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18、量子之境·十日談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8-11-9 21: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量子之境

量子之境·十日談


引言


  約翰·斯圖爾特·貝爾 John Stewart Bell19281990年),

愛爾蘭物理學家www.baike.com 

假設量子力學被發現不遵從精確的形式體系,假設這種形式體系超越了實用目的我們發現有一種揮之不去的力量,堅定地指向『主題』之外,引向『觀察者的心靈』 ……,這難道不是非常有趣的么?        —約翰·貝爾 


量子力學向我們述說些什麼?


1、志得意滿的物質在宇宙漫遊中與意識相遇 


20世紀早期,科學家發現了,物質的能量,可以按某種離散量,即量子來計算,這種描述量子行為的理論,稱為量子力學。如今,量子力學已經成為自然科學的基礎。現代技術就是建立在量子力學所設計的器件上的。但是與一般科學技術不同的是,科學家發現,量子理論與我們的世界觀、與人的意識是直接相連的。有的學說(例如東方哲學) 認為,所謂物質和意識不是偶然相遇,兩者的關係也不是哪位哲人的夢臆,兩者的關係是非異非不異」的關係。

2、什麼是「物理實在」?

通常,物理學家是將注意力集中在量子理論的數學形式方面,而不大理會這一理論的深層含義。什麼是「物理實在」?科學家認為,所謂「物理的」是指「有關材料的性質與心理的、精神的或心靈的相對"內容而言的(《牛津英語詞典》)。2002年,《紐約時報》曾援引布赫瓦爾德的話:「物理學家……一直特別厭惡將哪怕是一丁點情感,帶入他們的專業工作中」(布赫瓦爾德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教授,他也是《牛頓與文明的起源》的作者之一)。

3、存在「一個獨立於觀察(之外)的物理世界」嗎?

愛因斯坦早在1935年就指出:玻爾等人的量子力學,是以一地的觀察能在無須物理力的作用下,瞬時影響到遙遠之處所發生的事情為前提的,所以,愛因斯坦譏諷地將這種作用稱為「幽靈作用」。愛因斯坦說,如果承認量子理論,那麼,人們就必須否認(即不承認)有「一個獨立於觀察(之外)的物理世界」。

 4、量子力學的世界觀, 超出人們的常態思維:

比如,人們通常認為,一種『物理對象』不可能同時處在分開的2地;並且一個人在一地做什麼,也不可能瞬間影響到遠離此地所發生的事;通常我們也不會認為:物理世界,與我們是否看到它有什麼關係。

 5、量子之秘:

我們將以20世紀初第一個量子概念的誕生(1900 年)作為揭開量子之秘的序幕,之後,我們也將看到1923 年,物理學家們被迫接受了波粒二象性即:光子、電子、原子、分子等,或曰理論上任何物體,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即是濃縮的,又可以是呈彌散狀的。人們可以選擇兩種矛盾的特性。一種微觀對象的實在性,取決於你的選擇,即選擇你如何「觀察」這種微觀存在。待到薛定諤發現了新的普適規律「波動方程」后,我們將進一步看到,科學研究本身,出現了不能再迴避的「意識問題」—物理學遭遇到意識……。

 6、玻爾和馮·諾依曼的解釋:

在薛定諤方程提出后,物理學界已普遍認識到「觀察產生被觀察」 量子力學對於所謂物理學遇到「觀察」的解釋,主要是以哥本哈根-玻爾學派的解釋為代表。丹麥哥本哈根學派玻爾說:量子的發現……對是否客觀存在獨立於我們的觀察現象,這一古老的哲學問題,提出了新的可能性,使我們面臨一種迄今在自然科學中從未有過的境地。

尼爾斯·波耳(18851962年),丹麥物理學家1922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約翰·馮·諾伊曼John von Neumann1943年,馮·諾依曼應美國政府國防部之邀,以顧問身份參與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他主導完成了在原子彈爆炸設計中的關鍵計算。儘管有學者估計,全球經濟的1/3是建立在量子論為基礎的產品研發上的,但是量子理論所包含的深層意義,還是為人們難以接受或理解。例如,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物理世界的實在性」是由「觀察」創造的並且,兩個相距遙遠的事件,可以在瞬時傳遞而無須藉助物理之力,等等。這些超常的實驗或觀點,使人們發現一種對某些人來說,真的是很難接受或承認的事實,這些事實如今被稱為,對量子幽微世界的研究,遭遇到意識的問題。愛因斯坦也曾反覆申明,他「無法真正相信(量子理論)因為……物理學表示的是一種時間和空間上的實在(性),容不得超距的幽靈行為。」

7、蜻蜓點水式地掠過:

本篇內容,是圍繞著「量子世界觀對我們有著怎樣的啟示」這一主題展開的(明智的作法是,一般不直接提供答案,而著重在於介紹能為我們開啟心靈之門的思想基礎)。為了對這一題目,有一較為親切的認識,我們不得不從量子力學的基礎說起(我們將試著在介紹基本常識的基礎上來展開)。文章的題目雖為「 10日談」,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情況若您只是泛泛瀏覽,10天「掃視」掠過是足夠了,但若細緻些,10天時間就不夠了。筆者盡量將那些較為深的道理說得通俗一些,所以只要稍微用心……,比如您若將「1天」 懶懶地摺合成「5天」,那麼,按這樣計算,或許您僅在1個多月的時間內,就可以通讀一遍了 (在此預祝您即便蜻蜓點水式地掠過, 依然會為量子力學的魅力所折服……)。謝謝閱讀。上圖片參考網站為:www.ai278.com //www.wmpic.me //www.nipic.com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6-28 20: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