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21 人魚合形的彩陶(史前仰韶文化)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12-3 10:2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陝西西安半坡

考古學家告訴我們,

至少在仰韶時期

就有了執掌祭祀的巫師。

仰韶文化遺址的『彩陶盆』上

有『魚形裝飾』的人頭花紋。

即,仰韶遺址的彩繪人面

是以『以魚貫耳』的

(這有些像神話古籍《山海經》

裡面的巫師是『以蛇貫耳'的)。



人面魚紋彩陶盆》簡介

年代: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

(約公元前5000-3000年)出土文物

高約16厘米,口徑約40厘米

1955年陝西西安半坡出土

此彩陶盆呈紅色,

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的人面魚紋。

人面呈圓形,

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

前額右半部怪異地塗有黑色,

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

眼睛以細平線表示,似閉目(禱告)狀。

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

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

魚頭與人嘴重合,

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

另外,

在人面雙耳部位

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

從而構成形象怪異的人魚合體。

在碗內2邊的兩個人面之間,

還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

有大量的動物形紋做裝飾,

如有魚、鹿、蛙等做裝飾,

但以魚紋最典型。

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

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

整個畫面像是

古人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

這些都是具有巫師身份的特徵,

有人認為,

這類圖畫或者是象徵著巫師請魚神附體,

也有人認為,

人面與魚紋共存,構成人魚合體,

寓意魚已被神化,

可能是作為原始氏族的

一種圖騰來加以崇拜的。

半坡人何以創造出

人魚合一的圖紋是千古之謎。





有關人和動物『合體』的形象,

在古代神話中有很多,

比如在古籍《山海經》中,

就有『人、蛇』合形、

『人、鳥』合形、

『人、虎』合形、

『人、蟒』合形等等。

通過前面介紹,

我們大致可以了解,

中國的星象學是一門起源很早的學問,

可以說,有了華夏文明,

就有了中國的古天象學了。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