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4 種「清凈」是「修習如所得道」
云何『修習如所得道』?

【原文】
云何修習如所得道?
謂彼如是所生,廣大無罪歡喜,溉灌其心,
為趣究竟於現法中,心極思慕。
彼由如是,心生思慕,出離樂欲,數數現行。
謂我何當能具足,住如是聖處,
如,阿羅漢所具足住?
如是,欲樂生已,發勤精進。
無間常委,於三十七菩提分法,方便勤修。
又彼如是,勤精進故,
不與在家、出家眾,相雜住,
習近邊際,諸坐卧具,心樂遠離。
【解釋】
什麼是修習如所得道呢?
謂學習者
以學習所生的廣大歡喜,溉灌其心,
在對現法的修習中,
「為趣究竟,於現法中,
心極思慕,彼由如是,心生思慕」,
就是說,這位學習者為了趣向成功,
對於現法
(編者疑似『現法』為『觀法』)
是極思慕的,
由於學者有這種深切的思慕,
他就能遠離塵俗的樂欲,
並且能在行動上持續地學習。
這個學習人想,
我怎樣才能具足『聖處』——
就像聖者阿羅漢那樣得圓滿呢?
就這樣,在修習的歡喜生起之後,
他就能發勤精進,
就是說,
他能以『隨方因便』的方式,
不間斷地學習「37『菩提分』法」
(即37道品。『菩提分』泛指修行方法。
37道品,包括 4念住、4正勤、
8正道等,共計37種)。
又彼如是,勤『精進』故,
不與在家眾或出家眾,住在一起。
如是,他就能習近
(常常接近)禪定中的邊際了
(邊際,指清靜窮盡之處)。
而且他的各種行住坐卧,
都能使其遠離——不凈之處了。

【註釋】
1、趣qù,心意所向。
2、數數,頻繁地。
3、現行,第八識種子具有產生一切法的功能,
此種子所產生的色法、心法,謂之『現行』。
4、具足,謂修習圓滿。
5、住者,謂所修觀行,日夜專註。
6、無間常委,不間斷地持續地去學習。
7、37『菩提分』,
即37道品.『菩提分』泛指修行方法。
37道品,包括4念住、4正勤、8正道等。
8、習近邊際,習近,常常接近;
邊際,窮盡清靜到極處了……。
9、諸『坐卧具』,各種『行住坐卧』。
具,古同「俱」,都,完全。
10、心樂遠離是樂意、喜歡遠離俗境
(『不樂遠離』,是不樂意、不喜歡遠離俗境)。 (待續)

感恩有你,謝謝。