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51 歲差 ,2萬6千年才能被發現的變化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8-2-24 19: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歲差

親愛的朋友,

有關秦漢時期的天文學就學這麼多了,

以上內容做為一般瀏覽即可。

似這等內容,能耐下心來讀一遍已屬不易。

學生『開博』只為敦促自身

通過對古文化(精華部分)的學習,

將心身修正持續下去,

在此過程中如能得到您的幫助,

我將多麼感激啊。閑話少述,

下面我們將展開對魏晉南北朝時期天文學的學習。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220年—589年),

這是歷史上一段長達四百年的混亂時期,

其間朝代更迭很快,社會長期處於動蕩之中,

這種激烈的動蕩反映到思想上,

就是玄學的興起,

包括佛教的輸入和道教的傳播等。


1東晉虞喜*發現『歲差』


公元四世紀,功曹史*虞喜,在分析古星圖和觀星中,

發現星星的位置,按資料記載的位置稍有偏移,

經過觀察發現了『歲差』現象。


註釋:


虞喜(公元281356年),今浙江寧波人,

虞喜篤信『宣夜說』。『功曹』是掌管書史的文官。


所謂『歲差』是指某個天體的

『自轉軸指向』因為重力作用,

導致這個天體在空間緩慢地發生變化,

具體地講,

是使它的自轉軸方向,逐漸發生變化,

這種變化,

以大約 萬 千年的周期,掃出一個圓錐

(在占星學稱為『大年』)。

"歲差"這個名詞,通常是指天體的一種長期運動

讓我們再來重複一遍:

歲差,

在天文學中指一個天體的『自轉軸指向』,

因為重力作用,

所導致的在空間緩慢且連續的變化。

例如,地球『自轉軸』方向,

在它的持續運動中會逐漸移動,

這種移動在『自轉軸』的頂部會形成一個圓錐形。

讀至此,

我的眼睛盯著那些表示歲差的圖示或視頻仍有疑惑,

現在,讓我們換一種方法來理解:

咱可以想像『地球』是『一團水』,

『這團奇妙的水』不斷地繞著自身的中心軸在旋轉著,

同時,這團水還得繞著太陽轉,

在『水團』快樂地按照上述2種方式旋轉時,

有一隻無形的手,在『使壞』——

就是說這隻手在往下拉這團水的中心軸,

現在,這根倒霉的軸,一方面要圍著太陽轉

(同時自身還『走火入魔』似地不斷地在旋轉),

自轉軸拚命地往前行,

可是那隻手卻暗暗往下拽它,

如此必然使得軸的頂部

相應地呈現出緩緩下垂的趨勢來……。


或者我們也可以想象有一位舞者,

一方面她要繞著舞台轉圈,

同時,舞者自身還要旋轉,

可是此時舞台因年久失修,

正在發生緩緩下沉的現象,

如此使得舞者的脊椎

也相應地呈現出往前傾的情況,

脊椎正直時脊椎傾斜時,

就會形成一個三角形,

這個隱性三角形

在舞者不斷地往前運動中,

會自然形成一個錐形

(立體旋轉的三角形,必然形成一個圓錐形),

舞者很敬業,她沒有停止旋轉,

依然在舞台的持續下沉中不斷地轉著,

就是說,這個隱性動態三角形

會圍繞以舞者脊椎為『直角邊』的狀態緩緩在轉,

或者更通俗地說,舞者的脊椎,

會在空中隱隱畫一個圓錐形來。

唉,對歲差只能介紹到這兒了,

對於這個26千年才能被發現的變化,

只能暫時從科普層面介紹這麼多了。

不懂也沒關係,

反正誰也不能活26千年……。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8: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