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66 要經過無數劫修行,才能達到菩薩階位

作者:和顏清心  於 2017-2-16 23: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思想的形成|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關鍵詞:智度論

 

 

【釋論原文

 

(一)第一問

 

問曰:

 

如《贊菩薩品》中言:

諸菩薩皆得五神通,今何以言六神通

 

(編者:據介紹,《智論》問答,數以千記。)

 

答曰:

 

五通是菩薩所得,

今欲六神通是佛所得。

若菩薩得六神通,可如來難

(可你這樣提出來問這個難題)。

 

於是提問者就接著提問了——)

 

(二)第二問

 

問曰:

 

《往生品》中說:

菩薩六神通至諸佛國

(現在)云何言菩薩皆得五通

 

答曰:

 

六漏盡神通,(實際上)有二種:

一者,漏、*俱盡;

二者,漏盡不盡

 

(*,指煩惱滅盡,稱為『漏盡』;

*,指余習、殘氣。)

 

習不盡,故言皆得五通

漏盡,故言住六神通

 

(編者:提問者接著再往深里問——)

 

(三)第三問

 

問曰:

 

若菩薩漏盡,

云何*(又)復生?*云何,如何)

云何(又)受生*

*受生,種種善惡之業所感得的果報。)

一切受生,皆由相續故有。

譬如,雖得良田、時澤,終不能生。

諸聖人愛糠已脫故

(愛欲之糠。言愛欲應棄之如糠

雖有「有漏業生因緣,

(亦)不應得生(呀)?

 

答曰:

 

先已說(《大智度論》卷27

 

菩薩入法位

 

阿鞞跋致*不退轉地)

 

末后肉身盡,得法性生身

 

雖斷諸煩惱,有煩惱因緣,

 

故受法性生身*,非三界生也。

 

註釋:

 

1阿鞞跋致,梵語,意譯為不退轉,是菩薩階位。

這是要經過一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達到的位。

2阿僧祇(祇,音),梵語「asamkya」的音譯,

可譯為無數

3法性生身(菩薩),指已證無生法性,

舍三界生死的菩薩。

4無生法性,謂諸法的本性,無生滅。

5、變易而熟,謂一切法的種子,熏習成熟,

因位變易而入果位。   (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3: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