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ggORzsHeQ4
《大悲咒》童音 Q版佛像卡啦OK版 高清 法寶影音網站恭製
請點擊全屏播放。約8分鐘。謝謝。
恭敬念誦,會有 83 位菩薩來加持噢。
154 『修果』即是修『清凈』

【原文】
若得如是,最上無學諸聖法者,
如是聖法相應之心,
於妙五欲,極為厭背,
無異熟故,后更不續,
若世間心,雖復已斷,猶得現行,
彼於後時,任運而滅。
又煩惱道后,有業道,
於現法中,已永斷絕。
由彼絕故,當來苦道,更不復轉,
由此因果,永滅盡故,
即名苦邊,更無所余。
無上無勝,此中
若『入聖諦現觀』,
若『離障礙』,
若為『證得速疾通慧,
作意思惟諸歡喜事』,
若『修習如所得道』,
若『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如是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凈』。
【解釋】
能得到最上無學聖法的人,
因為其人已具有與聖法相應之心,
所以他對於色、聲、香、味、觸等五境
所引起的慾望是極為厭背的。
這時他已無異熟果報
(心行清凈,不再受因果報應)。
如果世間心已斷,
但還有殘餘現行出現時,
那麼,彼於後時也會隨機而滅。
一般來講,
都是煩惱之後有業道,
但是得到最上無學聖法的人,
他的世俗法已永斷絕,
也就是因為世俗法的斷絕,
所以這個人的苦道就不會來了,
由此因果永滅,
佛學上稱這種情況為『苦邊』,
就是說這時的學習人,
已經不會再受世俗之苦了。
此時他是處在無上無勝的境界之中。
彌勒菩薩說,
一個人在學習中,
如果能證得『入聖諦現觀』、
如果能證得『離障礙』、
如果能證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諸歡喜事』、
如果能證得『修習如所得道』、
如果能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如是,名為「出世間一切種清凈」。
【註釋】
異熟有種種解釋。
據《成唯識論》卷二載,
所謂異熟,謂「因」變為「果」,
此「果」的性質,異於「因」的性質:
「因」有善有惡,
而「果」(對第八識的種子而言)
為非善非惡的「無記性」,
故自「因」成熟為「果」,
其性質已變異為別類,故稱為異熟。
簡單的說:
『果』異於『因』,曰『異熟』。
(打個比方,所謂『異熟』,
好像是在『雞蛋』里,孵出一個『鳳凰』來)

【原文】
又此『出世間一切種清凈』義,
廣說應知,如所說相,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如是
若先所說(的)『世間一切種清凈』;
若此所說,『出世間一切種清凈』,
總略為一說,名『修果』。
如是,如先所說,
若修處所、
若修因緣、
若修瑜伽、
若修果,
一切總說為『修所成地』。
【解釋】
『出世間一切種清凈』的意思是,
經過廣泛地詳細解說,學習的人應該知道了。
如前面所說的,
除此,再也沒有像所說的那樣,
或者有過分、或者有不足的地方了。
如是,像在前面所說的『世間一切種清凈』
和這裡所說的『出世間一切種清凈』,
兩者加在一起,
總略為一種稱呼,即名為『修果』。
如是,如先所說,
如此修處所、修因緣、修瑜伽和修果,
一切總說為『修所成地』。
《瑜伽論 修所成地》完結
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