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文革的謊言: 林昭冤案的背後較量

作者:文廟  於 2016-9-21 23: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雜談|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9評論

關鍵詞:林昭, 文革, 彭恩華

林昭悲劇最後發生在1968年。沒有人比林昭的家屬更能體會那份悲傷,那個難以敘說的的痛苦。作為林昭的胞弟---彭恩華先生也一定充滿了悲憤和哀傷。彭家悲劇對他來說是個傷痕,是任何其他人不能理解的傷痛。許多人敬仰林昭,因為她是維護人性尊嚴的典範,知識分子的驕傲。凡是知道和了解林昭和彭恩華的人都會明白,真正紀念的人不會在這個傷口上撒鹽。作為彭家的獨子,彭先生生前對整個事件的真相最有發言權,但他始終保持著沉默。彭先生有錯嗎?是他最能代表林昭,還是那些與他無關,以紀念林昭為名,沽名釣譽的人?林昭為真相和良知而獻身,他的胞弟和她肝膽相照,心靈相通,在文學領域裡默默耕耘。看看最近諸多彭先生生前好友的回憶文章,不難發現彭恩華和林昭一樣,是個講真話的人。

彭先生自80年代起,不肯和所謂「知情人"合作,為林昭事件背書。一直到去世為止,他不肯說假話,不肯擁抱其他人的政治熱情。每一個懷念林昭的人,關心文革歷史的人,都應該對彭家所有的人保持尊重,實事求是地記錄林昭和她的家人。彭先生作為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世時,他從不會為這些扭曲的文字去反駁。我們不妨回憶一下所謂「知情者「最早記載彭家家事的資料。可以想象很多人找他,他的姐姐,甚至前妻討問過資料,網上這樣的記載和抱怨還少嗎?彭先生一個字也不給,這就是彭恩華的性格。有文章記載,林昭的照片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彭家對此並不高興。

隨後多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憑空捏造事實,遷怒於林昭家人的文字:「走上兩條截然相反的道路」,「玩世不恭」,「打罵母親」,「拋妻離子」出國。。。他去世后,各種毫無理性的文字更加泛濫。

文革期間,作為「壞分子」和「狗崽子」的彭先生被要求去新疆,處於長期被管制挖壕溝的境地。他的姐姐彭令范很早就搬了出去,也被迫劃清界限。無工作的彭先生無處可走,如去了新疆,則將丟失戶口,或居住的公房。彭家完全清楚林昭事後家族的處境和命運,大慨也不用懷疑全家人對他的期待和盼望,哪怕只有一絲的希望。毫無疑問,意識清醒時的彭母要使街道,鄰居,近親,朋友等完全相信,彭恩華也是徹底劃清界限的。如真有彭母遺留的手跡,也不會讓文革的過來人感到吃驚。處在那個特殊的時期,彭家還有其它的選擇嗎?

文革期間,家庭間互相揭發的事並不少見。問題是誰會去保留這些東西?尤其是來自多個反革命家庭的文字資料,那可是要殺頭的事情。奇怪的是最早披露所謂彭家「真相」的文人,都承認文革期間,基本上未與彭家交往。身不由己,也不能責怪他們。但怎麼可以有選擇地拿出文革時期家庭成員之間的「證詞「來「紀念」林昭,並被他人用來抹黑林昭家人和反對文革呢?他們受過文革的衝擊或沒被整過吧?不會不懂這些常識,或者還有其它隱情?

有幾件事把彭家感情的真相徹底暴露出來,但抹黑彭家的人在文字中里是一定要迴避的:

1.彭先生朋友記載:「他(彭先生)曾經說過姐姐被槍斃后,他媽媽去收屍。勇敢的母親啊,在那年代收「反革命」的屍多麼風險呀!不久警察來收五分錢子彈費。我也常見過他媽媽,後來得了精神病。當時江青還在台上,老太太看到大字報上江青相片,常就自言自語:這個是婊子呀,說完被人家打的半死不活。「

2.彭母被打,跌在公園裡, 姐弟聞訊后,趕去大哭,但醫院不予治療,第二天去世。 網上有大量的記載。

3.彭恩華冒著殺頭的風險,在家中長期秘密保護不同時期,來自上海蘇州的三個反革命的骨灰盒,連前妻和姐姐也不知情,這大慨也得到了其他人的幫助。如果當初沒有「徹底劃清界限「的安排,這些骨灰盒是斷然不可能長期被彭先生保存的。胞姐彭令范在彭恩華去世一個月後(答電台採訪),才公開說出骨灰盒放在家裡一事。並指出:「骨灰箱是有一個女士保管的說法,這不是事實。」但為何有人一直要造這個謠呢?

對彭家傷痛的肆意歪曲是有跡可循的,這裡僅能引用幾個典型的文章,加以說明。

馮英子著《許憲民二十年祭》(1998)(見附件1)中提到「那時她為了逃避兒子的虐待,家裡也不敢住,常常這個朋友那裡住幾天,那個朋友那裡住幾天,我開頭還不懂她為什麼如此神秘,後來才弄清楚了的。「

至於馮英子怎麼弄清楚的,聽來的還是看來的,「後來」是指何時,未予說明。馮英子也提到:」但我確實看到過許憲民在生命最後時刻寫下的文件,述說她在家中的遭遇,一個在社會上奮鬥一生的人,卻逃不過家屬對她的虐待。

請注意「文件「這兩個字。那個年代」文件「,或」交待文件「通常是寫給官方(管制者)看的。當時的常識是:一個反革命是不能亂寫字給其他人的,別人也不敢接受。」最後時刻「應當是去逝前的1975年了。他為何不直接寫:「許憲民在生命最後時刻寫給我的信。。。「如這樣寫,「確實」兩字大慨就屬多餘了,且更能反映二人之間的關係和文章的可靠性。說穿了,他只不過是看到一份舊的官方檔案而已。

馮英子寫到與彭母許憲民的最後一面卻是1973年:

   「我大吃一驚,趕忙回過頭去。只見她披著一頭亂髮,穿著一套油漬斑斑的破衣,在秋風中顯得很蕭瑟的樣子,腳上的鞋子已經沒有跟了,那毫無血色的面孔上,嵌著一對目光遲鈍,滿含憂傷的眼珠。她說話時環顧左右,帶著一點恐怖神情,那樣子有點像《祝福》中暮年的祥林嫂。但是我終於認出來了,她是許憲民。

  「大姐,是你!」

我驚詫得不知所以,看到許憲民變成如此模樣,一種刻骨的悲哀,油然而生。但不等我說話,她已經加快腳步,走到馬路對面去了,很明顯,她是避著我,也怕連累我,因為她那時頭上帶著一頂「歷史反革命」的帽子。

馮英子感到許憲民是避著他,也怕連累他。注意這次見面與上文提到的」最後時刻「有兩年的時間。但文內從未提到後來被渲染的馮英子有「遺書「一事。難道寄「遺書「和保存反革命的」遺書「就不怕被連累了嗎?注意還有這段:「過了一年多,我離開了「五七幹校」,搬了家,有一天借了輛黃魚車去運點東西,在延安路茂名路口,碰到許憲民的兒子,他告訴我說:「媽媽死了」。奇怪嗎?馮英子收到了「遺書「,但卻沒有一點責備的意思。那份」文件「顯然是多年後才看到的。

話說林昭(34) 第十五回(中) (附件2)中寫道「許憲民去世前有遺書寄上海馮英子和趙之華,內容基本相同,都是訴說家門大逆大悲之人倫慘劇和交代自己後事。然事涉家族隱私,應有家屬酌情披露。據知,這份遺書尚存人世。說書人曾聆此遺書部分章節。。。「

到此時,遺書保留者擴展到了兩個人。為了紀念林昭,保護家族隱私,似乎是外人不應該透露的。如果遺書是真的,讀者有無想過許憲民(假如她那時還有正常的思維)的目的是什麼?難道想要馮趙兩人有朝一日去報復她的獨生子?馮英子已經知道許憲民是被逼瘋的,那麼馮為何要用這種方式去面對老友的兒子呢?

附件3的文字寫於彭先生去世后,該書作者似乎看到了所謂「遺書「。我本不想引用過多這些骯髒的文字,但為了讓讀者看清楚事情的演變,我還是把它放在了附件中。」1972516日至1975614日,彭恩華9次毒打母親,有一次幾乎將母親打死!許憲民多次向鄰居、居委會和派出所求救,但沒有一點用處。許憲民被逼無奈,不得不起草了一份厚厚的遺書《我為什麼被親生兒子毒打九次》,一式數份分寄友人作為憑證,馮英子等人至今仍存留著這份讓人唏噓的遺書。。。「

注意細節說得很清楚,」遺書「擁有者又從二人變成了多人。不怕被郵局檢查,還是寄去的。記得文革時期,私人書信第一句照例多是」敬祝毛。。。。「, 就是怕被檢查嗎!事情如屬實,真應該為這些人感到驕傲,那麼多人不怕被砍頭,保存大反革命的書信,但卻怕在馬路上被相認。不幸的是還有一個不光彩的可能性,以彭家的聰明不可能不知道誰是軟骨頭。收信者必定告發,當局則可確認彭先生已完全劃清界限,從「壞分子」變成了「可以改造好的子女」。作者知道結局嗎?

作者趙銳可能不知道,那時還沒有複印機,真的看過三份以上的不同手抄本嗎?

似乎是馮英子那份流了出來,作者說得很不確定,且作為了「憑證「,來定罪彭家的骨肉。問題來了,這又不是林昭的血書,為何不將原件拿出來,放在書內或網上?讓醫學專家,字跡專家和文史專家來鑒定它的真偽,讓後人來探討問題的根源,讓讀者看看文革時期的文件是如何寫成的,這難道不是對林昭最好的紀念嗎?

鑒定作者的意圖和這些文字的真偽並不難。翻到267頁,作者對彭先生的描述充滿了謊言和欺騙。我絲毫看不出來這些謬誤是來自筆誤。僅舉幾例,「離婚後,隻身出國」,」也不介入家族有關的活動「(是彭先生代表彭家,還是其他人?),」拋妻離子「,等等。

夠了!還值得花時間去辨別真偽嗎? 一個沒有誠信的作者,卻大做廣告,聲稱寫的是「真相「,這是在紀念林昭嗎?

1. 《許憲民二十年祭》

http://humanities.uchicago.edu/faculty/ywang/history/linzhao6.htm

(原載馮英子著《風雨故人來》186_202頁,山東畫報出版社1998年4月版)

   我生於農曆乙卯年正月初四日,正確的說,也就是1915年2月17日,進入乙亥之後,整整八十歲了。幾十年來,過著和平的生活,人的壽命大大提高了,七十八十不稀奇,劉海粟先生在世時,在他的畫上落款「年方八十」,這個「方」字,大有氣派。不過像我這樣的人,一生顛沛流離,風風雨雨,竟然也活過了80歲,不能不是一個異數了。

   我不是蘇州人,生於崑山,長在同里,但蘇州同我的關係實在太深,1934年到1937年,我在蘇州;1947年到1948年,我也在蘇州;我作過記者,辦過報紙,參加過劇團,搞過歌詠隊,因此我在外面的時候,人家都把我當蘇州人,1944年我在桂林見到柳亞子先生,他後來送我的詩說:「萬里從亡吳縣馮,一朝來訪吳江柳」,可見他是把我當作蘇州人的。可是我在蘇州的時候,蘇州人卻不把我當作蘇州人。把我當蘇州人的,卻是許憲民同志。

   蘇州出過許多巾幗英雄,然而我認為在現代的蘇州女性中,夠得上稱為巾幗英雄的,許憲民同志應當是其中之一。在蘇州的歷史上,不可以沒有許憲民的傳記,不可以忘掉這樣一個人。可是許憲民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年了,我到現在沒有看到寫她的文章,自然不用說傳記了。每年逢到清明,終有一點惘然之感。

   豬年已來,清明將到,我想如果再不寫一寫許憲民,豈不要在蘇州歷史上留下一塊空白,因此,乘我還拿得動筆的時候,我非寫一寫許憲民不可。

   1934年,我在崑山因為得了一個「火種」的綽號,耽不下去了,洪亦淵先生介紹我認識了金家風先生,金先生介紹我到蘇州《早報》作記者。蘇州《早報》是一張後起之秀的報紙。當時蘇州有三家日出對開兩大張的報紙:一家是《蘇州明報》,它的歷史最悠久,據說是代表當地士紳的報紙;一家是《吳縣日報》,銷路最好,據說是代表蘇州工商界的報紙;《早報》自稱代表蘇州知識分子的,它的負責人很多是教育界的人物。

    我是《早報》的記者,1934年,正是「九?一八」和「一?二八」之後,抗日救亡運動正在發展,每一個年輕的知識分子,對此都有極大的興趣,我們自覺地組織了一些讀書會之類的團體,閱讀一些政府禁止閱讀的書籍。只要聽說有人是CP或CY,我們就對他肅然起敬,以為是一盞指路明燈。那時候,許憲民在蘇州已很有一點名氣,我很快聽到人家對她的議論,說她有個哥哥叫許鶴年,是CP,大革命時是江蘇省委書記,又是青年部部長,被國民黨所殺害。

    還不滿十六羅的許憲民,老早就跟隨著哥哥鬧革命,加入了CY,是蘇州第一個穿上軍裝的女性。僅僅這一點,就便我對她肅然起敬了。後來聽說許憲民的丈夫叫彭國彥,葉楚倫作江蘇省省政府主席時,舉行過一次縣長考試,彭國彥中了第一名,人稱彭狀元,任為吳縣縣長,同許憲民結了婚。可是沒有好久,就同當地的士紳鬧得很不好,調到蘇北邳縣去作縣長了。

    從滬寧線上的大縣調到蘇北的偏僻之區,當然是種降級。可是此君還是同當地的士紳弄不好,很快又被政府開了缺,到蘇州來作寓公了。許憲民既是一個革命的女性,又是一位縣太爺的夫人,這兩者之間,怎麼聯繫在一起呢?這使我在認識她之前,既有一點久仰之心,也有一點好奇之感。

    我已記不起怎樣同她認識的,記得第一次應邀到她家中去時,他們住在山塘街上,青山、綠水橋之間,我以為縣長先生的公館,一定是黑漆牆門,鐵釘銅環,說不定門前還有一垛照牆,像《紅樓夢》里描寫的賈府一樣。結果大失所望,原來是縮在一家雜貨店後面的一幢普普通通的平房,我進去的時候,彭國彥拿著一本書坐在竹椅上,許憲民手裡抱了一個孩子在餵奶。完全是一對生活中常見的夫婦。

     這次訪問,我才發現彭國彥做不成縣長的原因:其實此君是一個道道地地的書生,雖然在英國留過學,有一點威斯敏斯特式的民主思想,但卻更多是中國書生的迂,也有點正直,他在他夫人的影響之下,把一些共產黨員放走了。在國民黨的官場中,一個這樣的書生怎麼會受到歡迎呢?又怎麼能容許這麼一個縣長呢?所以,他很快從「狀元」變成了一個平頭百姓。

     而許憲民呢?她白白胖胖,從表面上看起來,像蘇州的市民,然而她熱情、豪爽、正直,她關心國家大事。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日益加劇,蘇州是根據《馬關條約》,有一個日本租界的,在蘇州閶門外的日本浪人,無不趾高氣揚,隨時都在製造一些不大不小的糾紛,中國政府對之無可奈何。許憲民當時就告訴我說:「你們作記者的,要多多注意這方面的情形啊!」

    1934年,我才二十歲,而許憲民這時是二十六歲,我很快把她當成自己的大姐,她呢?也以大姐的身份,把我當作她的弟弟了。我不僅同她熟悉,同彭國彥先生熟悉,也同她的媽媽、她的弟弟熟悉了。記得不久之後,她同項堅白、謝玉如等幾位大姐,發起成立「蘇州婦女會」,吸收大量女青年參加,進行救亡的宣傳和戰地救護訓練,她們那個婦女會的文件、宣言,大都出自我的手筆:她們的演出活動和歌詠活動,也大都是我幫她們搞起來的。抗日戰爭時期,我走遍西南各地,碰到不少人都是許憲民當年的學生,她們極大多數穿上了戎裝,站在抗日戰爭的前線。吳中婦女,光照天地。

     那時婦女會的地址在玄妙觀中山堂。當然這些活動不能不引起國民黨的注意。我記得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就以領導民眾運動為名,派了一個特務駐在中山堂,此人還用一些進步的議論來迷惑人,把人騙去。

    30年代的年青人,救國心切,誰都想在沉沉的黑暗中找到一條光明的道路,而且大家都是那麼單純、那麼善良,一不小心,是很容易落入圈套中的。許憲民常常提醒大家要注意,要警惕,這使那個特務極少得手,即使有個別的人同他有些來往,別人就會敬而遠之的。1942年,我在江西吉安被國民黨特務逮捕,那個特務對我說:「馮××,我在蘇州就知道你了!」想不到此時此地,此情此境,也會「他鄉遇故知」的。

   1937年「七七」事變之後,我作戰地記者去了。那年11月中旬我回蘇州時,實際己到了淪陷前夕,蘇州城裡,空無一人,市中心區,烈焰騰空。這個有幾千年歷史的江南名城,已經暴露在敵人的槍炮之下,等待著不可知的命運了。許憲民他們到了哪裡去了,我不知道,也無暇知道。直到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我從同里突圍到上海,經香港,走廣州,去到長沙,才知道許憲民夫婦也到了長沙。

    在長沙,我住在南門外天鵝堂青山祠42號,他們住的地方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平地一聲雷」。據許憲民告訴我,有一次敵機轟炸長沙,一顆炸彈穿過他們住房的屋頂,打穿樓板,落到地上,竟然沒有爆炸,不然,他們真要在平地一聲雷中化為灰燼了。彭國彥看見我到了長沙,建議我留在那裡,同他一起辦一家報紙,他說他有個朋友叫羅時實,是陳果夫作江蘇省主席時的秘書長,可以在經濟上幫點忙。但不久我接到范長江同志從漢口打採的電報,要我速去漢口,便改變了留在長沙的打算。

    我到漢口參加了中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的工作,田家鎮告急之時,又奉命撤往重慶,設立青年新聞記者學會駐渝通訊處。大概就在1938與1939之間,我接到許憲民的來信,她告訴我長沙大火后,他們退到常德,但是還要退到哪裡去呢?而且她又帶著兩個孩子,小的還在吃奶,一家四口,行動艱難,因此她決心經由海防,返回上海,再到蘇州去。好在她只要一息尚存,總是會戰鬥下去的。

    從此我失去了同許憲民的聯繫,直到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之後,那年10月,我隨接收蘇州的第五師李則芬將軍一起到了蘇州,才又見到了許憲民。那時她住在濂溪坊,依然是一幢單開間的平房,人的變化也很少,只是好像有點發福了。但我從別人嘴裡,知道她那幾年蹲過日本憲兵隊的監牢,蹲過汪偽組織的監牢,吃足苦頭,受盡折磨。她呢,咬緊牙關度過去了,而且始終同抗日的朋友們保持著聯繫。   

    抗日戰爭勝利后,徐夢周等搞了個吳縣縣銀行,給許憲民一個董事的名義,她憑此關係,像從前搞蘇州婦女會一樣,依然活躍在蘇州社會上。她到處排難解紛,招是惹非,什麼不平的事情找到她頭上,她總是儘力之所及,為你辦好。1946年時,我在蘇州辦了一份《大江南報》,先是四開三日刊,後來改為日刊,改為對開大張。這張報雖由我挂名,其實完全由陸春芳先生負責,我工作在南京,也管不著它,但後來卻為劉賡華所控訴,我作為社長,自然只好到蘇州來應訴了。許憲民知道了,趕快出來為我調解。她認為沒有必要打這樣的官司。由於她的調解,原告很快把訴訟撤回了。1948年時,我的《大江南報》因為揭發一個充當中統特務的資本家用槍迫選的行為,同這個資本家結下了仇,報紙終於被封閉了,而且不久抓走了我們一個叫鞠盛的記者,說他是從蘇北派來的。我一看情形不對,決定到香港去了,臨行,我把營救鞠盛的事就託了她。我到香港不久,得到鞠盛的來信,他平安出獄了。

   蘇州有個叫常東娥的小學教師,被兩個有軍統背景的人,強姦之後殺死。她的母親奔走呼號,到處告狀,均無結果,後來弄到了許憲民手中,許挺身出來,表示支持。特務們寫信恐嚇許憲民,信中還附了一顆子彈。許不為所動,把這封信在地所辦的《大華報》上揭發了。她幫助常母訴訟,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當年蘇州人講起此事,無不為之眉飛色舞,翹著拇指,讚賞許憲民。我發現這個滿口吳儂軟語,滿身溫文爾雅的蘇州女兒,心中蘊藏的永遠是一團正義的烈火,正是憑著這團烈火,儘管已是人到中年,仍奮鬥不息,在群眾的支持下,出任《大華報》的社長;在史良同志的支持下,競選了蘇州的「國大」代表。

   許憲民對於中國人民的解放更滿腔熱情,並為之奮勇鬥爭。在接近解放的前夕,中共中央華中局江南工委,曾派陳偉斯同志到蘇州,設法建立一架電台。

   陳偉斯同志找到了許憲民,她以滿腔熱情,支持了陳的工作,用積存的二百元美金,為陳配備了電台,能同蘇北通話。有趣的是,她還向陳偉斯提供了不少情報,她通過國民黨的一個電訊局局長,竊聽國民黨的來往電訊,交陳使用;她通過因刺孫傳芳而名揚天下的施劍翹,打入上海警備司令部陳大慶的心臟,弄到一些情報,交陳使用。這些材料,都是陳偉斯同志直接告訴我的。陳是我《新聞日報》的同事,他的家在蘇州時也同我住在一起,那幢前門在鎮撫司前、後門在桂和坊的房子。在「反右」時候,竟說陳是假黨員,我也百思不得其解。現在陳是上海《解放日報》的離休幹部,問題弄清楚的時候,已經垂垂老矣!

  1948年時,許憲民曾告訴我,嚴欣淇和他的手下,為了搞垮我的《大江南報》,說情送禮,遍於南京、鎮江,大概用掉了一百萬元金圓券,而且千方百計,想把我和共產黨掛起鉤來,因此我也只好跑到香港去了。我在香港一住幾年,1953年回到了上海,在《新聞日報》工作,有一次幾個同事約好在福州路的一家山東館子聚餐,在席上,卻意外地見到了許憲民,她告訴我己經遷到上海,住在茂名路159號。至於彭國彥呢,他們已經離了婚,原來這位彭先生做了兩任縣長之後,一直賦閑在家。別人是「三年窮知縣,十萬雪花銀」,他卻是兩袖清風,一文不名,依然是個四壁徒然的窮書生。而且,他那麼迂,那麼耿直,別人也不敢領教他了。君子固窮,達人知命,這也沒有什麼,可是長期的書空咄咄,鬱郁難平,不免使自己的脾氣越來越怪,越來越同人難於相處,最後,他們這一對夫妻不得不以分離結束。這是人生旅途中的不幸,也是人世間的悲劇,然而能怪誰呢?誰世不能!(這裡附帶說一說,聽說在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彭先生被勞動改造,被迫敲石子謀生,最後是油盡火滅,餓死了的。我曾經接到過他的求援信,可是在當時階級鬥爭的嚴峻形勢下,作為一個靠工資吃飯的國家千部,我有什麼辦法呢?愛莫能助,歉疚萬分。)[編者註:據彭先生子女講,彭國彥是吃滅鼠藥自盡的。]

   那時我主要在做夜班,白天呢,又分工管幾個組,要參加一些會議。我這個人,對於新聞工作有一點天生的愛好,一進報社的大門,簡直不知白天和黑夜,很少空餘的時間,而她呢?雖然住在上海,工作關係卻還在蘇州,她既是「民革」的成員,又是「民盟」的成員,更是什麼蘇福長途汽車公司的經理,因此常常去蘇州,雖然住得很近,卻很難得見面。

  1957年,「反右」開始了,許憲民的大女兒林昭,這個從小熱愛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江南女兒,這個一言一行都用四卷宏文作為自己做人、求學標準的北大學生,這個從小就受到母親那種正直、熱情、像一團烈火那樣性格陶冶出來的女兒卻變成了「右派」,林昭自己,當然始料所不及,而許憲民呢?更加痛心疾首了,她想不到用最大精力去培養出來的女兒,竟然是共產黨的「敵人」,這一下,她如同從高空中摔了下來,天地茫茫,不知所措了。許憲民沒有被劃成右派,但這個打擊比她自己劃成右派更大。有一次,林昭從北京回上海,我請她母女兩人吃飯,我發現她消沉得很,似乎已經失去了自信,年輕時候的如火般革命熱情不見了,年輕時候的豪情勝概,也開始從她身上消失了。

  然而更大的打擊卻是史無前例的十年浩劫。

  1966年,我在上海《新民晚報》工作。運動一開始,我這樣的「老報人」自然在劫雍逃,先被拋出。那年8月17日,我們那裡的「造反派」就把我打成「牛鬼蛇神」,關入「牛棚」,直到第二年5月13日,才宣布「解放」,但好景不常,到了這年12月,張春橋對上海的老知識分子要來一次徹底的掃蕩,跟在張春橋、徐景賢後面的「造反派」,自然聞風而動,率先響應,我又一次成為「牛鬼蛇神」,而且因為我在香港作過《文匯報》和《周末報》的總編輯,罪名竟然是出賣人民、出賣祖國的雙料反革命分子,真是駭人聽聞。但最使我不安的,我們單位的那些「造反派」,竟然無緣無故去抄了許憲民的家。

   那是1967年的12月22日,那天,上海出版的《解放日報》和《文匯報》上,都登了我們單位一個造反派的來信,而且兩報各自加了口徑一致的《編者按》。當天晚上,我們那個單位的在徐景賢旗幟下的「造反派」,分八路出動,打人、抄家,無所不為。恰巧那天白天我去過許憲民的家。他們得悉之後,竟以查抄我一個文件為名,去抄了許憲民的家。從晚上八九點鐘一直折騰到深夜,箱子只只撬開,書籍、雜物,丟了滿地,狼藉不堪。我做過幾十年新聞記者,總算見過不少違法亂紀的行為;也看過法西斯暴行的紀錄,然而這個樣子的無法無天,卻為有生以來所僅見,而它偏偏發生在社會主義的中國,發生在掛著「新聞戰士」標誌的「造反派」手中,我還能說些什麼呢?我無法解釋對許憲民的歉意。然而許憲民在遭到這場飛來橫禍之後,卻並不曾對我有任何誤會,她知道在那樣情況下,一個正常的人,特別是一個比較正直的人,是無能為力的。當我的住處被縮小到只有八九平方米,連三張吃飯的桌子也無法放進去時,她還經常到我的斗室來坐坐,即使我去了「五七幹校」,還經常有著來往,書本上說的相濡以沫,相噓以氣,大概正是這種情形吧。

   有一次她告訴我,有兩個人向她「外調」,查問我同特務的關係,她告訴他們,從她認識馮英子開始,就知道特務一直盯著他,至於他同特務有什麼關係,卻沒有聽說過。我說,這也沒有什麼,因為從那些「造反派」的眼中看來,我在香港,論地位,論生活,都不知要比國內好多少,為什麼丟掉了這些回來呢,不是另有原因嗎?什麼原因,他們的常識只能想到「派遣特務」上去了。一個知識分子對待自己民族、自己祖國那種深沉的受,他們能理解嗎?不能!他們有這樣的情操嗎?沒有!這也正是「夏蟲不足以語冰」罷了。

   不久,這場「文化大革命」當然也在蘇州橫掃一切,許憲民被掀回蘇州,批鬥、折騰,折騰、批鬥,最後竟至替她戴上「歷史反革命」的帽子,一個月發30元生活費。而她呢,還要從這30元中抽出一部分來,撫養她在上海的兒子。困頓的生活,艱難的歲月,一步一步把她推向下坡,發展到衣食不給的地步。有一次我到她家中去看她,發現床上只有兩條棉胎,連被面和被裡也沒有了。許憲民這樣的人,她做過銀行的經理,做過「國大」代表,無論如何困頓,也不可能達到這樣的地步。後來我發現,她之所以如此困頓,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家庭煩惱上,那時,她的大女兒作為「死不改悔的右派」,被關在提籃橋的牢中,她的二女兒則在一家醫院工作,絕少回家,她的兒子呢?則自有他的生活方式,母子之間,找不到共同的語言,這也使許憲民傷透了心。

  1968年的春夏之交,一個更大的打擊來了,她的大女兒林昭,在上海提籃橋牢中被殺害了,通知她這個消息時,還要向她收取五角錢的子彈費,因為「無產階級的子彈,不能在反革命身上浪費」的。許憲民接到這個噩耗時,五內俱焚,欲哭無淚,整整一個晚上,徘徊在蘇州河的邊上,幾次想縱身一躍,了此殘生。也不知什麼原因仍然鼓起了她求生的勇氣,第二天還是拖著她疲乏的身子,摸回那空無一人的家中。記得不久之後,她同我談到這件事時,真的哭了。相識幾十年,這個內心剛強到極點的女人,我第一次看到她流淚。她給我看了林昭一些遺作,這個不滿40歲的江南女兒,她那麼深沉地哀悼著民族的不幸,人民的苦難。我讀著這些作品,也不能不流淚了。那時她為了逃避兒子的虐待,家裡也不敢住,常常這個朋友那裡住幾天,那個朋友那裡住幾天,我開頭還不懂她為什麼如此神秘,後來才弄清楚了的。

  大概是1973年的秋天吧,那時我早已離開了「牛鬼蛇神」的隊伍,作為一個「解放幹部」了,可是人還在「五七幹校」,而且我們那個連隊對我還有「法外施仁」的「照顧」,把我弄到飼養場去養豬。不料我一到飼養場,卻大為稱心,因為那些豬玀沒有人類的機心,比有些人好伺候得多了,而且一個月有四五天休假,一回上海,脫下了那像三代貧農般的「制服」,換上褲縫筆直的褲子,在馬路上遛達,思想上一點兒負擔也沒有,那倒真正是一種休閑的生活。

   一天,我正在復興中路陝西路附近遛達,忽然有一個瘋婆子向我迎面走來,她同我擦身而過之後,回過頭來向我招呼:

  「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

   我大吃一驚,趕忙回過頭去。只見她披著一頭亂髮,穿著一套油漬斑斑的破衣,在秋風中顯得很蕭瑟的樣子,腳上的鞋子已經沒有跟了,那毫無血色的面孔上,嵌著一對目光遲鈍,滿含憂傷的眼珠。她說話時環顧左右,帶著一點恐怖神情,那樣子有點像《祝福》中暮年的祥林嫂。但是我終於認出來了,她是許憲民。

  「大姐,是你!」

   我驚詫得不知所以,看到許憲民變成如此模樣,一種刻骨的悲哀,油然而生。但不等我說話,她已經加快腳步,走到馬路對面去了,很明顯,她是避著我,也怕連累我,因為她那時頭上帶著一頂「歷史反革命」的帽子。

   這個從1925一1927年大革命開始,就獻身於社會的人,這個為中華民族自由和獨立奮鬥了一生的人,竟然是「歷史反革命」,什麼是歷史呢?難道可以由「造反派」隨意製造的嗎?一個民族到了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可講呢?看到了許憲民之後,我一連不安了幾天。過了一年多,我離開了「五七幹校」,搬了家,有一天借了輛黃魚車去運點東西,在延安路茂名路口,碰到許憲民的兒子,他告訴我說:「媽媽死了」,幾乎如一個晴天霹靂,這時我才想到,那次在復興中路上的邂逅,竟然是我見她的最後一面。

    我認識許憲民將近半個世紀,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她對於我們這個社會主義社會,幾乎付出了全部熱情,不想她竟得了這麼一個結果,直到「四人幫」粉碎之後,許憲民得到了平反、昭雪,她的女兒林昭也得到了平反、昭雪,而且北大校園還為她設了一個紀念堂,才覺得心中平靜下來,然而,許憲民的最後的那個樣子,卻永遠無法從我心中抹去。

    我不知道許憲民死的確切日期,也不知道她怎樣死的,有人說她最後還是跳了蘇州河的,有人說她死於上海第一人民醫院。反正這一切已無關緊要,但我確實看到過許憲民在生命最後時刻寫下的文件,述說她在家中的遭遇,一個在社會上奮鬥一生的人,卻逃不過家屬對她的虐待,因此,當我接到為她開追悼會的訃吉時,我也採取了逃避的辦法,不曾去參加,因為我確實不想看那些曾經折磨過她的人,此時此地,又在扮演什麼角色。

    許憲民和林昭平反以後,林昭的同學為她們母女在靈岩山後面造了兩座墳,墳對著韓世忠的墓地,雖然我知道墳中其實什麼也沒有,但是我去了幾次,以寄託我這個小弟弟對她的哀思。

    今年是許憲民逝世的二十周年,現在蘇州的青年朋友,大概都不會知道許憲民其人,其實,她對蘇州的貢獻,是非常突出的。「江山信是東南美」,東南之美,就美在有這樣的人物,這樣的思想。她像一團烈火,燃燒著人間。我以為蘇州人是不應當忘掉許憲民的,有許憲民這樣的人,也才是蘇州的驕傲。我希望《蘇州雜誌》登我這篇文章,也希望蘇州的朋友記住這些歷史。

乙亥春節,寫完於上海。

附件2.

話說林昭(34) 第十五回(中) 作者﹕黃河清http://www./gb/9/4/18/n2499366.htm

。。。林昭死後,許憲民被街道居委會宣布為歷史反革命分子。

一九七二年,許憲民穿白衣在靜安寺電車軌道卧軌自殺未死獲救,重傷殘廢拄拐行走。王若望去看望她,她神經緊張地招呼王快走,生怕街道小組長會來。
一九七三年某日,許憲民老朋友,上海作家馮英子在復興中路陝西路附近邂逅許憲民:「忽然有一個瘋婆子向我迎面走來,她同我擦身而過之後,回過頭來向我招呼:『你的問題解決了沒有?』我大吃一驚,趕忙回過頭去。只見她披著一頭亂髮,穿著一套油漬斑斑的破衣,在秋風中顯得很蕭瑟的樣子,腳上的鞋子已經沒有跟了,那毫無血色的面孔上,嵌著一對目光遲鈍,滿含憂傷的眼珠。她說話時環顧左右,帶著一點恐怖神情,那樣子有點像《祝福》中暮年的祥林嫂。但是我終於認出來了,她是許憲民。『大姐,是你!』我驚詫得不知所以,看到許憲民變成如此模樣,一種刻骨的悲哀,油然而生。但不等我說話,她已經加快腳步,走到馬路對面去了,很明顯,她是避著我,也怕連累我,因為她那時頭上帶著一頂『歷史反革命』的帽子。」
許憲民死於一九七五年十一月廿五日。廿四日許憲民摔倒在馬路上,有好心的路人送她到上海第一人民醫院救治。救治首先要搞清楚病患傷者的政治身份,以免錯救了階級敵人,次要錢。上海醫院與許憲民所屬的蘇州單位組織聯繫,黨說:反革命不予搶救。許憲民重傷未得及時救治,輾轉呻吟,於次日不治身亡。

許憲民去世前有遺書寄上海馮英子和趙之華,內容基本相同,都是訴說家門大逆大悲之人倫慘劇和交代自己後事。然事涉家族隱私,應有家屬酌情披露。據知,這份遺書尚存人世。說書人曾聆此遺書部分章節。。。

附件3祭壇上的聖女——林昭傳(趙銳 著)http://blog.renren.com/share/249367876/4451252568

1968年林昭遇害后,許憲民五內俱焚,欲哭無淚。整整一個晚上,徘徊在蘇州河的邊上,幾次想縱身一躍,了此殘生。也不知什麼原因仍然鼓起了她求生的勇氣,第二天還是拖著疲乏的身子摸回空無一人的家中。林昭死後,彭恩華對母親的折磨變本加厲。從1972516日至1975614日,彭恩華9次毒打母親,有一次幾乎將母親打死!許憲民多次向鄰居、居委會和派出所求救,但沒有一點用處。許憲民被逼無奈,不得不起草了一份厚厚的遺書《我為什麼被親生兒子毒打九次》,一式數份分寄友人作為憑證,馮英子等人至今仍存留著這份讓人唏噓的遺書

。。。 我不幸而作了壞分子的母親,所付出的代價太殘酷了。同時,以腐朽的資產階級教育方式寵愛下一代,種了惡因,今天該自食惡果。許憲民對友人說:我決不會自殺,如果哪天我莫名其妙死了,肯定是那個逆子打死的!你們要為我伸冤!由於彭令范難得回家,1971215日又正式把戶口遷到醫院宿舍,許憲民無處可逃,只得在上海茂名南路15911號與彭恩華度日如年!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5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9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6-9-21 23:37
我和馮英子共過事,後來成了好朋友。馮英子不輕易請別人在家裡用餐,我幾乎每周日到他家吃點便飯。他這個人是很反動的,尤其是改革開放之後不久首次出國,走馬觀花德國,回來感慨萬千。他跟我講,這個黨搞不好了,你想想(對我說):蔣介石手裡國民黨縣黨部書記80個大洋,縣長200大洋,現在呢?這不是瞎搞么!
回復 總裁判 2016-9-21 23:40
只要看林昭這一件事,可以斷言:共產黨是法西斯黨。林昭被執行死刑槍決之後,家屬收到一封信,公檢法軍管會問家屬索要子彈費。
回復 文廟 2016-9-22 01:04
總裁判: 只要看林昭這一件事,可以斷言:共產黨是法西斯黨。林昭被執行死刑槍決之後,家屬收到一封信,公檢法軍管會問家屬索要子彈費。
哈 哈, 握手,好啊!這個世界真小,我是彭家多年的朋友,以後多交流。林昭的故事,是文革和上海灘的縮影。官方的遮掩,造成很對疑點,澄清一些基本問題,對了解文革有益。
回復 啟蒙 2016-9-22 01:10
看來水很深呢!
回復 文廟 2016-9-22 01:44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有人真紀念,有人靠騙錢。說是反省文革,但做的還是文革那套。
回復 綠野仙蹤 2016-9-22 18:14
林昭是一座令人仰望的燈塔。
我一直納悶,林昭的弟弟妹妹為何什麼都不寫呢,是太痛了,還是有難言之隱。林的妹妹對林的初戀男友頗有微詞,可我心想您倒是寫呀,他至少還留下了第一手資料。
據說林出事後林的弟弟怨恨母親的偏執觀念把他家搞得四分五裂,有一些知識分子在外溫文爾雅,親切隨和,在家是暴君,呈現給親人的都是獰厲本能的一面。還有許多中國家庭出了事不是互相取暖珍惜,而是彼此怨怪,我只覺得土共把大家搞得太慘了,精神上赤貧,無以救贖。
回復 文廟 2016-9-22 22:22
」據說林出事後林的弟弟怨恨母親的偏執觀念把他家搞得四分五裂,有一些知識分子在外溫文爾雅,親切隨和,在家是暴君,呈現給親人的都是獰厲本能的一面。還有許多中國家庭出了事不是互相取暖珍惜,而是彼此怨怪,我只覺得土共把大家搞得太慘了,精神上赤貧,無以救贖。」 這段話,估計是來自網上常看到的資料。事實上,從80年代起,一直有「惡人」找上門,要林昭的資料。老實說,林案的發揮,已成為一些人攢錢撈名的手段。我當然看過這些資料,漏洞百出。建議你去萬
維 我的網站,裡面有較詳細的林案的案中案介紹。
回復 綠野仙蹤 2016-9-23 14:37
我看的是林昭母親寫的信。
回復 文廟 2016-9-23 21:58
那個年代,他母親必須這麼寫,這是徹底劃清界限的條件,否則會送到新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11: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