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69 心態若安好,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2-20 02: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心態, 智度論

 

【提示】倘若不能上這個視頻,那麼再點擊一下如下鏈接,試一試吧:

www.youtube.com/watch?v=8QqkvGV85wA&list=RD8QqkvGV85wA#t=364

 

 

 

169 欲使眾生離苦求樂,菩薩求『漏盡通』


(十)第十問

 

問曰:

 

若天眼易得故在前,


菩薩何以不先得天眼?

 

答曰:


 

菩薩於諸法皆易無難,


餘人鈍根故,有難有易。

 

複次(再有)

 

初夜時,魔王來,欲與佛戰。

 

菩薩以神通力,種種變化,

 

令魔兵器皆為瓔珞*。

 

降魔已,續念神通,欲令具足。

 

生心即入,便得具足神通。

 

 

註釋:


瓔珞梵語,讀音yīng-luò


寶珠、貴重金屬等,穿線做成裝飾。


配戴於頭、胸、頸等處,以顯尊貴


又謂,莊嚴佛像、佛殿等的裝飾品。


 

降魔已,自念一身云何(如何)得大力(大智慧)


便求宿命明,自知世世積福德力故。

 

中夜時,魔即遠去,寂寞無聲。

 

慈愍mǐn同「憫」)一切故。


念魔眾聲,生天耳神通天眼明


天耳』(用這個天耳)


聞十方五道眾生苦樂聲,


聞聲已,欲見其形,


而以障蔽不見,故求天眼

 

后夜時,既見眾生形。


欲知其心,故求他心智


眾生心,皆欲(使眾生)離苦求樂。


是故菩薩求漏盡神通

 

於諸樂中,漏盡最勝令眾生得之。


 

(十一)第十一問

 

問曰:

 

菩薩已得無生法忍*。


世世常得果報神通。


今何以自疑


「既見眾生,而不知其心?

 

*無生法忍即,徹底認知,


一切諸法實相不生不滅,而心能安住。


此處之『忍』,


是『確認』之意。『無生法忍


即心安住不生不滅的境地』

 

 

答曰:


有二種菩薩:


一者法性生身菩薩


二者為度眾生故,方便受人法


(悉達多)身生凈飯王家,


(某一日)出四城門,


問老、病、死人,


(後來)(這個)菩薩,


坐樹王下,具六神通。

 

(樹王,或指『菩提樹護法神』。)

 

複次,


菩薩神通先有,而未具足,


今於三夜所得,是佛神通

 

行人法故(因為要給我們世人示現),


自疑(自己提出問題)無咎jiù,無錯)。


 

 

(十二)第十二問

 

問曰:

 

六神通次第,


常初天眼,后漏盡通


亦有不爾(不如此)耶?

 

答曰:

 

多先天眼,后漏盡智


 時隨  所好修。


  天耳或先神足

 

有人言:


初禪天耳易得。


覺觀四心*故。

 

*四心,指肉團心、緣慮心、集起


和堅實心等四種

 

二禪天眼易得。


眼識無故,


攝不散故。


 

三禪如意通易得。


身受快樂故。


 

四禪,諸皆易得。

 

一切安隱處故。

 

宿命等三神通義,如十力*中說。

 

 

十力,佛所具備的十種力:

 

1)知一切道理與非道理之力;

 

2)知一切眾生,三世業緣、果報因果之力;

 

3)知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之力;

 

4)知一切眾生種種境地之力;

 

5)知一切眾生種種智解之力

 

6)知眾生機根上下優劣之力

 

7)眾生各依其行而赴種種處,

 

    其行的結果,悉皆了知之力;

 

8)過去世的事,常不忘失,悉皆了知之力;

 

 (9) 知眾生生死之時與善趣、惡趣等之力

 

10)斷盡一切煩惱,知來世不受生之力

   

   有關十力,尚有種種之說。

 

                  《佛教哲學大詞典》

 

 

 

(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6 18: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