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61 內觀澄心 生道常存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9-24 03: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內觀經, 內視經


溫馨提示】 

學習《內觀經》,要以讀原文為主。




朋友,學《內觀經》是以讀原文為主,

還是多此一舉給太陽送傘呢?

回答:以讀原文為主(註釋可隨文進行)。

若在默念后仍有問題,再去看翻譯。

實在說,有些譯文雖好,

但終究不是聖人原話,

想學好經典,

就不要以自己的『俗話』來代替經文,

經文因其『文辭精悍』等原因,

可以直指人心,不似今文那麼繞繞。


《內觀經》簡介 

 

《內觀經》又稱《內視經》,撰人不詳。

經文約出於魏晉時期(220—420年),

距今已有 2 千來年的歷史了。

千百年來,

達到悟境的智慧,

皆是從心自然流出。

聖人起心動念,無不利益眾生,

其神思所至,亦無不句句珍寶。


內觀經》原文


老君曰:

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

承其宿業,分靈道一。

父母和合,人受其生。

始,

一月為胞,精血凝也。

二月成胎,形兆胚也*。

 

二月胎,其胎形只先兆的胚芽』而已

pēi,初期發育的生物體,胚芽。

 

三月陽神為三魂,動而生也。

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

五月,

五行分藏(古同「臟」)以安神也。

六月,

六律*定腑,用滋靈也。

 

古書所說『六律』,

是指陰陽各六的十二音律而言。

由於音律的特點是『陰陽相生、左右旋轉、

周而復始、循環無端』,

故而能發出許多聲音。

所以古人就用『六律』

來比喻那與『六腑』相通的

『十二經脈』在周身的循環。

『十二經脈』在周身循環,可以滋養身心。


七月,

*開竅,通光明也。

 

七精』為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這『七精』對應人體的七竅

(七竅指7個部位,如指身體七個孔竅:

目、鼻、舌、口、耳等。

『七竅』使身體與外界相通而達光明之境。

又註:「竅」是身體內、外,相互溝通的渠道。

 

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

 

在懷胎八月的時候

胎兒的八景*之炁,全都運化完備

致使真靈得以降

*八景神,即人身『三元五行』之神。

附帶提到『二十四真』。

二十四真,人身有上、中、下三部,亦即

三丹田,

而每部之內各有八景神,合為二十四真。

 

九月,宮室羅布,以定精也*。

 

九月宮室在體內羅布,元各就各位

元精亦隨之生成並得以安定

宮室是由元炁及真靈所運化的處所。

 

十月氣足,萬象成也。

元和*哺食,時不停也

 

幼兒之『元炁』『元神』

到溫和哺時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頭,

曰『泥丸君』,總眾神也。

照生識神,人之魂也。

司命處心,納『生元』也。

 

主管身體的靈氣,接受納入元炁。

「生元」即生命之根本。

 

無英』居左,制三魂也。

白元』居右,拘七魄也。

 

肝神名『無英』在左,是三魂;

肺神名『白元』在右,是謂拘束七魄;

 

桃孩*住臍,保精根也。

 

下丹田臍宮處,

駐有『桃孩神』,

謂保佑精根的。

 

照諸百節,生百神也。

 

返觀內照(向體內丹田內視),

身體百節皆生百神

 

所以周身,神不空也。

元氣入鼻,灌泥丸也。

所以明,固安也。

 

運動住止,關其心也。

所以謂生,有由然也。

 

所以生,即由心起

 

予內觀之,

歷歷分也

 

我內觀之,歷歷分明。


老君返觀內照

一個個物體或景象,

全是清楚分明的。





(待續)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5 02:2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