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並不遙遠,
只要你能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就一定能創造輝煌的明天。
有些路很遠,走下去會很累,
可是,不走,會後悔。www.xincha.com
五、《智度論》28卷
第1、4句經文的解釋
【清心提示】
閱讀《度論》首要的是:
要分清基本的綱目,
即:
哪些是《經》的原文;
哪些是《釋論》的原文,
哪些是編者的加註引申。
凡是加註或引申的地方,
編者基本上是改用綠色字表現的。
又,文中所加(一)(二)等,
皆為彙編者后加上的,
原論並沒有這些『數字標號』。
【般若經 經文】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
當學般若波羅蜜。
[註釋]
A."菩薩":
"菩薩"是梵語"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
其中前2個字"菩提"是覺悟的意思;后2個字
"薩埵"(埵duǒ), 可詼諧記憶為「3朵」。
「3朵」是「有情」的意思。

"有情"即是眾生;
"菩提"與"薩埵"連起來說,
就是『已覺悟的眾生』。
B.「摩訶薩」是「摩訶薩埵」的簡稱。
頭2個字「摩訶」(莫合)是「大」的意思。
「摩訶薩埵」,新譯為『大有情』或『大勇心』。
謂此人是具有『大心』之人。
「摩訶薩埵」,
與前面說的「菩提薩埵」,都是菩薩的通稱。
《智度論》五曰:
『摩訶』名大,『薩埵』名眾生,或名有情、大勇心。
『摩訶薩埵』,即是說,此人之心,能為大事而不退轉。
此心,堪為『大勇心』,亦為『菩薩心』。
又注,『摩訶薩埵』,梵文 Mahāsattva 音譯,
意譯為『大士』、『高士』等,指進入聖位的『大菩薩』。
一般認為,是指七地以上的菩薩。
『摩訶薩埵』修行的時間很長,達到的階位很高,
已經救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
所以,具有廣大無比的神通。
家喻戶曉的8位『摩訶薩埵』,
即為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
虛空藏、地藏王、彌勒和除蓋障菩薩。
如前述,摩訶,梵語譯音。有大、多、勝三義。
C.六神通
天眼通; 天耳通; 他心通;
宿命通; 身如意通; 漏盡通。
(1)天眼通:若於深禪定中,眼根能見六道眾生死,
及見一切世間種種形色,是為天眼通。
(2)天耳通:若於深禪定中,
耳根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為天耳通。
(3)他心通:若於深禪定中,
能知六道眾生之心(種種所緣念事),是為他心通。
(4)宿命通:若於深禪定中,
能知自身過去一世、二世、百千萬世,
乃至八萬大劫宿命,及所行之事。
亦能知六道眾生所有宿命,
及所作之事,是為宿命智也。
(5)身如意通:若於深禪定中,
一者飛行速到無礙;二能轉變自身他身,
及世間所有,隨心自在,是為身如意通。
(6)漏盡通,即再無世俗及身體的煩惱,
俗念盡除,是為漏盡通。
D.「般若bōrě」和「波羅蜜多」
都是梵語,意思是「智慧」「到彼岸」。
以上是對《般若經》經文
「菩薩摩訶薩欲住六神通,
當學般若波羅蜜」詞義的淺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