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風水師(原創作者:隨性隨緣2017-06-02)
歷史上把張三丰作為太極宗師,同時他也是個風水師。張三丰在《堪輿篇》中說:「惟天覆善惡,惟地載善惡,惟仙師為天地埋藏善惡。天無私覆,地無私載,仙師無私恩。人有私慾,則見理不明。地理者,天理也。既有天理,即無人慾,故此道惟聰明正直聖人賢士乃克言之。」由此可知風水師的作用是代天行事,是有嚴格心性要求的。風水師要得師真傳,要有通神能力,再輔以對「形」的觀察。古代有些風水師修行到一定程度,肉身會發生變化。很多傳說中,那些高人寒暑不禁,夏天最熱時不怎麼出汗,冬天穿一件單衣也不冷,有些還能飛,人們眼睛都能看見;還有些身體能直接進入另外時空,所以有人看到人在眼前「唰」一下就不見了。風水師要經常在郊野山林里行走,一步跨出可能就幾百米去,在山林里飛來飛去。在民間,有很多江湖術士學了些皮毛,就打著看風水的牌子,在社會上混飯吃。江湖術士不修行,他們只不過比普通人多懂些技巧,他們看地,基本上是看「形」,根據前人總結的經驗來套,並以此術為謀生手段。自古以來,社會一直有江湖術士的存在,為什麼呢?因為人是分階層的,普通百姓根基淺,有這些術士也就夠了。在中國(一般情況下)方圓百里之內,必有異人,或曉易理、懂算卦等,能力大小不同。術士雖然不明究里,但也能幫助真傳風水師宣揚積德行善,讓人們知道要『順應天時地利』。使人知道,幾輩人積福才能得到一個好地穴等道理,整體上對維護社會道德,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由於古代道德標準是遵循聖賢典章,人們有積德、守德趨向,所以有些江湖術士雖然沒有師父傳授,但也習慣靜心調息、閉目打坐,對他們個人身心也有好處。如果真的心誠,可能還會感動上蒼,得到高師點化。不過有些求名、求財的江湖術士,背後會有『狐黃白柳』在起作用。
【註釋】狐仙(狐狸)、黃仙(黃鼠狼)、白仙(刺蝟)、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間俗稱「狐黃白柳灰」為五仙。『狐黃白柳灰』起源於滿族薩滿教。
張三丰曾說:「今汝世人妄談風水,冒瀆山靈,舉『親骸』以求福祿,對時師以論殃祥,或代搜求,或自尋覓,賺人貨財,要人誇好,如此人心,安知天理
? 十個堪輿九個窮,何足怪也!」地穴等級和道德相關,能否點到好穴與風水師的德行是相關的。自古以來,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興旺,為自身福德所致,還和祖上所積福德相關,不是一時求來的,也不是花錢買來的。無福德的人就算得到好地,也會遭天破的。拿錢買地的人,多為富豪或高官。現今腐敗成風,道德淪喪,有錢人有些發的是不義財,貪贓枉法、欺壓良善。沒有善念的人怎麼能讓他得到好地呢?還有一個天理是,就算一位有福德的人得到好地,但是如果後人做了危害社會的事,那麼這塊好地也會在終運到來時,被提前破掉。現在從江湖術士那裡買的地,多為破敗之地,快速將所積的『福分』消耗盡,就會出現人財兩空的結局。真正的風水師,不計名利,他們依天命行事,所點之地,一般和朝代興衰相關,他們往往不是點一塊地而是布一個『局』。這種『局』是根據天象變化和福德等因素,綜合形成的。有造詣的風水師,很多人家族後世,富貴興旺,甚至君臨天下,比如,周朝姬姓家族,歷代多人都是精通術類之人。他們在多少年前,就布下風水局,為後來的周朝奠定了八百年基業。
『人類』是地球生態循環的一部分,『地球』又是太陽系中的一個『粒子星球』(地球是星體運行的一個細胞),『太陽系』又是銀河系的一部份(是銀河系的一個粒子),『銀河系』又是宇宙星系的一部分,這與生物學的遺傳學相似:人體的每個細胞都包含人體的全部信息。根據這種原理,能『以小見大』 『以局部知整體』。
風水師,因修行有成,他的肉身有周天脈絡,有能量流轉。大地如人體,也有脈絡,叫『龍脈』,龍脈中有能量運轉。同理,宇宙星系也有周天脈絡,也有能量運轉。
太陽系的各星球圍繞太陽轉動是有規律的,而太陽系也在按照固有規律運轉,銀河系也在轉。
這種各星球、星系相互之間的運行及某些特殊氣象,科學家發現是很精密的。
中國古代把這種整體運轉叫做「天象」,天象的變化代表了天意。如果說有神明、有高級生命的話,那『天象』就代表了神明的意志。不同時候,宇宙各星系會產生不同的運轉變化,代表不同的天意。
舉個例子,天象變化到該改朝換代了,或者人間某個家族或某個人積德行善,可以當皇帝了,
於是就有風水師能溝通天地,找到這個家族,又為其家族尋找龍脈,給其祖上安排龍脈上的真穴。
或者天上安排天神(或積累巨大威德的人)轉世到這一家族,成為皇帝,這樣三才(天地人)合一,
才能確保天意的完成。我們發現,這種家族能夠被挑選上,有些人的祖上是有修行人的。
第三節 地穴
「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中國文化把人體視為小宇宙,同時宇宙也好比是個生命體;大地也是一生命體。人的身體帶有天地信息,有大、小周天,有脈絡和穴位。大地也是一樣,大地也有脈絡(龍脈),有穴位(地穴)。龍脈有神,穴位有神。神根據運轉規律,利用大地穴位之氣,形成「天地人」合局,打通「天地人」通道,以此讓三才之氣協調運轉。上好的穴位,被稱作「風水寶地」。地形上有一定特點,一般以穴位為中心,呈『背山面水、左右圍護』的格局,專業上稱『背山』為『來龍』,即玄武;左邊呈圍護的山為青龍;右邊呈圍護的山為白虎;穴位內為『內堂局』,穴位外為『大堂局』,大堂局內應有河流經過,穴位前方近處有小山丘為『案山』,遠方有高的山峰為『朝山』。「太祖山」指結穴處往後龍脈的發源之山,通常是附近的最高峰,往下還有一級「少祖山」。「父母山」指順著龍脈來處在結穴之山背後的一座山體。「格局」也有叫「堂局」的,指把上述山體,形成一個整體,統一去看,就有了每個「穴位」的局勢。局勢大小好壞,直接導致穴位品級的高低。每個「格局」大到可能會方圓幾十里、上百里或更多,小到可能只有幾座甚至一座山頭,而且會有大格局中套小格局,小格局中套微格局的情況。地穴是分等級的,它有兩大層次:世間層和出世間層。簡單的說,一個是人世精神境界的升華;
一個是超出人世範圍精神境界的升華。世間層和古代朝廷官位等級的劃分差不多,也是劃分為文、武等九品。古代很多輔佐皇帝的大臣都是修行人,知道天、地之事,所以就把部分天地體系拿到人間來用。風水上講「七品」才算入局,那是因為七品縣令已經是獨擋一面了,八品、九品沒有獨擋一面的要求,是七品的輔助,所以不需要單獨格局。出世間層其實已經不能叫做風水了,準確點說,不是民間老百姓理解的風水概念了,很多名字不叫穴了,叫「位」或「座」——『佛座』『蓮台』什麼的,那是聖人所用的,和人已經沒什麼關係了。『在世間』和『出世間』之間,還有一些特殊的品級。一品之上的,就是帝皇大地。帝皇大地,牽涉天下格局,受到上天嚴密安排,不是授命於天的人或家族,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此地。
相傳很多皇帝都是安排天神下凡來做的,所以,以前的皇帝叫天子。高級生命把這種特別的地叫「乾坤地」。中華五千年來,從夏商周到清朝,能稱為『朝』的,只有寥寥十來個,中間有許多是四分五裂的,例如三國、五代十國等。在世間層,還有一些特殊的存在,他們並不比『乾坤地』差,對應到人世間,我們能夠知道人世間的很多大家族,綿延時間很長,甚至超過了李唐、趙宋等帝皇家族,比如,孔氏家族,綿延二千多年,那是孔子傳儒興教,積了大德,所以福延後世子孫;還有張天師家族,不僅綿延一千多年,更是出了很多修行人。『乾坤地』說法是以「貴」為特點來劃分展現的。孔氏世家則是以「福」為特點的展現,而張天師家族,那是以「慧」為特點展現的。有人說,有富就有貴,有貴就有富嘛,其實不是,如果上天確定你「富、貴」都占,那你的確『既富且貴』;如果上天確定你只有一個特點,比如說是「貴」,那你真的就只有貴,古代很多清官,官至高位,依然清貧如洗,家徒四壁,史書記載,死後連好一點的棺材都買不起。富也好,貴也好,你命中該有就有,一般是不能強求的。該是你的,你正正噹噹,通過幸苦付出,順其自然就能得到。以那些清官的身份、地位,他們若想發財不是很容易的事嗎?!但他們就是秉公而行,只拿國家發放的俸祿,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工資,陽光收入。這是他們盡職盡責,通過辛苦付出后,得到的正當收入。有些又貴又富的,那是因為立下重大功勛,皇帝或者朝廷特別賞賜的,那是正當的「富貴」。有些當官的,原本命中只有貴,但他出於慾望,利用職權謀取私利,現在叫『灰色收入』,因而發富,這是不正當獲取,那麼必須用自己的福德來換,通過消耗自己的福德,來換取這種不正當收入,當福德一旦消耗到一定程度,就會出事,或東窗事發或死亡等。你看街上的乞丐,不要看他現在這麼慘,其中好多人上輩子都是達官貴人,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呢。
無論以哪一種特點來劃分風水的層次等級,根本的衡量標準都是道德。
道德水準越高的人,福分越大,他的家族興旺延續年代相應就越長。
在中國西南地區,有一個土司家族,先祖楊端在唐代從太原來到西南地區播州。其家族被天定六百年統治,直到大明朝建立前期。由於其家族多代以來行善積德,福澤一方。楊端的第13代孫楊粲也是功勛卓著,不僅開疆拓土,還教化百姓,史籍說他「性孝友、安儉,素『治政寬簡』,民便之」。他治理下的播州「土俗大變」「儼然與中土文物同」。上天感念他們家族的功績,給其家族獎勵,讓其家族再延續一百多年。直到大明萬曆年間,以其家族最後一代統治者楊應龍造反,被大明朝派遣大將李化龍,將其剿滅方才結束,前後總共七百多年。
一些修行有成的風水師,常常能接觸到好穴位,地靈神告知,這個穴位可以主管一個朝代七、八百年。穴位主管朝代的時間,牽涉天命問題,天命安排只有這麼多年,那就只能用其中一部份相對應的能量。
還有一種情況是,人類社會有不同的文明周期。一些考古發現已經證實,人類的史前文明不只一次,一次文明毀滅后,留下少數人又創造出新的文明。有些史前文明,可能存在的時間很長,其中就可能有朝代存在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中華至今有五千年文明,那就是說,主導中華文明的地,最少也能管五千年。上個文明時期,也就是本次文明時期的前一次文明時期:在現今美洲與歐洲之間有一塊陸地,叫做「亞特蘭蒂斯」,那是上一次西方文明最發達的地方。文明很發達。有的道德高尚的人都會飛,不是高飛,而是離地面比較近的那種飛。大概是在9000年前,他們的科學發展到什麼程度呢,他們所用的能源是在空氣中製造的能源(是無污染的)。他們基本上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他們甚至擁有可以造月亮的技術,可以造很多大型飛行器,遊歷於銀河系之外的範圍(關於史前「亞特蘭蒂斯」,引用者還沒來得及研究)。據稱在東方,也即今日中華大地上出現的上一次文明中心,是在距今兩萬年左右的時間吧,覆蓋範圍包括今日的昆崙山和新疆、甘肅、陝西等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上游一帶。那時人活個三五百歲不是稀奇的事!本次文明的《易經》、河圖、洛書和黃帝內經等,其實是上天有意給人留下來的那次文明的一點點而已。
【註釋】亞特蘭蒂斯 (神秘古國),大西洋之島,據說擁有高度文明,最早的描述出現於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里,據稱,其在公元前一萬年時被『史前大洪水』毀滅。感謝您的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