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92 治療昏沉的方法,無過「寄心於息」 推背五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7-6 12: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太乙金華

      



    第四 回光調息


靜坐時只要純心行去,

不『求驗而驗至』。

一般來說,初學靜坐的人,

不外乎有昏沉和散亂二種毛病。

治療這種毛病的方法,

無過「寄心於」。


「息者」,自心也。自心為息。

心一動,即有氣。

「氣」本「心之化」也。

吾人之念至速,

霎頃一妄念

(霎,極短的時間;頃,頃刻)

即有一呼吸應之。

故 內呼吸與外呼吸,

如聲響之隨。

一日有幾萬息,

即有幾萬妄念。

神明漏盡,如木槁灰死矣。

既然如此,

諸君想要沒有念頭嗎?

可是人是不能沒有念頭的;

想要沒有呼吸嗎?

人也不能沒有呼吸。

那麼,我們不如就其病而為葯:

「心息相依」是也

(即,將心念與呼吸聯在一起)。

 故,回光兼之以調息

(即,在回光中同時也要調息)

調息功法全用耳光。

 「一是目光,一是耳光。

目光者,『外日月』交光也;

耳光者,『內日月』交精也。

 然,精』是『光』的凝定處,

二者同出而異名。

故聰明總是一靈光而已。 

坐時用目垂簾后,

定個準則便放下(將萬緣放下)。

但就這樣放下嗎?

恐怕一時還做不到,

那麼,就存心於『聽呼吸』的聲音:

使氣息的出入,不能讓耳朵聽到。

聽,是聽其無聲也。

一有聲,便是粗浮而不能入細,

那麼,就耐心地再輕微一些,

愈放愈微,愈微愈靜,

久之,忽然

連那微細的氣息,也突然斷了。

「此則真息現前,

而心體可識矣。」 

心細則息細。

只要心念專一,

就可以產生真氣;

呼吸一細,

心就會跟著細。

只要氣息專一,

就可以調和心性。

「定心」必先之以「養炁」者,

亦以心無處入手,

故緣氣為之端倪

(頭緒。端,緒也;倪,畔也)

所謂純氣之守也。 

子輩不明字。

動者,以線索牽動之意,

字之別名。

既然事物可以奔趨使之動,

那麼,難道我們不可以以

來使純凈嗎?

此聖人,視心氣之交的原則

而善立的方便,以惠後人的方法。


   推背五 風地觀





 (待續)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