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407 圍觀『龜甲』和『龜底甲』干仗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11-17 15:3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賈湖遺址, 裴李崗文化, 凌家灘


《圍觀『龜甲』和『龜底甲』干仗》
 


河南賈湖遺址出土的龜甲及小石子。

同一座墓會有很多套龜甲。

這些龜甲和小石子除了是響器

也不排除它們還具有占卜功能。

看,『龜甲』和『龜底甲』打起來了,

它們在以拌嘴方式,

來打發悠悠歲月帶來的寂寞哦……。 

              ——據《高潮漫畫》 


在進入學習前,

還是讓我們先來說說相關的知識或概念吧。

每當我們想一件事,

都要先笨笨地把這件事所包含的概念

或事件所發生的年代搞清楚,

如果這些基本東西,稀里糊塗的話,

(敘述沒有時間或地點),

自然就會失去事件存在的基礎了。 


【小辭典】 


1、彭頭山文化

『距今』約83009000年,

主要處於長江流域,位於現湖南省北部,

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代表。 

2、李家溝遺址

發現於河南省新密市李家溝村,

該遺址是一處舊石器時代

和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的遺址。

通過發掘發現距今

10500年-8600年左右的史前文化堆積。

新密縣級市,屬於河南省鄭州地級市代管。 

3、河南新鄭『裴李崗村遺址』

新鄭市位於河南省中部。

裴李崗文化是漢族先民創造的古老文化。

綜合『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

放射性實驗室對裴李崗遺址出土的

木炭標本測定的年代,

裴李崗文化距今約7000-8000年,

為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文化。

裴李崗文化分佈區域,

迄今發現已達100余處,

分佈在河南境內的40多個縣、市。

20世紀50年代后,在新鄭縣裴李崗村一帶,

陸續出土一些石斧、石鏟和石磨盤等。

據研究,神農相當於裴李崗時期,

但是目前尚無確鑿的考古可證。

伏羲早於神農,距今約一萬年前,

其時已產生太極八卦、十月太陽曆等。

又,從三皇到五帝時代,被稱為傳說時代。

在夏朝之前。其歷年無確數。

三皇五帝,無論是按照史書記載或神話傳說,

都認為三皇時代遠早於五帝時代。

大致上,三皇時代距今久遠,

而五帝時代則距夏朝不遠,在4000多年前。 

4、仰韶文化,

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也稱彩陶文化。 

5、凌家灘遺址,

位於安徽省含山縣凌家灘村,

遺址約5000多年前為一處大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

含山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是馬鞍山市下轄的一個縣。 

6、舞陽縣賈湖遺址,

位於河南省中部,屬『漯河市』所轄縣。

賈湖文化是以『舞陽賈湖遺址』

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屬於裴李崗文化的一個分支,

也是裴李崗文化的源頭,

年代範圍為BC7000BC5800年,

主要分佈在淮河上游的支流等處。

賈湖遺址位於河南省舞陽縣賈湖村,

保存文化積澱極為豐厚,

如賈湖骨笛、

成組隨葬內裝石子的龜甲及其契刻符號等。 

7、紅山文化

起始於五、六千年前的文明,

是華夏最早文化痕迹之一。

分佈在東北西部熱河地區,

北起內蒙古中南部,南至河北北部,

東達遼寧西部,遼河流域、大凌河上游等處。

8、牛河梁遺址

位於遼寧省朝陽市境內的

凌源市與建平縣交界處。

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紅山文化,

距今5500年至5000年。 

9、山東莒縣大汶口文化墓葬遺址

莒 ( jǔ ) 縣是中國山東省『日照市』所轄縣。

日照市是山東省下轄的地級市,位於山東省東南部。

日照市東瀕黃海。 

10、龍山文化 (銅石並用時期)

龍山文化泛指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屬銅石並用時代文化。

因首次發現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縣

龍山鎮(今屬章丘)而得名。

經『放射性碳素斷代』並校正,

年代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

河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

『龍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

為漢族先民創造的遠古文明。

 

 

(未完待續)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3:1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