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53 撩開炁的蓋頭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9-15 11:1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黃帝內經,



 敬請點擊全屏播放,25分鐘,謝謝。





《黃帝內經》醫理篇


1集:撩開炁的蓋頭(上)


【解說詞】


氣,是一個哲學概念。一元論中——

萬物由氣化生,萬物由氣構成。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

陽氣上升形成天空,

陰氣下降形成大地,

從而結束了混沌局面。

大有天氣、地氣、人氣、四時之氣;

小有五臟六腑之氣;

微有『經脈營衛』之氣;

神妙有陰陽五行之氣等等。

在天為地,在地為形,

形氣相感化生萬物。

宇宙天地充滿了氣,

氣無處不在。

布氣生靈,

就進入到醫學觀念中。

氣在《黃帝內經》中,是一個超態形,

它不再是具體形體了。

第二,氣具有普遍性,無處不在,無時不有;

第三,氣具有動態性,充滿宇宙,連綿不斷;

第四,氣具有模糊性,

它是一種很難定量化的模糊概念。

氣的觀念,

是要在『形神一體』的基礎上來理解,

『形神』是不可分割的。

「下筆如有神」

筆下若沒神,

寫出的字就沒有什麼功能!


中醫認為,

只要你有形,就應該具備神。

氣有其物質的一面,

又包含一定的功能(和神一樣)。

中醫認為,

「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就是人死了,形存在

(不能說死人一陣風就吹沒了),

形存在,但是精絕了,

形體里沒有功能了,

就認為不是精了。

物體都有它的功能,

形神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形體和精神是一致的。

氣構架成宇宙萬物的根本存在,

是一個『體、用、形、神』的結合體,

應該這樣來理解氣。

並且「為太虛之中者也,(為)大氣舉之也。」

2500年前,

醫學大師們便悟出地球是位於宇宙太空中的

(為大氣舉之),這是何等的悟性啊。




謝謝閱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6: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