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鐘

《河圖與洛書是外星文明遺留下來的嗎?(2)》
親愛的朋友,上回我們談到人們對河洛的第一個誤解是:
認為破解河洛之謎,只要在二維平面探索就行了,
其實河洛是發生在多維空間的事,
如果我們笨笨地只用二維思維的方式來進行,
弄來弄去,無異是緣木求魚啊。

親愛的朋友,
今天,就讓我們接著
來破解或釐清對河洛的一些其他誤解吧。
……(其次)
「河圖」的『河』,不只是指「銀河」。
『銀河之外』還有更寬廣的空間,
即在銀河之外,
還有由數不清的恆星所組成的許多『河外星系』。
『河外星系』的數量約在千億之上。
即使從『銀河系』之內來說,
『河內星系』又可分為
『三垣二十八宿』、北極星區、北斗星區等。
因之,比較穩妥的說法是認為,
河圖是『古代天文圖』
(圖或書以數學模式來表現),
我們不能說它只是『銀河天文圖』。
再次、眾所周知,
我們用肉眼能看見的星,全是後天之氣,
並且
所有的『後天之氣』都是由『先天之氣』轉來的,
若問
咱們可見的那些星光
是屬於『先天氣』、還是屬於『後天氣』呢?
自然『可見光』是屬後天之氣,
接下來,你或者以為,
那些看不見的『不可見光』是屬於『先天氣』吧,
非也!您說對了一半,
答案是『不可見光』中極高頻率部分,
或者可以考慮把它們納入『先天氣』範疇,
但是有許多『不可見光』,仍然屬於『後天之氣』,
關於這點,可以從對人體經絡之氣的認知來推想
——經絡之氣是看不見的(指凡夫看不見),
但是這些看不見的氣,仍屬『後天氣』,
只有當經絡之氣,繼續運轉、升華,
待到其人的『功德圓滿』時,
『後天氣』才能轉為『先天氣』。

我們知道,河圖是反映宇宙本源的,
若就炁論,宇宙來自先天氣,
既如此,
河圖就是古人在實現『人天合一』時所實證的宇宙模式。
因為『人天合一』是超時空的。
古人於聖境中
是絕對沒有世俗所謂的白天或夜晚的,
那麼所謂通過『夜觀天象』才得到對河圖的啟悟,
就是不恰當的說法了。
傳統說法又認為,河圖是從龍馬身上模擬下來的,
這也只是方便說法而已。
好了,現在我們已經了解河洛是人天合一的產物,
這就不免跟占星術扯上關係了。
『河圖』蘊涵占星之理。
古代占星術可用於天文、地理及人事。
至於說到洛書,須知,洛書是由河圖轉來的。
即,河圖為體,洛書為用;河圖主源,洛書主流。
由『河圖』轉化的『洛書』,
暗合『天、地、人的運化脈絡』。
就是說,
洛書表述的是天地及人事變化的條理或布局。
因之,概括地說,
河圖、洛書是古人依照『人天整體觀』
所排布的星象、地理及人事變化的抽象圖式。
河洛蘊含28星宿、10天干、12星次、12地支
及人體經絡的運化之理。
無極、太極、四象、八卦等,皆可循跡於此。
追根朔源,你或我,也是從『河洛數理』中呱呱落地的。
只不過,它認識你、你不認識它們罷了。
河圖上,排列成『數陣』的黑、白點,
蘊含氣的本源;
洛書上,縱、橫、斜三個數字的和,全都等於15,
15中,蘊含氣的運化規律。待續
【「河圖洛書」最早收錄在《尚書》和《易傳》中。
另外在諸子百家(如《論語》)中也有記載。
2014年11月11日,河圖洛書,
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感恩感激並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