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200 不惜膝行苦 一誠百道通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3-24 01:0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81化圖

200 不惜膝行苦 一誠百道通

 

 

 

第四化 歷劫運

 

劫為天地成壞之名,陰陽窮盡之數。

天氣極於太陽,陽極則孛*,精化而為水;

地氣極於太陰,陰極則否,精化而為火。

火焚水漂三清之下,九地之內,毫末無為,

 

流為五劫,起一伏,周而還始。

太上老君經此離合之數,動經億劫。

 

【今譯】

 

星球早期的劇烈運動,

是形成天地陰陽變化的原因: 

形成天的炁運達到了極限叫做太陽,

而當太陽的光熱,越過極限,

 

就會走向反面,從而『炁化』為水; 

形成地的炁運,達到了極限叫做太陰,

而當太陰的寒冷,達到極限,

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為火。 

火蒸騰著水所形成的炁,

飄浮在天地之間,

這時,一切生物都未產生出來,

經過 5 次劇烈運動,才形成一個周期 ,

而太上老君所經過的運化,

大約有上億次之多。

 

 

 


 

 

第五化,開天闢地。

 

天地,有形之大者,然『有形』生於『無形』,

 

故能開闢天地者,『無形』也。

 

『無形者』,道也。

 

老君乃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

 

故能分佈清濁,開闢天地乾坤之位也。

 

今譯:

 

 

天地是有形狀的事物之中最大的,

 

然而『有形生於無形』,

 

能做到開天闢地的只有『無形』。

 

那種能生萬物的『無形』,就是道。

 

老君是宇宙萬物的始祖、天地的父母。

 

老君能區分清濁而開天闢地,

 

從而萬物各處其位。

 

 

 


 

註釋

 

1崆峒(讀音kōng - tóng

崆峒山位於甘肅省平涼市城西,

 

地處西安與蘭州之間,是古代西出關中要塞。

 

崆峒山主峰海拔2123米。

 

峰巒雄峙,林海浩瀚,煙霧籠罩,如縹緲仙境;

 

2崆峒山東峰,海拔1926米。

 

相傳黃帝向廣成子問道處。

 

山上雲霧籠罩、虛無飄渺,

 

當年黃帝的隨從,

 

在山前岩石處向上面望去,

 

故此處,稱為『望(御)駕山』。

 

在『望駕山』北峰絕壁處,

 

懸壁如削,人跡罕至,

相傳廣成子曾居穴中修行。

明朝詩人羅潮作有《廣成丹穴》詩云:

 

「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

  知是廣成居,悵望雲杳杳。」

 

 

 

 

——《81化圖》前五化圖 介紹完畢,謝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2: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