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66 人不能長保,以其不能『內觀』於心也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10-1 15: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內觀經, 內視經

《內觀經之四》 

老君曰:

從道受分,謂之命;

自一稟形,謂之性。

所以任物,謂之心。

心有所憶,謂之「意」。

意之所出,謂之「志」。

事無不知,謂之「智」。

智周萬物,謂之「慧」。 

動而營身,謂之魂。

靜而鎮形,謂之魄。 

【動而營造、管理全身的,謂之魂,

靜而安定體的,謂之」】

流行骨肉,謂之血。

保神養氣,謂之精。 

氣清而駛,謂之榮。

氣濁而遲,謂之衛。 

【氣清而馳謂之榮氣,

氣濁而遲謂之衛氣】

總括百神,謂之身。

萬象備見,謂之形。 

塊然有閡,謂之質。 

狀貌可『則』,謂之體,

大小有『分』,謂之軀。 

【獨處隔,謂之質,

塊然有閡狀貌,

規有則謂之體,

大小有分寸,謂之 


眾思不測,謂之神。

邈然應化,謂之靈。

氣來入身,謂之生。

神去於身,謂之死。 

所以通生,謂之道。

道者,

有而無形,無而有精,

變化不測,通神群生。 

在人之身,則為神明,所謂心也。

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

教人修心,則修道也。 

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

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若生亡則道廢,

道廢則生亡。

生道合一,

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 

人不能長保者,

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

內觀不遺,生道長存! 

老君曰: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穢*

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 

滓穢zǐ huì污濁;

yuan 因由,因為;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

舌識、身識和意識。 

六識分別,系縛憎愛,

去來取捨,染著煩惱,

與道長隔。所以

內觀六識,因起六欲。

欲從何起?欲自識起。

識從何起?識自欲起。

妄想顛倒,而生有識。

亦曰自然,又名無為。

本來虛靜,元無有識。

有識分別,起諸邪見。

邪見既興,儘是煩惱

展轉系縛,流浪生死,

永失於道矣。 

老君曰:

道無生死,而形有生死。

所以言生死者,屬『形

不屬『道』也。

形所以生者,

由得其道也。

形所以死者,

由失其道也。

人能道,

則長存不亡也。 

又曰:

人能常清靜其心,

則道自來居。

道自來居,則神明存身。

神明存身,則生不亡也。

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

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

亦猶欲貴,而不用道;

欲富,而不求寶;

欲速,而足不行;

欲肥,而食不飽也。 

老君曰:

道以心得,心以道明。

心明則道降,道降則心通。

神明之在身,猶火之因卮*也。 

(卮[zhī]一般指古代喝酒時,

那種扁平狀的酒杯,這裡是指油燈,

形狀和酒杯相似,杯內放入豆油,

中間一根柱子內含絨線繩,

上出頭作燈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明從火起,火自炷發。

炷因油潤,油藉卮停。

四者若廢,『明』何生焉? 

亦如明緣神照,神托心存。

水由形有,形以道全。 

一物不足,明何依焉?

所以

謂之神明者,眼見耳聞,

意知心覺,分別物理,

細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8: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