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92、欣賞科學巔峰之光——薛定諤方程二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9-1-18 20: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薛定諤方程

《欣賞科學巔峰之光》



親愛的朋友,前面曾經說過,

如果薛定諤方程是高中或大學課程,

我們的文章,就要從小學初級階段說起,

您只要稍稍讀一遍,就會對這個世界頂級難題,

留下些或深或淺的印象的。 

讓我們先從薛定諤方程所依據的『對應原理』說起。

量子力學可以在原有的經典物理中,

找到與自己相對應的規律。

所謂的對應原理是指在量子數很大的情況下,

量子理論所得結果,

趨近以往經典物理學的結果,反之亦然。 

薛定諤方程所對應的原理,

正是經典物理中的「能量守恆定律」。 

讓我們先看一下有關「能量守恆」的例子:

 

【圖片說明】關於「勢能」減小;「動能」增加的圖示 

在這個過程中,「勢能」轉化為「動能」。

看上圖:這個處在下坡道的「騎車人」,

當他處在最高點時,

他具有一個由高度(h和質量(m)決定的勢能

當「騎車人」下坡時,

隨著高度(h)的降低(即高度h值減少),

勢能也在減小;但「能量守恆」,

是不允許能量由「有」而漸變為「無」的,

所以,在勢能減少中,另一種量,就產生並增加了,

這就是「動能」。 

「動能」是由質量m和速度v決定的。

在高點時,速度為0,動能也為0

而隨著「騎車人」高度的降低,速度就變大了,

這就意味著動能在不斷地增大。

這種增加的動能,等於減少的勢能,

所以,使得能量能保持守恆。 

「騎車人」到達坡底時,

其勢能抵達最小,動能則達到最大。 

如果此人有「膽」,或者他能像動畫片那樣,

在一瞬間將自己連同車子,全都化為一個圓球,

如同下面的彩圖所示,


動能和勢能 

那麼,這個「人和車」的組合,

就能上衝到與原來的高坡等高的點,

這種上沖之力,

就是一個與下坡相反的力,

但無論怎樣,

動能K與勢能V

二者之和的總能E是不變的, 

即,總能 E = 動能K+勢能V 

這個能量關係式,

同樣適用於描述『微觀粒子』的運動,

只不過微觀粒子的勢能

不是由引力場引起的,

而是由微觀粒子的勢場引起的。

法國王子德布羅意18921987

沿著能量守恆的思路來想,

經過推演,得出了『動量』與『波長』關係式

(波長 λ=  h / 動量p); 

薛定諤(18871961)在德布羅意的基礎上

利用數學技巧經過繁複地步驟,

推出了微觀粒子的『波動方程』(世稱『薛定諤波動方程』)。

「薛定諤方程(含時的)是描述物理系統隨時間演化的方程。

在三維空間里,彌散於某處的微觀粒子,

其「計算方程(含時的)」可以具體地表現為下式: 




薛定諤方程中的符號及其含義,如下:

❤  m 質量

❤ 是『位置 r和時間 t』的波函數

❤ 某種計算符,它代表的是有關『微分』的計算。

❤  「ψ」 ,近似音,讀作「普賽」,

   『普賽』代表波函數  

h是普朗克常數; 

E是所測粒子系統的總能量; 

 V是勢能。 

I是虛數

虛數可以指不實的數字或並非表明具體數量的數字。    

虛數的定義:平方是負數或根號內是負數的數。 

注意:公式中內含的『總能』及其所包含的『動能』和『勢能』,

均表達了能量守恆的意義。


未完待續。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07: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