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運六氣學說簡介》
五運六氣是表述天體運動、氣候和人體經絡,
內在聯繫的學說,是中醫的核心內容。
經典文獻及現有文獻,對五運六氣的介紹,過於複雜,
使得我們難以掌握。
本文將五運六氣的概念、天干地支與五運六氣的關係,
以及五運六氣在干支中的計算公式,加以簡要說明,
這樣做——簡捷介紹,
或許能起到通觀全局、突出重點(高屋建瓴)的作用。
壹、概述五運六氣學說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學說。
運氣說最早見於《黃帝內經》「運氣七篇大論」
。
運氣說表述的是天體運動、氣候與人體經絡的內在聯繫,
這種學說是以「天人相應」觀點作基礎的。
五運六氣由「五運」和「六氣」兩部分組成。
五運,即五行的運動。
六氣,即風氣、寒氣、暑氣、濕氣、燥氣和火氣。
運氣說認為,自然界有五運六氣的變化,
人體有五臟和三陰三陽(六經)之氣的運化,
同時認為,自然界五運六氣的運化,
與人體五臟六經之氣是內外相應相通的,
自然界的五運六氣,
能影響人體五臟六經的生理變化。
運氣說用看得見的氣候周期變化,
解釋看不見的人體生命密碼的運作。
貳、『五運六氣』化為『天干地支』
五運化天干;六氣化地支。
天干,不僅是抽象的符號,
而且天干包含著萬物
由發生到少壯、到繁盛、衰老、
到死亡的陰陽二氣的變化。
十二地支,近似上述(不累贅)。
天乾和地支各有陰陽屬性:
從大範疇看,即,從『干與支』來看,
『天干』為陽;『地支』為陰。
從較小範圍看,即,就干支各自來看,
天干或地支,又可再分陰陽:
天乾的
甲、丙、戊、庚、壬,為陽干;
乙、丁、己、辛、癸,為陰乾。
地支的
子、寅、辰、午、申、戌,為陽支;
丑、卯、巳、未、酉、亥,為陰支。
即,按干支順序看,
單數為陽;雙數為陰。
干支要與五行相配。
這裡要問,天乾和地支,
這22個小精靈,為什麼要跟五行相配呢?
既然它們本身
就是一些可以在天地翱翔的能量體了,
為什麼它們不能隨意耍脾氣呢?
回答是,不能——
無論天干,抑或地支,都不能耍大牌。
這22個小精靈,必須按照白鬍子老天爺,
為它們安排的規律生活,
若不聽話就得玩完,
事關生死,22個精靈,是不敢怠慢的啊。
特別是精靈本身
就是從五行媽媽的肚子里爬出來的。
無論天干,還是地支都是五行的子女,
五行就是自己的親生父母,
哪有子女不聽父母話的呢?
讀古籍,可揭秘天乾的本質。如,
《五行大義》云:
「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
昔軒轅之時,大撓之所制也。
蔡邕『月令』章句雲,
大撓揉五行之情,
占『斗機』(佔北斗七星)所建(立)也,
始
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
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支』。
有事於天,則用日;
有事於地,則用辰(地支)。
陰陽之別,故有支幹名也。
……支既相配成用,
如,樹木之有支條……
(干支)共為樹體也。」
如上述,
可知天乾的本質是五行的表現,
這有點象作子女的,
他們的所作所為,從某種意義講,
是代表了父母的意願的。
若把五行分成陰陽,
相應就要用十個字來表示,
所謂陰陽五行了。
『十干』中表現旺盛之氣的,歸為『陽干』;
反之,那餘下的可憐巴巴的5個,
就得站到『陰乾』那邊去了。
【說明】由於五運學說,對我們很陌生,
所以打算每天只上傳少量內容——
希望積少成多,最終能對咱的養生有良好助益。

謝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