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17 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 古天文學的發展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11-29 03: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中國古天文學


   佛曲聽1遍,心情漸好;2遍,心情越來越好;

   聽3遍乃至多遍,消除業力,心緒漸入安詳之境……。

   誠祝 快樂、安康。

   敬請點擊全屏播放,萬分感謝。
 





  鉤沉  gōu chén  音『溝陳』。 

  意思是把被湮沒或散失的事物

  重新整理和呈現出來。


《鉤沉古天文學的萌芽和發展》


一、遠古和上古 

    天文的萌和發展


(一)


如前述,中原地區的先民,

進入新石器時代

對太陽月亮寒來暑往

可能不感興趣與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從考古學所發現的蛛絲馬跡來看,

新石器時代,

中原地區先民已經能運用對天象的觀測,

來確定方位和時節了例如,

在伏羲時代就有伏羲曆法。

考古資料證實,

伏羲時代

(公元前5354年~公元前4094年,共計1260年),

中華民族主要分佈在黃河流域、

長江流域和遼河流域等處

伏羲時代農業、制陶業等,

均處於蓬勃發展時期

一些古代文獻伏羲曆法均有記載,

例如,《周髀算經》記

「古者包犠立周天歷度。」

「古者包犠、神農,製作為歷,度元之始。」

更有《路史》記載:

伏羲「命潛龍氏筮之,乃迎日,推策、相

建造甲子,以命歲、時。配天為干,配地為支,

支幹配類,以綱維乎四象。

故情相感,而星辰以顒則

(顒yóng ,大、仰望

歲、日、月、亡(流逝),

易於作旋,蓋著躔*舍,立九部而民易理。

於是紀陽氣之初,以為律法,以驗其符;

矢(施布)『正爻』以配氣,置『重爻』以抵日、

以作屮歷。歲建寅,甲日、寅辰。」


註釋

1、躔 chán,天體的運行。

2、《路史》,宋朝人

此書記述了上古以來有關歷史、

地理、風俗、氏族等方面的傳說和史事。

又, 

有些文獻,其成書可能晚到秦漢之時 ,

但記載的內容,

卻反映遠古石器時代內容

我們看到後來的先秦古籍

《山海經》記錄的神話,

包含了許多遠古時期的文明。

《山海經》中記錄

以神山為通天手段的巫覡文化

(覡xí男巫)就是遠古文明的反應。 






 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8: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