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32 須彌山王居中央,穩若磐石不動搖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5-1 06: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安期生



敬請點擊播放,約14分鐘,謝謝。


下面讓我們懷著愉快的心情,

跟隨長壽尊者的足跡

來到山東省萊蕪市的

仙人山和鳳凰山朝聖吧——


B. 山東省萊蕪市仙人山 

《續修萊蕪縣誌》載:

仙人山,在鳳凰山南,

相傳安期生隱此,上有安期觀。」 

仙人山位於今萊城區高庄街道辦事處譚家樓村西,

海拔509米,面積15平方公里,青石山,植松柏 

仙人山巔,古迹猶存,

現有仙人堂、摩崖和石刻等景觀。 

仙人堂位於山寨之巔,

有『石牆廟』三間。

原有唐、宋、元三碑記。

據此得知,仙人堂最晚建於唐代,

現石牆等猶存。

是供奉安期生的地方。 

仙人山山頂有八塊石碑,

其中濟南萊蕪等處

『鐵冶都提舉司管轄碑』,

是元代礦冶史的寶貴資料。

 

仙鶴巢(洞)在東南山腰,

洞口北壁上刻有 「仙人洞……」石刻。

相傳此洞為安期生採藥時居住之處

(又是仙鶴的巢穴)。

在仙人山左,原有漢武帝舊『游坊』。

漢武帝曾來求長生不老葯,

故後人建坊以紀念其事。  

(來源:山東萊蕪大發財信息港)

 

傳說安子曾在仙人山

和與其相連的鳳凰山隱身修行。

萊蕪的仙人山、仙人洞、仙人遺跡、

安仙村等皆因此得名,

史書上亦多有記載。


據宋《太平廣記》稱:

太真夫人於東嶽岱宗山(泰山),

峭壁石室中曾對『和君賢』隱士說:

有安期先生燒金液丹法,

其方秘要,立可得用……

明日安期當來,吾當以汝附屬焉,

與相隨稍久,其術必傳。

這是有關安期生在泰山一帶活動的記載,

文中所言東嶽岱宗山峭壁石室中

應即指仙人山朝陽洞,

因為仙人山屬泰山山脈

去泰山不遠,屬泰山東麓。

 

明嘉靖《萊蕪縣誌》稱:

仙人山在縣南二十里,有安期生修仙堂。 

修仙堂又稱仙人堂

故嘉靖《萊蕪縣誌》又稱:

仙人堂在縣南二十里,

安期生修鍊於此,

有唐、宋、元三碑記,

國初廢為娘娘廟,

嘉靖二十六年知縣陳甘雨更塑其像,

有《復仙人堂記》。 

如今『唐碑』僅存文字。

『元碑』則保存完好,

為《重修安期真人祠記碑》。

文中有鳳凰之山,有古仙人堂,

父老相傳,以為真人安期先生之語句,

碑為元大德五年萊蕪『鐵冶都提舉司』建立。

當時把安期生作為『冶鍊行業的保護神』崇祀,


文中有

古嬴南二十五里鳳凰之旁曰仙人堂,

後世父老相傳,以為安期真人隱所

『宋碑』

僅有鳳凰山仙人觀碑正書,

建隆三年十月四日的記載。

 


C.鳳凰山的「鳳岩仙蹤」





位於萊蕪市南部與仙人山

及鳳凰山相連的蓮花山海拔994米。www.baike.com




『鳳岩石室記成碑』拓片


在仙人山北側

與仙人山相連的稱鳳凰山,

山的西側懸崖上有『朝陽洞』,

明代定為『萊蕪八景』之一,

名為鳳岩仙蹤

據嘉靖《萊蕪縣誌》記載:

鳳岩仙蹤,在縣南二十里,

狀似鳳凰,安期生嘗修鍊於此。

故康熙知縣葉方恆稱此山陽有安期洞


(待續)



感恩您如菩薩般的寬容,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5 14: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