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樣呼吸,保您健康壽命延長10年》
前面我們介紹了
『內呼吸』(即胎息)的原理和方法。
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這部在歷史上
流傳了千年的《胎息經》吧。
《胎息經》只有83個字。
《胎息經》撰人及著作年代不詳
似出於唐代(618-907)。
此文收入《正統道藏》洞真部·本文類。
先讀一遍(用不了半分鐘),
然後再逐句學習。

【原文】
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氣入身來謂之生,神去離形謂之死。
知神氣可以長生:
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若欲長生,神氣相注。
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
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解釋】
1、胎從伏氣中結
結(聖)胎,是養生的關鍵。
什麼是『伏』?
如果我們走在地上,
對大地是沒有什麼特殊感覺的,
如果我們伏下身來,
將自己的身體貼地上,
那感覺就不同了。
我們對自身氣的感受也是如此。
儘管氣時刻來往身體內外,
我們對此,並無太多感覺,
但是如果我們將自身的氣
讓它「伏」下來(即停止『外呼吸』),
我們就能獲得對自己體內之氣的
深切感受了
(朋友,與您體內的氣,
形成莫逆之交吧)
這種對氣的「匍伏」狀態,就叫伏氣。
伏氣可以從深呼吸開始練習。
一直練到可以『閉息』或『絕息』
成功的『絕息』
就像達摩在山洞,一坐就是 9 年啊。
所謂『聖胎』,
正是在這種『閉息』
或『絕息』中形成的。
或者說,『聖胎』
是指由氣和神所結合的
信息、高能量和精微物質的結合體。
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什麼是元神。
元神就是
行者在『鍊氣化神』過程中,
將身心凈化到『無極』狀態的那種『靈性』,
元神就是行者
將心身歸於『清零』的狀態。
如果不懂,也沒有關係,
漸漸修學,就會漸漸明白的。
2、氣從有胎中息
在極精物質(內含信息及能量)的形成中,
內氣(先天元氣)
會持續自動旋轉運化。
3、氣入身來謂之生,神氣離形謂之死
先天元氣入身,謂之生;
神氣(神妙之氣)離形,謂之死。
4、知神氣可以長生
如果了解神妙之氣乃是生命之本,
那麼就會重視
對神妙之氣的掌握或運用了,
這樣的人能長生。
5、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這就是「致虛極,守靜篤」的意思——
只有心神始終處在
「恬淡虛無」狀態,
真氣才能產生或保持。
6、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若欲長生, 神氣相注
相注,即相合。
7、心不動念,無來無去 ,
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這是『心定神凝』的入定狀態。
此時,離二邊, 空三際,
如如長住,住無所住。
人的念頭
可以分成『前、中、后』三心,
即《金剛經》所說
過去心、現在心和未來心。
過去心是前際,
未來心是后際,現在心是中際。
行者『三際托空』,就是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
未得心亦不可得。
8、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補充】
最近一位叫「行行無一事」的網友,
給《內呼吸》作了更加實用且完美的說明,
令人讚歎,特此將這位網友的補充下載於下:
『行行無一事』寫道,
內呼吸的練習步驟如下:
(一)行氣:即吸氣,必須以鼻子吸氣,
吸氣要達到最大限度,直到不能再吸為止,
吸氣速度要緩慢,要輕,
可以在鼻前放一羽毛,以羽毛不動為標準。
(二)服氣:吸氣后(仍然屏住呼吸)使氣體下行,
沉入丹田,初學者,可以『舌抵上顎』,
幫助氣息下沉,直到氣流達到下丹田。
(三)守竅:氣沉丹田后,繼續屏住呼吸,
停頓數秒(其實屏住呼吸的時間,越長越好)。
(四)存思 (即意念):
在守竅的同時運用意念,感受氣體在體內運化,
吸收自然界的精華,排除體內濁氣
(把濁氣從鼻孔呼出)。
閉息:乃胎息術的最高境界。
閉息可以達到長時間不呼吸,
短則幾分鐘,長則數月(達摩祖師一坐 9 年),
閉息需要長期訓練,不能急於求成。
【附錄】
揭秘:前蘇聯曾耗資10億美元用於研究人腦控制項目2014-01-03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澳大利亞新聞網報道,
對於冷戰期間的世界強國而言,
送人上月球,已經不足以被稱為彼此之間的競賽了。
彼時,前蘇聯與美國的武器裝備競賽,
已經進入一種奇特的非傳統狀態。
根據一份報告披露,
前蘇聯至少投入了10億美元用於開發『腦控儀器』,
以此與美國正在進行的類似項目較量。
德國斯圖加特先進機器人技術和環境科學研究中心的
「 Serge Kernbach」(人名 澤爾熱·克恩巴赫),
在其報告中詳細揭露了大量前蘇聯曾進行的
被稱為「電子心理學」的實驗。
該報告根據俄羅斯技術期刊和近期解密的
1917年-2003年的相關文件,撰寫而成,
報告描述了,前蘇聯如何開發一個
叫做「cerpan」(短故事)的設備,
以形成和儲存高頻率電磁輻射,
用於影響其他生物。
這份報告寫道,如果產生器的設計正確,
就能從所有生物中收集有關生物能的信息,
包括動、植物和人類,然後將這些能量,向外釋放。
這項在美國被稱為「心靈學」的心理電子學項目,
涉及關於人腦控制和遠程影響的非傳統研究,
並由政府出資贊助。當時,前蘇聯和美國
對於對方相關項目的了解還十分有限,
但同時都在各自進行一些秘密研究。
(來源:中國日報網 莫競西 編輯:柳洪傑)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