過於情緒化。不要明明本意是「我很失望你沒有堅持節食」,開口時卻是「我討厭你的樣子。」
5、評判行為,而不是動機。我們習慣於認定自己的動機都是好的,那些惹我們生氣的人的動機都是壞的。可事實卻是,我們往往連自己的動機也不清楚(參考: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利米書17章9節)。主耶穌警告我們不要論斷人,正是要應用在這一點上(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麼量器量給你們。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馬太福音7章1-5節)。
我們不能去評判那些傷害了我們的人的動機,因為我們不能看透人的心思。我們最好說「我很傷心,你不聽我把話講完就出門了。」而不是「你根本就不關心我的想法。」前一種說法是針對一個顯而易見的行為;而後一種則是針對一個不可見的動機。如果你著重去解決前者,神會負責後者。
6、用言辭描繪一個場景來表達你內心的感受。世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在我們生氣或難過時如何表達我們內心深處的感受。比起說「我覺得很傷心。」,你可以描述「」
最困難的就是在你受傷時,如何表達內心深處的感受。若說:「我被你傷害了。」不如說:「當你不肯聽我講話時,我覺得自己好像一個犯人坐在被隔離的牢房裡,而警衛甩上門笑著揚長而去。」
7、向神射出一支「短箭禱告」。所謂短箭禱告,就是指在極端危急或憤怒的時刻向神的呼求。在你生氣時很難靜下心來禱告,所以不必假做虔誠。簡單的一句「求主憐憫」就能有奇效,免得你講出日後令自己後悔的話。
想要學會更好地與人溝通,最要緊的一步就是先控制住你的怒氣。不要對想發怒的衝動妥協。請記得《箴言》16章32節所講的,「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制服己心的,強如取城。」
良好溝通的七個實用技巧
讓我們用以下的幾個實用技巧來結束這一講的內容。
原則一,掌握一天種最重要的16分鐘。這至關重要的16分鐘會奠定我們一整天情緒的基調。注重這4個時段,你就能大幅提升溝通的效果。它們分別是:
1)你起床之後的最前4分鐘。
2)你去上班之前的最後4分鐘。
3)你下班回到家之後的最前4分鐘。
4)你睡覺前的最後4分鐘。
按照我多年來的查證,這個方法是很有效的。這16分鐘可以讓我們開心一整天,也能讓我們難過一整天。它們佔據了家庭與工作之間,今日與明日之間的「過渡時段」。很多夫妻如果能把握好這16分鐘,他們的婚姻生活就能幸福得多。
原則二,以對話的方式來禱告。有些夫妻能很自然地這樣做,對於有些夫妻卻十分困難。師母和我就是屬於後面這一類的。剛開始時,一起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謹記神並不看重禱告的用詞這一點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一起禱告的方式有很多種。你們可以出聲禱告,可以默禱,也可以一人一天輪流來帶領禱告。具體的做法並不重要,而是禱告本身能夠使夫妻之間關係更為親密。
誠實的禱告能開啟溝通之門,因為當我們向神說話時,我們所講出的是內心種最深處的感受。若有某件事整天困擾著我們,它無疑會在我們的禱告中被提及。若我們內心深處埋藏著不為人知的創傷,遲早也會在禱告中向神傾訴。若我們覺得恐懼,若我們覺得無助,若我們不知能向誰求助,若我們對某人(包括配偶)心存苦毒,我們必然都會在禱告時向神傾吐。
這個原則的好處就在於,當我們的配偶向神傾訴時,我們也能側耳傾聽。一個妻子可以在禱告里講出那些無法開口對丈夫講的話。同樣的,一個敬虔的男人也會在他的禱告中把他對未來的嚮往卸予神來擔負。當我聽到妻子禱告,求神賜給她管教孩子的智慧時,我的腦中就突然紅燈閃爍。如果她確實是為此而擔心,大概就是代表我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她的禱告不僅蒙神垂聽,也讓我有所覺悟。
原則三,要一起閱讀。師母和我曾經一起讀過很多本書,我們發現這是非常好的方法來引發我們彼此的對話。我們曾經一起讀過羅伯特·佩恩·沃倫寫的小說《國王的人馬》(「All the King』s Men」 by Robert Penn Warren),韓約翰的《牆》(「The Wall」 by John Hersey),安妮·泰勒的《意外的旅客》(The Accidental Tourist」 by Anne Tyler),比爾·麥卡尼的《從灰燼到榮耀》(「From Ashes to Glory」 by Bill McCartney), 約翰·格里森姆的《糖衣陷阱》(「The Firm」 by John Grisham),還有湯姆·克蘭西的《驚天核網》(「The Sum of All Fears」 by Tom Clancy)。一起讀書可以讓你們有共同的話題。
原則四,使用1-10的打分表。我不記得從哪裡學到的這個方法,但它的確能幫助我們講出自己的感受。我們常問:「你覺得這件衣服好看嗎?」或「你想不想今晚去試試那家新的中餐館?」或「你喜歡那條綠色的新床單嗎?」這些問題很難簡單地用是或不是回答。那麼就用打分表來給出回答,「衣服是9分,餐廳是5分,床單是負17分。」
這種做法很有效的原因是:
1)生活中大部分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有些事物你特別喜歡,有些事物你一般般喜歡,還有些你完全不喜歡。用一個打分的機制能讓你量化你的感受。
2) 它讓你能夠中立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不知為何,「6分」聽起來就好過於「不能說特好,但是也行」。給出一個數字來表達個人的傾向,可以保住雙方的顏面。
3)在誰都沒有強烈的主張時,它能幫你做出決定。如果你給剛剛看過的新書打的分數僅是「7分」而已,那麼我可能就不需要花時間去看了,因為還有很多別的選擇。但,如果你打的分數是「10+」,那我很可能會放下別的,先開始看這本書。
4) 打分數很有趣。當你給某一個女人的髮型9 分,而你的妻子只給4 分,你們就有話題好好討論一番了(順便說一句,這個方法僅適用於非感性類的話題。我不建議你用打分數的方式來回答「你覺得我母親怎麼樣?」這種問題。不論你說什麼,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
原則五,把你的感受寫下來。有時一些話就是無法當面來講。也許你害怕聽到對方反駁的話;也許你想給配偶一個驚喜。寫下來有助於將好的與壞的,普通的與重要的,分別開來。有時,你不能當面談的話,可以把它寫在信里。有時,你需要把你的感受寫出來,這對你有好處。但請記得,你不一定要把信(或是日記)給配偶看。用詞句寫出你的感受這種做法能幫你理清思路,重塑情感的焦點。如果你們雙方都帶著強烈的情緒,彼此難以溝通時,不妨同時寫信給對方,然後也回信給對方。這樣一個簡單的技巧能夠化解緊張的局面,也能消融相互間的恨意。至少你能白紙黑字地了解到對方真實的感受。
不僅如此,這種方式也可以用於積極的方面。寫下你的感受,可以給你提供一個機會用全新的,有創意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愛意。這樣一封經過深思熟慮而寫下的情書,會被珍藏數年。其他的信件都會被丟掉,唯有你所寫下的這樣一封情書會永遠地被保存。
原則六,在你進家門之前,在車上等候5分鐘。這是給所有把工作帶回到家裡的丈夫和妻子們的建議。你需要30分鐘才能釋放你的壓力。如果你人已經到家了,思緒卻還是卡在辦公室里時,就在駕駛座上多坐幾分鐘。不要急著衝出車外,滿腦子都還想著一整天所遇到的問題,這對屋裡等你回去的家人很不公平。深吸一口氣,再呼出,如此做三次。想一下你的配偶,在頭腦中描繪一下你的孩子,你現在到家了,你安全了。你的老闆對你說了什麼,或是你能否及時完成手頭的一個大項目,這些都不重要。你回到家了,你所愛的家人在等著你回家。做個短短的禱告:「謝謝你,主耶穌,帶我又平安度過一天。」然後微笑,打開車門,走出車外,把你的煩惱丟在一邊,與家人團聚。
請別跳過這一步,或者認定這一步不重要。你把工作拖回家裡,會破壞家裡一整晚的氣氛。你下班回到家之後的最前4分鐘是一天力最重要的16分鐘的一部分。別搞砸了。請記得,屋裡的家人期望看到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某個從你辦公室里跑出來的殭屍。
原則七,詢問配偶:「你感覺如何?」這是你可以應用《聖經》教導的地方——「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你們貪戀,還是得不著;你們殺害嫉妒,又鬥毆爭戰,也不能得。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各書4章2節)往往你不知道配偶的感受,因為你沒有花時間詢問。所以當你不知道對方的感受時,要問。然後就安靜的等待,對方過不了多久就會對你講的。這個方式很有效。你越注意聽,他們就越願意說。很快的,對方也會回問你,「那你又感覺如何呢?」你也如實地跟對方講。這就是溝通的本意。
看真實的內在
對你而言,這些原則很可能並不陌生,因為這是多年來我們一直聽到的溝通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既合乎《聖經》,又很實用,很有效。當一個人願意透過外表去看另一個人真實的內在時,溝通才可能進行。
也許你還記得大衛·羅威(Dave Roever)。他曾經多年在美國各地巡迴演講,他的演講都是針對年輕人群。他很久前在越南的河流上巡邏時,一顆手榴彈在他手上爆炸。他的上半身大面積被炸傷,半個臉也炸毀了。他能活下來已是一個奇迹。然而,存活下來就表示他要動很多次手術而且要帶著損毀的面容過一生。
當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時,想著妻子布倫達看到他會有什麼反應。他與另一位重度燒傷的病人住同一間病房。用他自己的話說他們都是「怪物」。護士們會把他們的親人先帶去看其他病人,免得他們驚嚇過度。在面對燒傷患者的面容時,沒人能做好充分的心裡準備。大衛·羅威說「我想象布倫達會說『感謝神,那不是我的丈夫』。」 他害怕妻子會看他一眼然後就掉頭而去。
「戴維,歡迎回家」
那一天終於來臨時,布倫達徑直走到他的病床邊,低頭看著他——這個她所嫁的人,他的面容被毀了,那顆差點炸死他的手榴彈使他的身體也永久地彎曲變形。可就在這一刻,布倫達毫不遲疑地彎下身來,親吻他未受傷的左臉。然後她看著他那隻正常的眼睛,微笑著說:「戴維(David 的昵稱),歡迎回家。我愛你。」
大衛·羅威這樣說到:「我妻子對我的愛,讓我看到基督的愛毋庸置疑的證據。所以我們再度歸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祂看到的是我們真實的自我。祂看到了我們內心所背負的所有痛苦、傷害和罪惡。但是祂沒有轉身離去。與之相反,祂愛我們到足以讓祂願意被釘上十字架為全人類而死。這就是愛的所在。若你要尋找愛,就要從這裡開始。」
使徒約翰在《約翰一書》4章11中說:「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愛人。你與你的配偶相處多年,每一天都能看到對方的真實面貌。你比他(她)更認識他(她)自己。你知道他(她)的軟弱,他(她)的失敗,他(她)所隱藏的恐懼。當逆境來到時,你不會掉頭而去;你會靠近他(她),對他(她)微笑,親吻他(她),而且你還會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我愛你。」
這種說法是從一個深刻的角度來闡釋溝通的意義。真正的溝通是在你對另一個說「我看到了你真實的一面,但是我不會離你而去。我會一直陪伴你到底。」這才是真愛。
問題思考與討論
1. 當你讀到有96%婚姻問題的根源是在溝通的方面時,你是否覺得很驚訝?為什麼你會認為事實就是如此?
2. 請仔細閱讀摘自《時尚》雜誌的引文。你能舉出其他婚姻中溝通不暢的例子嗎?
3. 有人說「男人和女人的溝通的方式大相徑庭。」你同意嗎?差異在什麼地方?
4. 這一講列出四個良好溝通的障礙。請在1分到5分之間給自己打個分數。1分代表「我們婚姻不存在這個問題」,5分代表「沒錯,這確實是我們溝通的問題」。
疲憊不堪 1 2 3 4 5
物質主義 1 2 3 4 5
電視 1 2 3 4 5
不斷累積的怨氣 1 2 3 4 5
5. 思考《以弗所書》4章26節「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為何在入睡以前解開心中的委屈與不滿如此重要?如果你忽略這個聖經原則,會怎樣?
6. 何謂有效的傾聽?它與人們平常的那種聽有什麼差別?
7. 為何很多富有的人卻睡不好?為何辛勞的工人反而可以安然入睡?為何對錢財的迷戀會影響婚姻中的溝通?
8. 怒氣是我們自己能夠控制的情緒,對或錯?
9. 為何評判行為,而不是動機非常重要?當別人評判你的動機時,你要如何應對?如果夫妻雙方總是評判對方做事的動機,這樣的婚姻會怎樣?
10. 這一講總結7個實用的技巧幫助我們更好地彼此溝通。哪些適用於你自己的狀況?你還能添加哪些實用的技巧?
讓我們來聊聊
這個小作業的目的是讓你們夫妻間的對話更為順暢。它只需15分鐘就能完成。為了讓它確實有效,你們夫妻必須提前約好時間,不要一時興起隨便談一談。而且最好在這個禮拜就選一天來完成。
以下是可供討論的話題。選一個你最想聊的。請丈夫花5分鐘講述他的看法,其間妻子不能夠打斷他。然後請妻子也花5分鐘講述她的看法,其間丈夫也不能打斷。最後的5分鐘你們可以討論彼此剛剛所講的。
如果我可以許三個願望
我認為天堂這樣的
我理想的工作是
我十年後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我最恐懼的是…
雙方的父母給我的感受
我會如何使用一百萬美元
我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方
我對自己外貌的看法
我想定居的三個地方和理由
我對我們性關係的看法
我想改掉的壞習慣
我想如何來服事神
我最想見的三個人(歷史人物)和理由
我對孩子們的期望
我擔心的事情
我個人的屬靈生活
我為何要結婚
我為何不離婚
我最好的朋友們是…
神對我生命的旨意是
註:不可超過5分鐘,免得一個人說得太多。15分鐘以後,你們可以更深入地探討這些問題。
希望這個作業能給大家的婚姻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