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岩一周詩詞十二首
1-2.
【五絕-無題二首】
1.
峰寂松溪遠,心澄映月光。
歲華誰共老,夢覺一枕涼。
2.
山靜松聲遠,心澄月影寒。
滄桑人事老,夢覺獨倚欄。
兩首詩均為五言絕句,下面是對這兩首詩的逐句解析:
### 第一首:
1. 峰寂松溪遠:
-
"峰寂"描繪了山峰的靜謐,"松溪遠"則形容松樹旁溪水的遙遠流淌聲,營造出一種深遠寧靜的自然景象。
2. 心澄映月光:
-
"心澄"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清澈和寧靜,"映月光"則是月光照耀在清澈心湖上的意象,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平和與自然美景的和諧。
3. 歲華誰共老:
-
"歲華"指的是歲月或年華,"誰共老"表達了詩人對人生伴侶的渴望,同時也流露出對時間流逝的感慨。
4. 夢覺一枕涼:
-
"夢覺"意味著從夢中醒來,"一枕涼"則形容醒來時的孤獨和冷清,表達了詩人醒來后的寂寞感和對夢境的留戀。
### 第二首:
1. 山靜松聲遠:
- 與第一首相似,"山靜"描繪了山的寧靜,"松聲遠"則是松樹隨風搖曳的聲音傳得很遠,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遠的氛圍。
2. 心澄月影寒:
-
"心澄"再次表達了內心的清明,"月影寒"則形容月光下清冷的影子,兩者結合,傳達出一種超脫塵世、內心寧靜的心境。
3. 滄桑人事老:
-
"滄桑"常用來形容世事變遷,人事更迭,"人事老"則直接表達了人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老去的感慨。
4. 夢覺獨倚欄:
-
"夢覺"意味著從夢中醒來,"獨倚欄"則描繪了詩人獨自一人,倚靠在欄桿上沉思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人生、對夢境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 整體分析:
兩首詩都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山靜"、"峰寂"、"松聲"、"松溪"等元素,營造了寧靜深遠的意境。同時,詩人通過"心澄"、"月影"等意象,表達了內心的清明和對自然美的感悟。詩中的"歲華"、"滄桑"、"人事老"等辭彙,傳達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無常的感慨。最後,"夢覺一枕涼"和"夢覺獨倚欄"都以夢境醒來后的孤獨感作為結尾,反映了詩人對人生、對夢境的深刻思考。
在押韻方面,兩首詩都遵循了五言絕句的韻律結構,每兩句末尾的字押韻,如"遠"與"光"、"老"與"涼"、"遠"與"寒"、"老"與"欄"。這種押韻方式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節奏感。
3.【五絕-憂母】
母病卧床邊,殘燈獨未眠。
夜闌星漢靜,恩在淚漣漣。
這首詩以「憂母」為題,表達了對生病母親的深切憂慮和無盡的思念。以下是對這首詩逐句的解析:
1.
**母病卧床邊**:
- 這句詩直接陳述了母親生病卧床的情景,是全詩的開篇,為讀者描繪了一個母親病重的畫面,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2.
**殘燈獨未眠**:
-
"殘燈"指的是微弱的燈光,可能意味著深夜時分,家中的燈光已經變得昏暗。
-
"獨未眠"表明在這樣深夜,詩人自己尚未入睡,可能是因為對母親的擔憂而無法成眠。
3.
**夜闌星漢靜**:
-
"夜闌"指的是深夜,夜深人靜之時。
-
"星漢靜"形容夜晚星空的寧靜,這裡的"星漢"指的是銀河,用以營造一個寧靜而深遠的夜晚背景。
- 這一句通過夜晚寧靜的星空來反襯詩人內心的不平靜和憂慮。
4.
**恩在淚漣漣**:
-
"恩在"指的是對母親的恩情和感激之情。
-
"淚漣漣"形容淚水不斷流淌的樣子,表達了詩人因思念和擔憂母親而流淚的情感。
- 這句詩通過淚水的比喻,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母親深厚的感情和內心的悲痛。
整體來看,這首詩通過夜晚的寧靜、殘燈、未眠等意象,以及淚水的比喻,傳達了詩人對生病母親的深切憂慮和無盡的思念。詩中的每一句都充滿了情感,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糾結和對母親的深情。
4.【五絕-憐子】
憐子莫回眸,孤懷意更稠。
志生千裡外,心倚暮雲流。
這首詩表達了對兒子的深情與期望,以及自己內心的情感和志向。下面是對這首詩的逐句解析:
1.
**憐子莫回眸**:
-
"憐子"指的是對兒子的愛憐之情。
-
"莫回眸"意味著不要回頭,這裡可能有幾層含義:一是兒子已經長大,應該勇敢向前,不要留戀過去;二是父親不希望兒子看到自己因離別而流露出的不舍之情。
2.
**孤懷意更稠**:
-
"孤懷"通常指孤獨的心情或孤獨的懷抱,這裡可能是指父親在兒子離開后感到的孤獨。
-
"意更稠"形容這種孤獨的情感變得更加濃厚,表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切思念。
3.
**志生千裡外**:
-
"志生"可以理解為志向或抱負。
-
"千裡外"指遠方,這裡可能是指兒子的志向或抱負在遠方,父親鼓勵兒子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這意味著遠離家鄉。
4.
**心倚暮雲流**:
-
"心倚"可以理解為心靈寄託或依靠。
-
"暮雲流"描繪了傍晚時分流動的雲彩,這裡用作比喻,可能表示父親的心情隨著兒子的遠離而變得飄渺不定,或者是父親將自己的思念寄託於遠方的雲彩。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簡潔的語言,傳達了父親對兒子的深厚情感、對兒子未來的期望以及自己內心的孤獨和寄託。詩中的意象和比喻都富有情感色彩,給人以深刻的共鳴。
5.【七絕-那晚】
月籠輕紗古柏眠,殘碑低語話流年。
風過幽徑驚棲鳥,執手無言合相憐。
解析:
1.
**月籠輕紗古柏眠**:
- 「月籠輕紗」使用了「籠」字,形象地描繪了月光如同輕紗一般覆蓋著古柏,給人以溫柔和朦朧的感覺。
- 「古柏眠」則描繪了古柏樹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靜謐,彷彿在沉睡,傳達出一種寧靜和歲月靜好的氛圍。
2.
**殘碑低語話流年**:
- 「殘碑」通常與歷史和過往的記憶相關聯,這裡可能指代著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石碑。
- 「低語話流年」通過擬人化的手法,賦予石碑以生命,好像它在靜靜地訴說著歷史的變遷和時間的流逝。
3.
**風過幽徑驚棲鳥**:
- 「風過幽徑」描繪了一陣微風輕輕吹過幽靜的小徑,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清新的氛圍。
- 「驚棲鳥」則描繪了鳥兒因風的吹動而從棲息中驚起的瞬間,為這個靜謐的場景增添了一絲生動和動態。
4.
**執手無言合相憐**:
- 「執手無言」表達了兩個人在月光下默默相對,無需言語,彼此的心意已經瞭然於心。
- 「合相憐」則深化了這種情感,表達了兩個人在無言中彼此理解和憐惜的深情。
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精心的押韻,構建了一個充滿古典美和深沉情感的場景。詩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織,構建了一個既寧靜又充滿深情的夜晚景象。通過「眠」和「鳥」、「年」和「憐」的押韻,形成了一種韻律上的對稱,增強了詩歌的音樂性和朗讀時的美感。
6. 【七絕-沿人傑湖散步騎車回有感】
蒲河棧道步輕移,流水斜暉貴適時。
歸客單車長路短,空懷舊夢意猶遲。
解析:
1.
**蒲河棧道步輕移**:
- 這句詩描繪了作者在蒲河的棧道上悠閑地散步。「步輕移」傳達了散步時輕鬆的步伐和愉悅的心情,給人一種寧靜和放鬆的感覺。
2.
**流水斜暉貴適時**:
- 「流水斜暉」形象地描繪了夕陽下河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時「貴適時」表達了作者對此刻美好時光的珍惜。這句詩不僅描繪了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內心的感受。
3.
**歸客單車長路短**:
- 「歸客」指的是作者自己,表達了一種歸途中的心境。「單車」指騎自行車,而「長路短」則是一種心理感受,意味著雖然路途遙遠,但因為心情愉悅,所以感覺時間過得很快。
4.
**空懷舊夢意猶遲**:
- 「空懷舊夢」可能指的是作者在騎車過程中回憶起了往昔的某些美好記憶,但這些記憶已經無法重現,帶有一種失落或無奈的情感。「意猶遲」則表達了這種回憶帶來的情感體驗是深遠和持久的,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首詩的押韻結構如下:
- 第一句「蒲河棧道步輕移」與第三句「歸客單車長路短」押韻,即「移」和「短」押韻。
- 第二句「流水斜暉貴適時」與第四句「空懷舊夢意猶遲」押韻,即「時」和「遲」押韻。
整首詩通過押韻和意象的運用,傳達了作者在散步和騎車過程中的愉悅心情和對舊時光的懷念。同時,詩中的「輕」、「貴」和「空」字的使用,形成了一種輕盈、珍貴而又帶有懷舊和失落感的基調,與散步和騎車的活動特性相呼應,同時也反映了作者複雜的情感體驗。
7. 【七絕-校園漫步感懷】
浮生漂泊似還鄉,鬢染輕霜意未央。
桃李不言春自在,校園清氣滿衣裳。
這首七絕詩《校園漫步感懷》通過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校園生活的深厚感情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下面是對這首詩的逐句解析:
1. 浮生漂泊似還鄉:
- 「浮生」指的是人生,這裡含有人生無常、生活不穩定的意味。
- 「漂泊」則強調了沒有固定居所、不斷移動的狀態。
- 「似還鄉」表達了一種奇妙的歸屬感,即使在異鄉漂泊,有時候也會有回到故鄉的感覺。在這裡,詩人可能在校園中漫步時,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熟悉和親切。
2. 鬢染輕霜意未央:
- 「鬢染輕霜」通常用來形容人的鬢髮因年老而微微發白,這裡可能是詩人自嘲歲月的流逝。
- 「意未央」意味著詩人的情感並沒有結束,他的思緒還在繼續,可能是在表達對校園時光的懷念或是對青春歲月的不舍。
3. 桃李不言春自在:
- 「桃李不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成語,原意是指桃花和李花不說話,但因其美麗而吸引了人的注意。這裡用來形容校園中的景色或人物,可能是指那些默默奉獻的教師或辛勤工作的後勤人員。
- 「春自在」表達了春天景色的自然、和諧與自在,也可能隱含著對校園生活中自然美好部分的欣賞。
4. 校園清氣滿衣裳:
- 「校園清氣」可能指的是校園中特有的清新氣息,既可能是實際的校園環境,也可能是比喻的校園文化和氛圍。
- 「滿衣裳」則是形容這種清新的氣息深深地影響了作者,甚至衣裳都沾染上了這種氣息,表達了作者對校園生活的深度融入和懷念。
整首詩通過對校園生活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校園美好時光的珍惜。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人生旅途中的漂泊感以及對青春逝去的淡淡憂傷。
8.
【七絕-無題】
槐香四溢世人憐,古柏凝寒野徑邊。
執手無言渾似夢,輕風兩袖共嬋娟。
這首七言絕句《無題》通過四句話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意境,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繪,也有人性的溫馨和淡淡的哀愁。
首句「槐香四溢世人憐」,槐花因其香氣濃郁而受到人們的喜愛,槐香四溢不僅描繪了槐花盛開的季節,也象徵著一種旺盛的生命力和美好的氛圍。世人憐之,表達了人們對這種美好事物的共同情感。
第二句「古柏凝寒野徑邊」,古柏樹因其四季常青,枝幹遒勁,常常被用來象徵堅韌和古老。這裡的「凝寒」不僅描繪了古柏樹周圍的氣溫較低,也可能暗示了一種歲月沉澱的冷靜和肅穆。古柏樹佇立在野徑邊,給人一種孤獨而堅韌的感覺。
第三句「執手無言渾似夢」,這裡的「執手」通常指的是情侶或親密的人之間的手牽手,表達了一種無言的理解和深厚的情感。而「渾似夢」則帶有一種如夢似幻、超脫現實的感覺,詩人可能在表達一種即便在美好時刻也意識到其短暫和不可持久的感慨。
最後一句「輕風兩袖共嬋娟」,這裡的「輕風兩袖」形容的是一種超然物外的狀態,意在表達詩人心境的淡泊和自在。而「共嬋娟」則是指與明月共享此時的寧靜和美好,「嬋娟」是古人對月亮的雅稱,常用來象徵純潔和美好。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物情感的刻畫,傳達了詩人對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人生某種超脫境界的嚮往。詩人在自然的美景中找到了情感的寄託,同時也表達了對這種美好瞬間易逝的感慨。
9.【鷓鴣天-疫情】
桃李紛紛春色闌,
憐香無計夢難安。
核酸聲里人空怨,
煙柳簾中燕未還。
人聚散,
莫嗟嘆,
兩邊離緒亂朱顏。
燈下一嘆花不語,
風月窗前疏影閑。
10.
【七絕-師生聚餐農舍】
春風無限校園間,老少宴開農舍前。
桃李無言花自艷,如歌歲月話塵緣。
這首七言絕句《師生聚餐農舍》通過春風、校園、農舍和桃李花等自然意象,營造出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體現了師生之間深厚的情感和對教育事業的熱愛。
1. 春風無限校園間:
這句詩描繪了春天校園的景象,春風和煦,生機盎然。"無限"二字用來形容春風的溫暖和校園的廣闊,給人一種美好、自由的感覺。
2. 老少宴開農舍前:
這句詩描述了師生在農舍前舉行聚餐的情景,"老少"指的是不同年齡的師生,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和團結。"宴開"表達了聚餐的熱鬧和歡樂。
3. 桃李無言花自艷:
這句詩通過桃李花的意象,象徵著學生如同桃李花一樣,無需言語就能展現出自己的才華和美麗。"無言"和"自艷"強調了學生內在的優秀和自信。
4. 如歌歲月話塵緣:
這句詩將歲月比作一首歌,師生間的教育和學習過程如同這首歌中的旋律,充滿了美好和回憶。"話塵緣"則表達了師生之間因教育而結下的深厚情誼,這種緣分是長久而珍貴的。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師生之間在教學、學習和生活中的美好時光,傳達了作者對教育事業的熱情和對師生情誼的珍視。
11.【七律-上海參會感懷】
江河東逝夢難留,桃李枯榮風自柔。
山脈無言立萬古,柳絲弄月舞何休。
心隨月影思無際,夢逐雲煙情更稠。
道法自然皆有序,紅塵度我各春秋。
這首詩是作者平凡參加上海某會議併發言后的感懷之作,通過七律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個人成長、自然規律和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的逐句解析:
1. 江河東逝夢難留:
首句以江河東流比喻時間的流逝,暗示美好時光和夢想難以挽留,表達了對時間匆匆和人生易逝的感慨。
2. 桃李枯榮風自柔:
"桃李"常用來比喻學生或弟子,"枯榮"指的是生命的盛衰變化。這句詩意味著無論世事如何變遷,自然界的風依舊柔和,暗示了作者對生命循環和自然規律的感悟。
3. 山脈無言立萬古:
"山脈無言"形容山的沉默和恆久,"立萬古"強調了山的永恆。這句詩表達了自然界的恆定與人類社會的變遷形成對比,也反映了作者對永恆價值的追求。
4. 柳絲弄月舞何休:
這句詩描繪了柳樹在月光下輕柔舞動的美景,"弄月"賦予了柳樹以人的情態,增添了詩意。"舞何休"表達了一種對美好事物的無盡欣賞和享受。
5. 心隨月影思無際:
詩人的心隨著月亮的影子而飄向遠方,"思無際"表達了詩人思緒萬千,無邊無際的遐想,可能反映了會議中激發的深遠思考。
6. 夢逐雲煙情更稠:
"夢逐雲煙"形容夢想如同追逐天上的雲彩和煙霧,難以捉摸。"情更稠"則表達了詩人內心情感的豐富和深沉,可能指對專業領域的熱情和執著。
7. 道法自然皆有序:
這句詩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法則的領悟,認為萬物都遵循著自然的規律,有序地運行,這可能與會議討論的主題或作者的發言內容有關。
8. 紅塵度我各春秋:
"紅塵"指的是紛擾的世俗生活,"度我"意味著詩人在紅塵中度過自己的歲月。"各春秋"表達了每個人在紅塵中都有自己不同的經歷和時光,反映了作者對個人生命歷程的反思。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結合詩人的內心感受,表達了對時間流逝、人生百態的深刻思考,以及對自然法則和生命意義的領悟。同時,詩中也隱含了作者對專業領域的熱愛和對個人成長曆程的反思。
12.【七絕-外灘夢話】
燈霓江畔笑談歡,魔廈雲天共夜闌。
歲月悠悠人漸老,春流東逝夢難還。
這首七絕詩《外灘夢話》由詩人平凡創作,通過四句詩描繪了一幅外灘夜景圖,並融入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
解析如下:
第一句「燈霓江畔笑談歡」:描述了夜晚的外灘,燈光璀璨,人們在江邊歡笑交談,享受著夜生活的歡樂。這裡的 「燈霓」 指的是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而 「江畔」 則指黃浦江邊,外灘正是位於黃浦江畔,是上海的一個著名景點。
第二句「魔廈雲天共夜闌」:這裡的「魔廈」可能是指上海這座現代化大都市中那些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它們在夜幕下與天空融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夜晚的壯闊景象。「雲天」則強調了這些高樓與天空的交融,而「夜闌」指的是深夜,夜深人靜之時。
第三句「歲月悠悠人漸老」:詩人在這句中轉入對時間的思考,表達了對歲月流逝,人生逐漸老去的感慨。這裡的 「悠悠」 形容時間流逝緩慢而悠長,而 「人漸老」 則直接點出了人生老去的自然規律。
第四句「春流東逝夢難還」:最後一句進一步強調了時光的不可逆轉,如同春天的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這裡的「春流」 比喻時間如同春天的流水一樣逝去,而 「夢難還」 則表達了詩人對逝去夢想或青春的無奈和惋惜。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夜景的描繪,引出了詩人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深刻感悟,既有對現實生活的描繪,也有對抽象情感的抒發,是一首充滿哲思和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