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33『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愛因斯坦和康普頓(一)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8-12-4 08:4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光電效應, 愛因斯坦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時人見我恆殊調,聞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

量子之境 十日談 第四日


  www.rpgwebgame.com1   

年輕的愛因斯坦對「熱輻射定律」的思考:愛因斯坦在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寫博士論文期間(1900年之前),對原子振動與普朗克公式所表現的量子運動,二者的聯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愛因斯坦想:既然原子的運動與量子的熱輻射有相似性,那麼,熱輻射中的量子會不會,在實體上,也具有原子性呢? 


光的能量會不會也象原子那樣成為一個「光粒子」呢?光是否是一系列濃縮的「波包」,而且每個「波包」的能量,等於普朗克量子 hf 的能量? (  hf  即,普朗克常數 h 乘以 光的頻率 f  )愛因斯坦繼續想當電子發光時,即是產生了「光包」,當光被吸收時,「光包」即消失了?為了證明這些想法,愛因斯坦『光電效應』實驗作為研究的對象。

【說明】愛因斯坦在19008月畢業於瑞士蘇黎世大學,當時年僅21歲,1905年3月提出光量子假說,解決了光電效應問題。4月向蘇黎世大學提出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取得博士學位(當時26歲)。愛因斯坦於1905年在《物理年鑒》發表了四篇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這一年被稱為「愛因斯坦奇迹年」。後來已經是43歲時愛因斯坦才因發現光電效應原理而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 「光電效應」的產兒  奇妙的「光量子」

1)發現過程當一束光照在一塊金屬表面時,在一定條件下,金屬的表面就會有電子逸出,就是說,出現了「」現象。光電效應就是由光產生電的效應。『光電效應』原是德國的赫茲在一個論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中被偶然發現的。


赫茲 Heinrich Hertz l8571894 1887年,

赫茲在證明電磁波存在的火花實驗時發現:當有紫光照射時,電火花便出現得容易些。赫茲在論文里只是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描述,並沒有深究其中的原因。 赫茲去世后,他的助手勒納德Philipp Lenard光電現象繼續研究,在進行了系統實驗后,證明在金屬表面,電子會因某種光照而逃逸出來,並將此命名為「光電效應」。(圖)


光電效應實驗blog.cechina.cn

弧光燈發出的光束照射到鋅板時,驗電器的指針會擺動。勒納德發現,逸出電子的速度與光強無關,而與光的頻率有關,並且存在一個頻率下限,低於這個下限時,就不能發生光電效應。勒那德雖然發現了光電效應與照射光的頻率關係,但沒能解釋為什麼會是這樣的。1905年,在瑞士伯爾尼專利局工作的愛因斯坦(一位年僅26歲的公務員),把他的注意力投向對光電效應深層意義的研究上,他將實驗及思考的結果寫成一篇名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的文章中。這篇文章在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基礎上,提出一個新概念——光量子。愛因斯坦把組成輻射的能量子稱為「光量子」(1926年後,被稱為「光子」)。光量子可以很好地解釋光電效應。


Albert Einstein1879 - 1955

19121915年間,美國實驗物理學家密立根利用精密儀器,檢驗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光電效應現象,證明了光電效應機理的正確。

2)為什麼會產生『光電效應』?  

A. 光的波動說無法解釋光電效應:

在光電效應被發現前,對於光的性質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種是以牛頓為代表的「微粒說」,另一種是以惠更斯為代表的「波動說」。科學家就『光是波、還是粒子』,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論戰。 對於光電效應這樣一個實驗事實,光的波動說是無法解釋的 :『波動說』認為,光是波,波的能量是連續的,並且,波的能量與波的振幅即強度相關,波的能量和光的頻率無關(在經典物理學家心目中,光強代表著光的能量,頻率    則跟能量沒有關係)。如果微弱的紫光,能從金屬表面打出電子來,那麼很強的紅光,應該更能打出電子來,但事實卻與此推測相反。

【光與色彩】眼睛可以看見的光,波長大約在 400 納米nm (紫色光)~700 納米nm (紅色光)的範圍 { nm,納米,長度單位。1納米是10 ^-9米。即1 納米 是十億分之 1 公 尺} 光的波長不同,形成不同的色彩,波長  長的偏紅色;波長短的偏藍色。光的振幅是光亮的強弱,振幅愈大,色光愈亮,振幅愈小,色光愈暗。


 www.pep.com.cn



未完待續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 16: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