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02 『息息歸根』和推背圖13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7-17 20: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太乙金華

「子后午前非時也,坎離耳。

定息者,息息歸根,中黃也。」 

【淺釋】 

「子后、午前,非時也,坎離耳」: 

這裡說的子后、午前

不是指時間,而是指心腎二氣。 

「定息者,

   息息歸根於『中黃』也」。

 

「坐者,心不動也。夾脊者,

非背上輪子,乃直透玉清大路也。」 

【淺釋】 

「坐者,心不動也」:

 「,指的是排除雜念,使心不動。 

「夾脊者,非背上輪子,

   乃直通玉清天宮之路也」: 

夾脊,不是指背上的氣流,

而是指直通健康的大道。

(輪子,指的是導引真氣

在體內,循一定氣路旋環運行。)

夾脊穴,指背部脊椎兩旁的34個穴位

因各穴的位置不同,

其所聯繫的肌肉、血管、神經也不相同。

大致分三個層次:淺層 、中層和深層。

每穴都於由相應的椎骨下方發出的『脊神經支』

及其伴行的動脈、靜脈相聯繫

標準定位是在脊柱區,

『第1胸椎』至『第5腰椎』處,

后正中線,旁開0.5寸,每側有17個穴位




以上說的是中醫上的「夾脊穴」,

下面介紹一下練功中的「夾脊關」。

督脈通路上有三道關卡:

1、「尾閭關」,在脊椎骨盡頭,內通腎竅。

2、「夾脊關」,位於后心。

3、「玉枕關」,位於腦後。

 「夾脊關」,位於脊柱二十四節正中,

與中醫針灸之「中脘穴」前後對應。

它上通百會,下徹尾閭,中透心骨,

外可吸納 天地靈陽之氣,內能救護一身立命之寶。




中脘穴的位置

在身體的前正中線上,肚臍上4寸的地方。




【附】推背圖13 《澤火革》







  感恩您的無量慈悲和寬容,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07: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