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最詳實、最平安的長壽永生之法(一)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21-8-28 14: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永生之法一

  21分鐘


 《最詳實、最平安的長壽永生之法》(一) 

——根據「打通中脈 參考大全」編輯整理 

  (此文價值,無可估量)

2019-05-25  原文、原創  《易經與宇宙能量 》發表於佛教網站  
 
密教經典曰:

「中脈即命根,命根即中脈」。

沒經過靈修的人,『中脈』沒完全覺醒。

中脈是我們中樞神經系統的一個潛伏的通道。

 https://dailytimes.com.pk/162488/traffic-jam-2/

通中脈是開悟的第一步。
中脈所以不通, 是被貪、嗔、痴,堵住了,

雖然中脈通,不一定就是開悟了,
但是,中脈不通,一定不會開悟。

南懷瑾說:中脈通了,才能證入初禪的真正禪定。

「中脈不通而『言』得者,絕無是處。
色身沒有絕對的健康,所以我們通常不能得定。
如果不能去掉身體的障礙,
想入『定境』,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但是如果能做到身心健康,
求證『道業』就比較容易了。

你說『四大皆空』,我打你一巴掌,為什麼會痛?
你說『即是』,那你『隱個身』給我看看!

為什麼隱不了?
因為你的四大、五行、五蘊*,沒有轉。


很多『大德』往生去世的時候
為什麼不能發起『三昧真火』(高頻率的能量)
為什麼不能化成一道光,走了?
因為他的四大、五行、五蘊,沒有得到轉化。

你若想證道、證果,需要先發願坐3500座(禪坐)。」

【說明】

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物質因素。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
五行對應著身體的五臟。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
五蘊中,除了色蘊是屬物質事物,
其餘四蘊都屬精神現象。

十方三世,一切法門,一切修行都離不開禪定。
何名禪定?身心不執、不迷、不住,即為禪定。
又名三昧定境、三摩地。
如果不入四禪八定,三昧定境,難以成就。

三昧一詞,來源於梵語的音譯,
意思是『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

但欲入四禪八定,84千種定境,必須先打通氣脈。

但氣脈怎麼樣才能通呢?

只有六根清靜,不逐六塵

不散亂、不昏沉,正念堅定,

人身的元氣才能生機不絕,旺盛圓滿。

【說明】

四大指「地、水、火、風」四大物質因素。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對應著身體的五臟。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五蘊。五蘊中,

除了色蘊是屬物質事物,其餘四蘊都屬精神現象。

心靜久不動,元氣一步一步的積累,

到一定的量后,氣脈自動會被旺盛的元氣打開。

世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功法,
教人直接修氣脈,轉河車(轉小周天)。
此類功法,萬不可學,很容易走火入魔。

為什麼?

因為元氣就如電視機的電源,氣脈就如電線。
你不充電、接電、發電

(你心不能真清靜,
『體表』穴位,不能真打開,
  先天元氣就不能充分進入肉身,
  中脈上的七輪元氣,不是真充足)

如果心不靜,直接修氣脈,
那很容易弄壞「電線」(即體內的經脈),
造成「電線」錯亂、短路。
更何況,如果元氣不足,「電源」不足,
就算勉強打通氣脈,也沒多大用處。

世上只有一種真正打通氣脈的方法:

那就是心靜、六根靜,
不求、不迷、不急,靜靜等候,
等到精足、氣足、神足時,氣脈自然會通,
屆時,定境自然會進入了,絲毫強求不得。

世上不管什麼法門,離開心,去修,
離開靜,去修,都是邪法。

一直『心無所住,心無所求,心無所迷地』坐禪。

那麼,
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氣脈?
可不可以計算出來?

絕對準確的時間是算不出來的,
但大致的時間,可以算出來。
如何計算?要坐多久才能打通氣脈?
這有密法,現在公開也無防。

要知道坐多久才能打通氣脈,
得先了解人體的結構。

人體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
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 9為最大,以 歸真,
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 口真氣。


【說明】

易數就是《周易》之數。
易數是我國古代解釋宇宙或萬物的數學模式。 
具體地說,
易數就是河圖和洛書之數。(接下篇)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