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雜記 (100) 忘記谷歌

海歸,很難脫胎換骨,近二十年的潛移默化,生活中總會多多少少帶有西方社會遺留下來的痕迹,比如女士優先的習慣、比如郵件的使用、再比如每天至少洗一次澡換一身乾淨的衣服。。。。。。
但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講的重點,我要說的是谷歌死了。在花費十分鐘哀悼它的過程中,心裡真會湧出一些惆悵,好端端的,怎麼就銷聲匿跡了呢?
回想往昔,在美國的日子裡,我總會把谷歌設成首頁,作為我上網的門戶,包括朋友的,我也總是如法炮製。因為它的速度,也因為它的公共性。多年下來早已成為習慣。
都說條條大路通羅馬,而今與外界的通信渠道無論是Hotmail 或是Gmail,都在國內壽終正寢了。這意味著與許多朋友的聯繫就此中斷,許多還是永久的失聯。
取而代之的是不適應,偶爾還會執著地去嘗試,但結果總是訃告一樣地呈現出:「Internet Explorer 無法顯示該網頁」的祭文。
信息社會卻因為什麼原因,終結了一個媒介的生命。帶給少數人的不便應該沒人會關心。這不比電器時代,黑白電視的消亡,是因為新技術的誕生帶來更新換代的結果,而你也心知肚明,此非彼也。
但這樣的感慨真不必多發,更無需耿耿於懷。有時忘記和習慣是最積極的生活態度。適者生存的道理四海皆準,讓不快和煩惱如過眼雲煙,讓愉悅和忙碌充實每時每刻。這大概就是佛家活在當下理念的精髓吧。
生命短暫,時間寶貴,我們只有珍惜每一分鐘,去行動而不是停下來感慨和發牢騷,完成和實現心中每一個願望和理想,把多做有益於社會的事情作為行為準則,就沒有虛度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