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狹義相對論原理(圓梨)

4、古典"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意思
如前述,運動速度是相對的,
我們稱之為"伽利略相對性原理"。
但這只是它所包含的一種意思,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的基本意思是:
"無論觀測的坐標系處於靜止狀態
還是以恆定速度運動的狀態,
同一物理定律都是成立的。"
以上原理,
是通過從船的桅杆上拋下鐵球的實驗推出的,
就是說,無論船是行駛狀態,還是靜止狀態,
從桅杆頂上落下來的鐵球,
都會落到桅杆的正下方。

這是因為船在運動, 鐵球也會隨之運動,
所以,還是會落到正下方。
正像如果有人在日本跳一下,
他不會落腳在中國那樣……。

(原圖出自《人類看得懂的相對論》
[日]新堂進著 欒美群譯 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9月第087頁)
這就好比說,你在一個靜止的空間內,
把一個球扔向正上方,它還會回到你的手中來。
同理,在以恆定速度行駛的電車裡,
向正上方扔小球,小球也依然會回到手中來。
就是說,自己所在的空間無論是靜止的,
還是運動的,都會發生同樣的物理現象。
用更為學術的話來說,就是:
「只要是慣性系,就遵循同樣的物理定律。」。
所謂「慣性系」,是指處於不受外力而靜止
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叫「慣性系」。
靜止的狀態,是說只要沒有外力,
靜止的物體會持續靜止,而一旦物體開始運動,
則以恆定速度和方向持續運動
(即做勻速直線運動)並遵循慣性定律。

(《漫畫相對論》PDF24頁)
【複習】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是在任何慣性系*中
(不論是在A慣性系還是在B慣性系中)
所觀察的或所做的「力學實驗」**,
其結果都是一樣的。
【* 慣性系就是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系統;
非慣性系,就是做變速運動的系統。
**所謂「力學實驗」,
是指那些沒有涉及到電、磁、熱的實驗,
而只是在力的範圍內所做的實驗。】
2分鐘
17世紀,牛頓把有關運動的各種現象,
總結為「三大定律」:
第一慣性定律:存在某些參考系,
在其中不受外力的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第二運動方程:施加於物體的外力
等於此物體的質量與加速度的乘積;
第三定律:當兩個物體互相作用時,
彼此施加於對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所以可以說,
「伽利略相對性原理」就是,
在所有慣性系中,
牛頓運動三大定律均成立。
這些定律提出來已經有很多年了,
時至今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是可以充分利用的。
儘管如此,在20世紀初,物理學家發現,在牛頓力學中,
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現象,
那就是光速之謎現象。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