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請點擊播放,約6分鐘,謝謝。
三、《推背圖》週遊世界
(對《推背圖》傳承的推測)
據專家說,當初,八國聯軍進北京劫掠皇宮時,
有一德國士兵劫得一本帶畫的書
(即《太白-會運-逆兆-通代記圖》),並將其帶回德國;
同時在搶劫中還有一英國士兵,也劫得一本有圖、有詩的書
(即金版《推背圖》),將其帶回英國。
英國版《推背圖》被台灣在英華人收購,
之後,帶回台灣出版,
這個版本又在80年代流傳到大陸
(這個版本就是有清朝才子『金聖嘆』批註的60象版本)。
中國歷史學家李世瑜(1922-2010年),
師從『語言學家』比利時人『賀樓登崧』(Grootaers),
李世瑜在研習語言理論的時候,
從一本德國刊物上,發現清朝皇家藏書中的推背圖。
李回國后將這個版本帶回,
據說這個版本就是元朝『67象推背圖』版本。
後來這個版本在2010年,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流傳。
據研究,這個版本具有多種版本的特點,
並且它與明末清初金聖嘆版本相比(金聖嘆,明末清初人),
也被認為是保持原貌較好的版本。
近期,筆者在網際網路上,
又看到一份由全真教信士傳出的64象本,
根據這位傳出者的研究,
認為這個全真教版本是《推背圖》的珍本。
於是我就用全真教版本
與元朝『67象』版,做了比較,
發現二者在卦序排列上完全是相同的,
但是每卦所象徵的朝代,
卻是不同(2者有同、有異)。
為什麼元代版本
被認為是保持原貌較好的版本呢?
這或許是因為這個版本
從五代時期(907—960年)始,
就在外族流傳外族玩不轉漢字漢語,
也就沒有多少人能提起興趣來篡改原著,
所以它保持原貌的可能性就較大了,
這個版本基本上沒有被修改的痕迹,
而那些在漢族地區流傳的本子,
被改的痕迹就比較多。國內漢族地區版本,
在五代之後的順序也全被打亂了。
有人對李世瑜的元代版的留傳順序,
臆測如下:
1、五代契丹族;
2、遼國契丹皇族;
3、金國女真皇族;
4、元朝蒙古皇族 ;
5、明朝韃靼貴族;
6、清朝滿族皇族;
7、八國聯軍劫到德國;
8、40年代德國雜誌刊載,
被李世瑜收藏帶回國內 ;
9、2010年 李謝世后,
有人從其遺留文獻中發現該圖並傳到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