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明1】對《大悲咒》的解釋有兩個版本。
第一個版本是說
「咒即真言,不需要解釋,
真言的實相只有佛知道。」
第二個版本是說
「大悲咒共84句,
除『娑喇娑喇』一句是表『五濁惡世』外,
其餘83句代表『83位』菩薩。
所以至心持誦,會有這麼多菩薩來加持,
自然功效是不可思議的。」
誦持 1 遍,約 3 分鐘。視頻 持誦 約 2 遍。
【說明2】
今天『倍可親』的視頻鏈接不上,
只好先上2幅視頻截圖了。對不起。
等到什麼時候,可以連上了再說吧。
這個視頻製作得很好,
我不想錯過,謝謝。
恭祝 您新春快樂!吉祥如意!

【原文】
若於如是『十種過失』,
永不相應,唯有最後身所任持,
『第二餘身』畢竟不起,
於最寂靜涅槃界中,究竟安住,
一切有情,乃至『上生第一有』者,
於彼一切所有有情得為最勝,
是故說名『住聖所住』,
以能遠離十種過失,
又能安住聖所住處故,名功德。
又,若彼果、若極凈道、若彼功德,
如是一切總略,
說名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又此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義,
廣說應知,如所說相,
除此更無,若過、若增。
【解釋】
學習之人,若想與十種過失,永不相應,
唯有修成「最後身」*,
令其它余身,再不生起,
即讓其它種種身體形態,
終究再不會產生,
於是這個人
就可以處在
最寂靜涅槃的境界中(究竟安住)。
涅盤境界是一切有情眾生
乃至他們的上一生的『第一有』,
在他們所有的生命歷程中,
這種涅盤境界,
對於一切眾生,是最殊勝的境界。
是故說名,
住聖所住,以能遠離十種過失。
又能以上功德,
安住聖所住處故,名功德。
又,如果學習者能證得極凈道,
那麼這種功德,
就叫做證得極清凈道
及其證得『道果』功德了。
「若彼果、若極凈道、若彼功德」,
就是
像那種道果、
像那種極凈道、
像那樣宏偉功德的境界了。
「如是,一切總略,
說名,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所有如是狀態,
大略說為『證得極清凈道及果功德』。
由此證得的意義,廣為宣說,
應該知道,上述道果和修道的情況,
除此,再也沒有像前面所說的那樣,
或者有過分,或者有不足的地方了。
【註釋】
1、「最後身」,在生死界中最後一次的身體,
是為阿羅漢*及等覺菩薩*之身也。
2、「有」是12因緣的第10支。
「有」,就是因果不昧之『有』。
對於己所愛,將它取來;
對於己不愛,把它舍掉,
因此就會造出種種業來,
形成『業海茫茫、煩惱無邊』的生命流轉。
有業因必會招感生出業果來。
『愛、取、有』三支,
是於現世,造作未來之『苦因』。
上一生的『第一有』,
是指依因感果,又會出世投生的『第一有』。
3、最勝者,謂佛菩薩的『無住涅槃』。
『無住涅槃』是不住『生死輪迴』
及『涅槃寂靜』二邊,
入『大涅槃』,成『正等正覺』。 (待續)

感恩有你,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